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志涛许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伦敦大学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城市规划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新中国
  • 1篇征文
  • 1篇征文启事
  • 1篇政府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现代化
  • 1篇启事
  • 1篇中西
  • 1篇中央政府
  • 1篇周年
  • 1篇专访
  • 1篇匮乏
  • 1篇媒体
  • 1篇媒体时代

机构

  • 7篇《国际城市规...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作者

  • 2篇孙志涛
  • 1篇吴缚龙
  • 1篇孙志涛
  • 1篇许玫
  • 1篇许玫

传媒

  • 5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编辑学刊
  • 1篇中国报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跨文化建设需要践行交叉编译观被引量:1
2014年
在跨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文章试图运用交叉科学范式,就交叉编译观的构建及其运用做一些初步探索。包括把交叉编译观界定为把编辑和翻译的相互关系视作交叉整体形态的科学认知和思想观念;指出交叉编译系统及其整体特征;强调了交叉编译观的实战意义;描述了交叉编译行为的应有状态,对交叉编译的主体优化提出简要期望。本文认为"应有状态"和一些可能的应用方向,是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在范式转换中转变旧有编译观同样是有可能实现的。
许玫
关键词:交叉编译系统
阿姆斯特丹一个多重匮乏地区在城市复兴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
2007年
欧洲的很多城市政策认识到在处理多重匮乏(Multiply Deprivation)地区的城市复兴问题时,需要统一的、以地区为基础的方法。然而,欧盟各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历史条件各异,地方和中央政府结构以及城市组成的成分也不尽相同,实现统一方法的途径可能大相径庭。在英国,对多重匮乏地区进行改造的焦点是对社区的保护,以及让现有居民加入到城市更新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Ginsberg,1999;Social Exclusion Unit,1998;2001)。
Karen LeemingTasleem Shakur许玫
关键词:城市复兴中央政府城市更新
40年发展回眸——《国际城市规划》的变与不变被引量:2
2019年
2019年是《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文章第一部分从四个时间段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期刊40年发展的主要动力、目标、内容进展及相关组织和平台建设,认为《国际城市规划》已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规划学术期刊之一,是中国城市规划工作者与学人们非常喜爱的一份必读刊物,为推动中国城市规划事业与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基础性的贡献。文章第二部分系统总结了期刊40年,主要是近10年来的办刊经验,它是本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也为其他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孙志涛
关键词:创刊
跨越中西谈规划--专访伦敦大学学院吴缚龙教授被引量:1
2016年
吴缚龙教授于2015年11月在中国工程院主办的“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国际论坛暨展览”上接受了《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的独家专访。本文依口述整理,并经吴缚龙老师审阅完善。
孙志涛秦潇雨吴缚龙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教授会郊区化
前言
2009年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55周年,而《国际城市规划》也迎来了创刊30周年的纪念日,步入而立之年。《国际城市规划》的30年,恰好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这是值得回忆、总结、纪念的一年。
关键词:中国城市规划新中国周年回忆见证
论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能力提升被引量:4
2020年
新媒体给期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给期刊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分析新媒体对期刊编辑的影响,并提出期刊编辑要发扬传统期刊的优势,将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和专业能力,加强责任意识,做好信息传播的把关者,同时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创新,促进期刊持续发展。
王枫
关键词:新媒体
征文启事
2013年
城镇化是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将“城镇化”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者同步发展;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12月召开的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道路征文城乡发展农业现代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