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博物馆
- 作品数:285 被引量:304H指数:6
- 相关作者:姚远李庆玲赵宝琴王一菁郭美玉更多>>
- 相关机构:太原市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山西博物院太原市文物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 浅谈搞活晋祠博物馆宣传工作的思路
- 2003年
- 王晋凤
- 关键词:晋祠博物馆旅游资源历史文化
- 彩塑保护二十防被引量:1
- 2008年
- 彩塑在中国文化遗存中独树一帜,历代的彩塑珍品,争奇斗艳,各显其美。但彩塑的主体材料是泥土,其形式是构木为骨,絮草成型,外敷泥土,塑造形神,其抗御自然灾害及各种侵损的能力是相对薄弱的。千百年来,全国塑造的精品数量甚多,然而能完整保存到现在的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对于这些传世珍品的保护,延长其寿命,减少其残损,尽可能地保存其观赏价值,就显得极其重要。
- 李庆玲
- 关键词:彩塑文化遗存自然灾害观赏价值珍品泥土
- 论太原王氏文化
- 2014年
- 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得姓始祖太子晋,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约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8年,寿不过十八岁。据史籍谱牒记载,“太原王氏”奉2500多年前的周灵王太子晋(前565-前548年)为始祖。其子宗敬后担任司徒,时人号日王家,因以为氏,之后历代相传,“王”也就演变成为他及其子孙后代的姓氏。在山西太原晋祠修建的“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 田立勤
- 关键词:太原王氏文化汉族人口太子始祖姓氏
- 文物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究--以晋祠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具有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教育传播等基本职能.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资源的精华.随着文物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成功应用,该技术已经成为文...
- 郭蕾
-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数字化技术
- 杨二酉与晋祠考略被引量:1
- 2013年
- 杨二酉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名人学士,壮年时期“原品休至”,回到家乡晋祠,为晋祠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将杨二酉为晋祠所做出的贡献作简单的介绍。
- 姚远
- 关键词:乾隆年间文化建设
- 山西晋祠古建筑壁画赏析——以关帝庙壁画为例
- 2024年
- 晋祠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保留了大量古代建筑遗址。晋祠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晋祠关帝庙规模较大,内部保存有以关羽一生事迹为主题的珍贵壁画。文章概述了关帝庙壁画的创作时间、内容和画家等情况,对壁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赏析,指出壁画采用内容丰富的连环画手法,造型细致传神,色彩明快自然,其中的建筑形制与场景布局反映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充分展现了晋祠关帝庙壁画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 卢鸿雄
- 关键词:古建筑
-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被引量:1
- 2012年
-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有利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培育创新人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博物馆要采取措施,强化美育功能。
- 叶春辉
- 关键词:博物馆美育功能审美观
- 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被引量:13
- 2004年
- 白玉英
- 关键词:豪放庄重审美思想理性美商代服饰
- 唐叔虞祠历史沿革及其价值
- 2017年
- 晋祠,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早期的皇家园林——晋国宗祠",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享誉中外。唐叔虞祠作为晋祠的主祭神殿几经兴废,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仅次于帝王宫殿和大型佛寺道观。其作为祭祀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中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正是统治阶级出于对宗法制度和礼治思想的政治需要,并极力推崇这类礼制建筑的结果。唐叔虞祠便产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它的存在自然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 陈凤
- 晋祠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一些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晋祠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要找准自身定位,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治理,处理好遗产保护和展示及发展旅游的关系。
- 张丽媛
- 关键词: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