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卫生局
- 作品数:23 被引量:86H指数:5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市上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卫生厅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杭州市区12岁儿童患龋状况5年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调查(五年间)杭州市区12岁组儿童患龋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结合纵向观察2002年至2006年杭州城区35所小学中13306名12岁儿童的患龋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龋状况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2002年至2006年五年间杭州市城区12岁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天刷牙2次以上与龋齿发生呈负相关;睡前吃零食与龋齿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深入学校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和龋病防治宣教使杭州市城区12岁儿童患龋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
- 王维倩马彦朱保民王海芸
- 关键词:龋病儿童
- 2035名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随着社区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1],到202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7%.为了解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意愿以及了解杭州市上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上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 应强韩林涛方秋萍周勤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老年人
- 超声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被引量:2
- 2008年
- 陈国亮陈坤张大帆吴西春唐水林
- 关键词: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液相色谱法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
- 目的:对一起未采集原因食物检验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定性,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历史性队列研究,并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中毒罹患率52.1...
- 陈绍强
- 关键词:食物中毒食品检验卫生调查副溶血弧菌
- 文献传递
-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双向转诊服务中的科学管理和隐私保护策略被引量:4
- 2014年
- 双向转诊是当前医疗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之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替代纸质档案在双向转诊中可以有效利用时间、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随之带来电子档案在双向转诊过程中信息管理和隐私保护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和隐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和隐私保护的对策,为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双向转诊中的标准、规范提供一定的借鉴。
- 葛芳民杜秀芬雷健波
- 关键词:电子健康档案双向转诊隐私
- 上城区2006-2007年度各类食品卫生检测结果
- 2009年
- 潘文宙董华胜唐水林马建军
- 关键词:食品卫生安全食品放心工程卫生质量检测集贸市场
- 上城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手机回吸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08年
- 戴宏海董华胜徐伟唐水林张大帆陈维典
- 关键词:污染状况调查口腔科手机回吸致病微生物综合治疗台
- 社区全科医生对抑郁症态度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对抑郁症的态度以及日常对待抑郁症患者的现状。方法采用抑郁态度问卷和自编的患者调查表,对295名浙江省杭州市的社区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9%的社区医生认同过去5年就诊出现抑郁症患者增多,持反对意见的只有8%;60%的全科医生认为心理治疗对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更为有益;大部分医生还是觉得在诊治抑郁症患者时不舒服,应该由专科医生诊治(平均分为57.52)。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抑郁症的态度与他们要承担的社区防治任务尚存在很大差距,应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及改善对抑郁症患者的态度。
- 陈树林许百华程荑马彦金涛吴满花
- 关键词:全科医生抑郁症
- 杭州市上城区1997~1999年餐具卫生检测被引量:3
- 2001年
- 陈挺徐伟叶俊杰
- 关键词:餐具卫生所有制经济制度饮食店
- 老年抑郁的自然转归及风险预测模型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了解社区情境中老年抑郁的患病率、自然转归及风险因素预测模型。方法:随机选取一个完整社区作为研究点,采用PHQ-9量表对127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筛查;然后使用SCID,对所有PHQ-9在10分以上、50%的PHQ-9在5~9分之间的和5%的PHQ-9小于5分的老年人进行诊断性访谈,对所有接受诊断性访谈的老年人使用PHQ-9,在1年内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第12个月时使用SCID进行诊断访谈;把12个月之后的PHQ-9得分作为因变量,对10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次筛查有141人(11.1%)得分超过10分,298人(23.4%)得分为5~9分,836人(65.5%)得分为0~4分,初次诊断访谈发现符合major depressivedisorder(MDD)的老年人有93名,老年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是7.3%;与1年后PHQ-9得分相比,原先无抑郁症状对象中,17.6%出现抑郁症状;有抑郁症状的对象中,50%抑郁症状减少或程度下降,9%发展为明显的抑郁症状,有41%没有变化;有明显抑郁症状的对象中,12%缓解为没有明显抑郁症状,24%抑郁症状减少或程度下降,64%持续抑郁症状明显;累积疾病、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日常能力及基线抑郁水平是其显著预测因素。结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高,1年的自然转归无明显缓解,识别率和诊断和治疗率都很低,专科-社区卫生合作的管理模型是老年抑郁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
- 刘丽婷陈树林金涛李琳范海楠余湘娥方瑜马彦许百华
- 关键词:抑郁症流行病学抑郁症病因学老年抑郁自然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