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邳州市东方学校
作品数:
20
被引量:4
H指数:1
相关机构:
邳州市第四中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机构
邳州市第四中学
发表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所获资助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0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0篇
文化科学
主题
14篇
教学
14篇
教学辅导
14篇
辅导
13篇
地理
12篇
高中地理
10篇
课标教材
9篇
新课标教材
6篇
课程
6篇
教材分析
6篇
必修
4篇
地理新课程
4篇
高中地理新课...
2篇
区位
2篇
可持续发展
2篇
课程改革
2篇
必修教材
2篇
城市
1篇
单位向量
1篇
弹簧振子
1篇
地理环境
机构
20篇
邳州市东方学...
1篇
邳州市第四中...
作者
1篇
程增科
传媒
14篇
中学地理教学...
1篇
数理化解题研...
1篇
中学物理
1篇
中学政治教学...
1篇
地理教育
1篇
作文世界(高...
1篇
神州
年份
1篇
2019
1篇
2009
1篇
2008
1篇
2007
11篇
2006
5篇
2005
共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教学辅导
2006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重点讲述了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这是研究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知道如何合理布局工业,才能从复杂多变的工业区位选择中找出其内在的规律。
程增科
高新勇
关键词:
教学辅导
课标教材
高中地理
区位选择
教材重点
也谈单位向量的应用
2005年
单位向量是模为1的向量,它有性质:(1)若α^→≠0,则α^→/|α^→|是单位向量;
高修惠
关键词:
单位向量
数学
例题解析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3)教学辅导(连载)
2006年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教材分析】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色之一,区域是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每一区域的自然特征不尽相同,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人类生活在区域之中,人类又时刻在改造着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区域的影响愈来愈深刻。在历经了无数次的惨痛教训后,人类终于认识到,区域开发活动应当控制在区域合理的限度之内,人类必需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谋求人地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高新勇
关键词:
教学辅导
课标教材
地理
必修教材
政治科探究性试题的命题形式及解答策略
2006年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终于浮出水面,试卷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新增加了约13%(19分)的综合探究题,很好地贯彻了江苏政治科《考试说明》的要求。这种综合探究题要求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综合探究题的出现,贯彻了“有助于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这意味着江苏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方面率先实现了课程评价机制的改革,初步实现了与高中新教材的接轨。这将对中学政治课的新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姚福永
吴磊
关键词:
政治科
探究性试题
命题形式
中学政治课
课程评价机制
考查知识
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教学辅导
2006年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教材分析】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是人地关系的核心。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迁移等都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人口数量的变化和迁移也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日益增强。人口与环境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
高新勇
关键词:
地理
课程改革
教学辅导
教材分析
区域地理综合复习题(一)
2009年
高新永
关键词:
区域地理
能源基地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 教学辅导
2006年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但是它又是一个地域的实体,成立于一定的地域上,为地域的一个点或中心。所以地域的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也起着巨大作用。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地理环境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高新勇
关键词:
教学辅导
课标教材
高中地理
城市服务功能
人口集聚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3)教学辅导(连载)
2007年
[教材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除了需要搞好内部的组织与协调外,还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
冯遵智
高新勇
关键词:
教学辅导
课标教材
高中地理
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教学辅导
被引量:1
2005年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但是,作为整体性的地理环境,它的各个地区的形态和结构并不相同,总是有规律地因地而异,通常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没有两个性质完全相同的区域。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新勇
关键词:
地理新课程
教学辅导
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学研究
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3)教学辅导(连载)
2006年
本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区域地理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章教材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从农业、工业和城市的角度来阐述,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两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沿“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或对策)”展开,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第一节教材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重点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域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第二节教材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例,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国际、囤内背景和有利地理条件、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高新勇
冯遵智
关键词:
课标教材
教学辅导
高中地理
城市化发展
珠江三角洲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