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大圹圩农场

作品数:4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玉虎王德志张立国孟凡东童俊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标准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6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小麦
  • 7篇高产
  • 6篇企业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农业
  • 4篇抗白粉病
  • 4篇抗白粉病基因
  • 4篇抗病
  • 4篇基因
  • 4篇白粉
  • 4篇白粉病
  • 3篇细胞
  • 3篇细胞遗传
  • 3篇粳稻
  • 3篇高产栽培
  • 3篇高产栽培技术
  • 3篇病虫
  • 3篇病虫害
  • 3篇病虫害防治

机构

  • 43篇安徽省大圹圩...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天长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徐成银
  • 4篇王玉虎
  • 3篇王德志
  • 3篇王国朝
  • 3篇张立国
  • 2篇占新春
  • 2篇张培江
  • 2篇陈维华
  • 2篇童俊
  • 2篇孟凡东
  • 1篇郑乐娅
  • 1篇董召荣
  • 1篇吴爽
  • 1篇胡宏祥
  • 1篇付强
  • 1篇李福军
  • 1篇夏庆芳
  • 1篇邸云飞
  • 1篇史永铭
  • 1篇王定海

传媒

  • 12篇中国农垦
  • 8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安徽农业
  • 3篇中国农业会计
  • 3篇中国农垦经济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农业(下...
  • 1篇建筑·建材·...
  • 1篇扬州职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多、产量大、分布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及目前技术发展的动态,并就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技术前景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立国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再生资源
表上作业法在农机调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的农业生产作业正逐步进入机械化时代。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块分散经营,每户都购买所有农业机械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农机跨地区作业模式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如果任机主自由选择作业地,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机管理部门如能根据其掌握的信、资源优势进行农机调配,则可使农机的供需双方受益。文章讨论了表上作业法在农机调配中的应用。
张立国
关键词:表上作业法农机
2016年天长市小麦赤霉病不同抗耐性品种暨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进行小麦赤霉病不同抗耐性品种暨防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对赤霉病抗耐性来说,扬麦20>镇麦168>扬麦15;从药剂防效来看,70%甲基硫菌灵1 500 g/hm^2的处理防效最差,以20%实粒(15%氰烯菌酯,5%己唑醇)1 500 g/hm^2、25%劲护(25%氰烯菌酯)2 250g/hm^2、48%劲兴(36%氰烯菌酯,12%戊唑醇)750 g/hm^2这3种处理的防效最高,在生产上可以大力推广,也可以选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与戊唑醇、咪鲜胺、三唑酮等其他药剂进行混用的防治方式比较经济有效。
陈维华李福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栽培技术
2003年
扬麦13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熟期较扬麦158早熟1~2天左右,系春性,幼苗直立,长势旺盛,株85厘米,茎秆粗壮,大穗大粒,一般每亩有效穗28万左右,每穗结实粒数40~42粒,千粒重40克,容重800克/升左右.
徐成银王玉虎常瑞梅
关键词:弱筋小麦栽培技术播种病虫害防治
创先争优亮点多
2011年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大圹圩农场党委紧扣活动主题,坚持围绕大事抓参与、围绕能力作承诺、围绕岗位比奉献,精心谋划,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取得了初步成效。
杨朝幸夏庆芳
关键词:活动主题
沿淮垦区小麦优良品种及增产技术
1997年
史永铭
关键词:小麦增产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2007年
介绍了大圹圩农场2006年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经验,主要包括把好育秧关、把好栽培质量关、把好灾后补救关、把好病虫害防治关以及把好水稻中后期管理关,为该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徐成银王玉虎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插秧
粳稻新品种皖垦糯1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为粳稻新品种皖垦糯1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皖垦糯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抗病性和抗逆性、品质和产量表现,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适时播种和移栽、大田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收获方法等高产栽培技术。[结果]皖垦糯1号是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武育糯16号的变异株中,经过3代系统选育而稳定的常规粳糯稻品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垦糯1号综合性状较好;白叶枯病抗性MR(3级),稻瘟病抗性MR(3级),纹枯病抗性为5级,稻曲病抗性为3级,株高矮、茎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评价品质达农业部部颁2等优质糯米标准;一般产量9 000~9 750 kg/hm2,高产田块单产可达10 500 kg/hm2以上。[结论]皖垦糯1号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稻区种植。
汪登松童俊江祺祥孟凡东王玉虎王国朝单秀灵王德志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激活经营机制 增强发展动力
2011年
近年来,安徽农垦大圹圩农场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经营水平,调动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农场发展动力和活力。2010年,农场完成利润584万元(其中种业分公司398万元),土地亩均效益近1200元,职均收入达到19870元,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汪登松
关键词: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管理层
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探讨三系亲本的配合力、遗传力等规律及参数。[方法]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 g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 g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0个杂交F1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除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3个性状外,其他6个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父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组合的单株谷重性状中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余8个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组合的所有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各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播始历期>结实率>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选择和利用这些不育系、恢复系及其配组F1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占新春汪登松王国朝付强吴爽郑乐娅童俊单秀灵王德志孟凡东董召荣张培江
关键词:杂交粳稻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