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作品数:59 被引量:330H指数:9
相关作者:傅鹰翟所迪冼静怡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药师》编辑部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循证
  • 22篇循证医学
  • 20篇药物
  • 11篇偏倚
  • 10篇药物不良
  • 10篇药物不良反应
  • 7篇药物流行病学
  • 7篇流行病学
  • 6篇循证性
  • 6篇药物警戒
  • 6篇实证
  • 6篇实证研究
  • 5篇子宫
  • 5篇子宫肌
  • 5篇子宫肌瘤
  • 5篇米非司酮
  • 5篇肌瘤
  • 5篇非司酮
  • 4篇中文文献
  • 4篇组别

机构

  • 59篇《药物流行病...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中国药师》...
  • 5篇武汉大学
  • 3篇江汉大学附属...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物依...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结核病...

作者

  • 54篇傅鹰
  • 5篇查仲玲
  • 5篇齐俊英
  • 5篇熊方武
  • 4篇张带荣
  • 3篇曾繁典
  • 3篇龚培力
  • 3篇杨晓燕
  • 2篇华琳
  • 2篇吴昭清
  • 1篇连展
  • 1篇袁天峰
  • 1篇廖静秋
  • 1篇姜鸽
  • 1篇宋丹
  • 1篇陈冠容
  • 1篇黄丽萍
  • 1篇彭智聪
  • 1篇辛华雯
  • 1篇陈波

