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

作品数:77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志宏金新华沈君芳朱烨金言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理学更多>>

合作机构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教学
  • 16篇数学
  • 8篇课程
  • 7篇思维
  • 7篇课堂
  • 6篇知识
  • 6篇教育
  • 5篇心理
  • 5篇数学课
  • 5篇情感
  • 5篇课程标准
  • 4篇德育
  • 4篇学生思维
  • 4篇语文
  • 4篇阅读教学
  • 4篇教师
  • 3篇学语
  • 3篇知心
  • 3篇认知心理
  • 3篇数学活动

机构

  • 65篇江阴市峭岐实...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王志宏
  • 5篇金新华
  • 2篇李丰华
  • 2篇徐燕
  • 2篇金言
  • 2篇朱烨
  • 1篇刘次林
  • 1篇胡国良
  • 1篇沈君芳
  • 1篇吴柳柳
  • 1篇徐燕
  • 1篇徐燕
  • 1篇朱烨

传媒

  • 6篇教育研究与评...
  • 5篇小学教学参考...
  • 4篇实验教学与仪...
  • 3篇中小学数学(...
  • 3篇教学与管理(...
  • 3篇小学教学参考...
  • 2篇中国美术教育
  • 2篇小学教学参考
  • 2篇小学德育
  • 2篇中国信息技术...
  • 2篇江苏教育研究...
  • 2篇学苑教育
  • 2篇课堂内外(智...
  • 1篇科学启蒙
  • 1篇小学语文教学
  • 1篇中小学音乐教...
  • 1篇小学数学教师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 1篇良师(小学1...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研究
2012年
本文阐述了小学体育课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作用和方法,以期达到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吴柳柳
关键词:小学体育良好品德
“班组串换”德育模式的实验研究
2005年
学校的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潜在课程,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我国小学的教育组织形式基本上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平时的活动多局限在自己班级之内,很少与平行班的学生交往,与其他年级的同学交往就更少了。然而伦理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品德上的成长表现为能与更多的客体对象(人、物、事)和谐相处,人的心中所容纳的客体越多,他的德性就越扩展、越丰富,人只有不断地面临新刺激,才能不断地同化、顺应新环境,扩展自我。此外,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安全感可能较强,
刘次林胡国良
关键词:德育模式实效性办学特色
强化几何直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4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能沟通知识内部的联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与把握数学,激发解题灵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数形结合、图表推理等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徐慧娅
关键词:思维特点数形结合算理直观化思维水平解题思路
“班组串换”机制下的“他心想象力”培养
2018年
能否处理好各种形势下的关系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生存环境且保持积极适应的关键。立足“班组串换”机制,对理解他人并与之进行有效互动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提出培养“他心想象力”的设想。相关途径有:通过“串组”“互访”“走班”活动,培养“他心想象力”中的认知能力;通过“班组串换”、课程学习、校本特色活动,强化“他心想象力”中的感悟能力;通过“班组串换”、志愿者活动,提升“他心想象力”中的行动能力。
朱烨
关键词:感悟能力
“两难问题”:助力“他心想象力”提升
2018年
进行“班组串换”机制下小学生“他心想象力”培养研究,立足“两难教案”的设计思路,提出针对两难问题的课堂教学策略:让问题成为“他心想象”的内在动力,让情境成为“他心想象”的外部驱动,让互动成为“他心想象”的有力载体,拓展学生思维,转变学生行为。
庄慧芳
关键词:情境互动
“他心想象力”培养方略
2018年
处理协调好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家长跟孩子以及家长跟教师、学校的关系,促进班级管理和谐发展,须提升学生、教师乃至家长的“他心想象力”。“班组串换”机制为提升师生的“他心想象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能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激活“他心想象”,在班级互访中发展“他心想象”,在自我管理平台上提升“他心想象”。
李芳
关键词:角色体验
培养学生读图意识和能力的实践探索——以《奇怪的图形》一课为例
2014年
当今世界,图像作为信息的载体之一,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占据着我们的视野。置身于图像世界中,我们的视觉神经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刺激与挑战,不可能退而避之,更不可能视而不见。必要时我们还要对某些图像进行一番辨识和解读,因为它们可能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读图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和能力,自然也就成为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
承岗
关键词:有意识读图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中具身学习的应用策略——以《下载网上信息》一课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具身学习是把身体和心智作为一个整体,更大程度上利用身体、通过身体、彰显身体,身体是认知的身体,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需要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起来”,调动学生身体的参与、体验。信息技术课堂就是“具身”的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师要在课堂中实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为课堂教学增加感染力和接受性,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引发学生主体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的协调发展,真正达到有意义的教与学。
承忠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感官参与课堂教学网上信息
《构建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目标体系的研究》阶段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地位和重心作用。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是否成才。失去心理素质这个基础,学生其他素质也就难以和谐发展:学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金新华
文献传递
在我班访问的陶舒云
11月18日星期一晴今天是准备“串班”的一天,同学们都在以组为单位做着“串班”前的准备工作:有的在做贺卡,准备送给来访的同学;有的在跟出访的同学悄悄地说着什么……看着这一切,我不禁和同学一样充满着对“串班”的期望,期望着...
沈亚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