传媒

  • 40篇药物流行病学...
  • 4篇抗感染药学
  • 3篇中国药师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18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中两组例数差别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了解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中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数差别的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的CNKI期刊全文库检索文献。描述例数差别分布的情况 ,检验两组病例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检索和获得达标文献 36 4篇。对所有入选研究的Ridit检验显示 ,剔除前后平均R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剔除后的例数差别分布与清楚介绍剔除情况 ,研究剔除前的“标准”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对多中心研究的Ridit检验未显现统计学意义。清楚介绍剔除情况研究剔除前与剔除后两组例数差别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中 ,对照组被剔除的病例数很可能多于试验组 ,成为潜在的偏倚因素。应提倡清晰地介绍分组和剔除的情况 ,采用既定治疗分析和完成治疗分析两种方式介绍试验结果。
金晓东李进傅鹰
关键词:偏倚循证医学实证研究
循证医学综述中证据等级说明合适性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姜鸽傅鹰
关键词:偏倚实证研究循证医学
对“药物警戒”的认知和探讨(续完)被引量:5
2006年
在震惊全球的“反应停事件”水落石出之后,世界各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先后开展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将临床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相互渗透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药物流行病学,将上市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纳入其中。然而,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还会涉及到安全性问题和许多非预期的药物不良事件,甚至暴露出不少有关伦理学的问题;其次,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会进一步察觉到其监测的范围不应仅限于临床治疗药物,而应扩大到所有应用于广大公众的传统药(包括中草药和其他民族药物)、营养品、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和医疗器械(材)等。因此,有人于20世纪末提出了“药物警戒”这个新术语。它把监测的范围扩大到所有与预防和治疗有关的物质,并将医疗器械也纳入其中,从而将被动的监测转变为主动的警戒,以防患于未然。笔者通过学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The Importance of Pharmacovigilance Safety Monitoring of Medical Products》所获得的肤浅认识结合我国国情试作探讨。
熊方武李开顺傅鹰
关键词:药物警戒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流行病学
循证性临床指南统述:镁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2006年
目的:了解循证性临床指南对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建议。方法:通过Medline、TRIPdatabase和NGC等9个数据库或指南类网站搜集有关资料。采用比较、归纳和摘录的方式介绍相关内容。结果:收集到ACC/ AHA和ESC两个循证性临床指南。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①对镁离子缺乏者,应进行纠正(建议Ⅱa,证据等级C);②对伴有QT间期延长的尖端扭转性室速患者,在5 min内静脉给予1~2g的硫酸镁(建议Ⅱa,证据等级C);③对一般的心肌梗死患者,不要静脉给予镁(建议Ⅲ,证据等级A)。结论:不要常规性应用镁剂治疗心肌梗死。
宋丹唐家荣傅鹰
关键词:硫酸镁门冬氨酸钾镁循证医学
发热待查病因中药物热构成比的系统性综述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了解国内发热待查的病因构成中药物热所占比例。资料与方法 :用发热原因不明等 3个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方法搜集文献 ,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纳入文献 ;根据对病因构成潜在影响因素的处理和介绍 ,评价文献的质量 ;采用简单合计的方法计算药物热所占比例的估计值。结果 :获得检索范围内 71.4% ( 2 0 / 2 8)的文献 ,纳入 16篇文献 ;绝大多数文献选用两种诊断标准中的一种 ,大多数文献没有介绍病例收集的程序和医院的特点 ;数篇文献的药物热构成比的 95 %可信区间存在分离的情况 ,样本量小于 10 0、10 0~ 2 0 0和大于 2 0 0例文献的药物热构成比的简单合计值分别为 5 .48%、1.10 %和 0 .47% ;被纳入文献的药物热构成比的简单合计值为 1.41% ,95 %可信区间为 0 .94%~ 1.88%。结论 :文献之间发热待查中药物热构成比不太一致 ,原因不详 ;其简单合计值约为 1.41% 。
齐俊英傅鹰
关键词:药物热发热待查病因构成循证医学
美国非甾体抗炎药安全措施在我国非期刊媒体传播情况的调查
2006年
目的:了解和分析国内非期刊类媒体对FDA非甾体抗炎药处理措施介绍或传播的情况和质量。方法:通过部分医药专业机构等网站直接查找,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和门户网站的专题收集有关文献。在全面性、正确性、及时性和方便性四个方面,评价文献的质量。结果:收集和筛选到有关文献52篇,9篇发自专业机构的网站,43篇来自大众媒体的网站。专业机构的文献分布不均衡,且没有进行相互链接;比较全面、准确和及时地介绍FDA处理措施的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的文献;通过引擎检索该中心等有关文献较方便,但这些文献被大众媒体所引用的情况很少。许多大众媒体及时地报道了 FDA措施的“精神”,但一般不大全面,且有些不够准确。结论:通过直接登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站,或通过比较烦琐的检索,才能够读取全面、正确和及时介绍FDA措施的中文文献。应建立以“知情通告”为基础的监管理念,积极主动地宣传和传播先进的监管措施。
傅鹰吴方建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安全FDA网站媒体药品管理
第4章 药物利用研究的描述工具和分析方法被引量:14
1997年
70年代初期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学方面的重要进展为国际性和地区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反过来,近年来药物利用研究的发展和面临的机遇又对研究策略和试验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D.Capellà傅鹰
关键词:药物利用研究分析方法
罗非昔布撤出市场的反思和教训
2005年
目的:了解罗非昔布撤市事件中值得反思的问题和吸取的教训。方法:通过当事企业、监管机构和Medline收集资料,采用摘录、列示、分析和归纳等定性的方式综合文献。结果:①自发报告系统对罗非昔布心血管风险的预警作用难于被确认;②VIGOR研究结果从药理机制方面被误解和误导;③流行病学研究的作用被忽视;④FDA在监察、评价和措施方面,没有体现足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⑤信息公开不足和独立研究不被重视;⑥应进行全方位的反思,通过规章、制度和文化的改进,公正和主动地监测和应对药物安全问题;⑦FDA将通过5项措施,改进监管工作。结论:罗非昔布心血管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全方位地进一步完善监管模式和评价理念。
傅鹰
关键词:罗非昔布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警戒
循证医学概念的分析和探索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了解和探索循证医学的概念或含义。方法 :通过 6本循证医学专著、5个循证医学知识性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Medline获取循证医学的定义等资料 ,按照循证的思路 ,采用系统性综述与叙述性综述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归纳、分析和探索。结果 :循证医学定义的要素主要包含“工具”———证据、“对象或作用环节”———患者或决策、“属性”———活动或方法 ;大多数有关中文文献的文题将循证医学的属性归为模式 ,多数英文文题将其划入方法 ;循证 (evidencebased)决定着循证医学类术语的性质 ,其后的单词或词组 (medicine等 )起着限定范围等作用。结论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活动或方法 ,是遵循证据进行医学决策的方法学 ,或解读医学知识的方法学。
陈武松傅鹰查仲玲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组别偏倚实证研究案例——氨氯地平Meta分析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剂量、疗程、病例数、组别(试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出版年份对随机对照试验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的CNKI期刊全文库检索Meta分析文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获得达标文献1篇,含有26项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对照试验,其中23项随机分组,9项氨氯地平作为对照药。疗程和组别均是疗效的影响因素;试验组的疗效优势是对照组疗效优势的2.445-3.690倍。结论: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可能出现试验组的疗效被夸大和(或)对照组被贬低。在Meta分析和循证医学研究中,应注意组别偏倚的影响。
张带荣华琳傅鹰
关键词:氨氯地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