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尔多斯市气象局

作品数:295 被引量:308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彩云郑玉峰许晶许彦慧张虹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5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47篇天文地球
  • 50篇农业科学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电子电信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4篇气象
  • 46篇气候
  • 27篇降水
  • 20篇雷达
  • 17篇灾害
  • 17篇气象服务
  • 16篇暴雨
  • 15篇干旱
  • 13篇沙尘
  • 13篇气候特征
  • 12篇气候变化
  • 12篇冰雹
  • 11篇沙尘暴
  • 11篇尘暴
  • 9篇农牧
  • 9篇气象要素
  • 9篇防雷
  • 8篇农业
  • 8篇气象灾害
  • 7篇多普勒

机构

  • 268篇鄂尔多斯市气...
  • 7篇内蒙古自治区...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内蒙古自治区...
  • 5篇巴彦淖尔市气...
  • 5篇通辽市气象局
  • 5篇学研究院
  • 4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唐山市气象局
  • 3篇准格尔旗气象...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内蒙古气象信...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广播电...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28篇郑玉峰
  • 28篇张彩云
  • 19篇许晶
  • 12篇许彦慧
  • 10篇郝利平
  • 10篇张虹
  • 10篇全宇
  • 9篇何晨
  • 8篇伍秀峰
  • 7篇张爽
  • 7篇苏日娜
  • 7篇项飞录
  • 7篇孔祥晨
  • 6篇段景瑞
  • 6篇陈静
  • 6篇马越界
  • 6篇何春江
  • 5篇张占清
  • 5篇何春雨
  • 5篇焦志荣

传媒

  • 70篇内蒙古气象
  • 22篇内蒙古科技与...
  • 10篇农业与技术
  • 8篇南方农机
  • 7篇农业灾害研究
  • 6篇农技服务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4篇内蒙古农业科...
  • 4篇种子科技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环境与发展
  • 4篇科技与创新
  • 4篇农家科技(中...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沙漠
  • 3篇内蒙古林业科...
  • 3篇数字农业与智...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甘肃科技

年份

  • 11篇2024
  • 23篇2023
  • 17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22篇2018
  • 22篇2017
  • 15篇2016
  • 14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29篇2011
  • 15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地区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形成因素及治理措施被引量:3
2021年
荒漠化成因问题在荒漠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荒漠化为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已为学术界广泛接受,本文就鄂尔多斯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提出一定见解。
韩梅邬晗韩柏何金军任余艳韩易良刘艳君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
一种基于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的干旱遥感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的干旱遥感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流程:S1、获取基于重力卫星遥感反演的陆地水储量的原始时间序列数据集;S2、依据某一时间尺度的干旱监测应用需求,计算该时间尺度上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滑动平均...
张选泽任婵月田静郑玉峰苗平田小强张永强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郑玉峰段景瑞许彦慧刘卉苏凤荣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是2006年度自治区气象局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为了适应鄂尔多斯市提出的“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需求,根据当地当前农牧业生产对天气气候条...
关键词:
关键词:农牧业气象预报
鄂尔多斯市短期天气预报集成应用业务系统
段景瑞郑玉峰张彩云奥风义
鄂尔多斯市短期预报集成应用业务系统是鄂尔多斯气象台全体预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凝聚了几代预报员的心血,因此该系统的开发应用是对以往所积累的工作经验的反演,从我们制作的预报工具看,准确率相当于老预报员的水平高于一般预报员...
关键词:
农业防灾抗灾理念下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的完善路径被引量:2
2023年
在农业生产防灾抗灾中,气象综合观测体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筑牢农业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农业生产中的常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对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价值及完善路径进行研究,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高倩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农作物
内蒙古鄂托克旗紫花苜蓿气候资源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鄂托克旗近30a(1986—2015年)气候整编资料,根据紫花苜蓿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长期光、热、水等气候资源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除降水偏少外,光照资源丰富,温度适宜,有利于优质紫花苜蓿的生长。
孙玉
关键词:紫花苜蓿气候资源
1961—2013年鄂尔多斯市雷暴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利用1961—2013年鄂尔多斯地区11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和2012—2015年的闪电定位资料,对该地区的雷暴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2d,属于中雷暴区。其中东、西部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差15d左右,呈东部多西部少的经向型特点且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6、7、8月)平均雷暴数最高,为20.9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4.66%,53a来,年雷暴日数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通过闪电定位资料分析得出:多数雷暴的雷电流集中在15~80k A之间。
张永才
关键词:雷暴闪电定位雷电流
一种综合评价内蒙中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DTOPSIS法对内蒙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内蒙中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按优劣可依次分为3个区:东部鄂尔多斯市为温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南部乌海市为温暖干旱区,北部巴彦淖尔市则为温暖干旱——极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呈现东部优于南、北部地区。
杨凤瑞孟艳静高桂芹许彦慧高玲
关键词:DTOPSIS分析法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
和林短时强降水雷达客观识别方法研究
2023年
分析了2004—2021年6—8月和林地区31次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中普通单体型3次,多单体型15次,线性风暴(飑线)型5次,超级单体型8次,多单体型最多,48.4%。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中,Z(近地面1 km回波强度)分布比较均匀,以中位数为中心,均匀向两端分布,Zmax、ET、TOP、VIL、VILD分布较不均匀,均呈右偏,其中VIL、VILD分布右偏严重;Z、TOP、VIL、VILD分布呈单峰状,Zmax分布呈双峰状,ET分布呈多峰状。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特征量小提琴图形分析基础上,采用25%分位数作为雷达识别短时强降水参数阈值,选出阈值为:Zmax>25.4 dBZ,Z>22 dBZ,ET>5 km,TOP>3.8 km,VIL>0.2 kg·m-2,VILD>0.05 g·m-3,阈值总体上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应用2009年和2017年6—8月样本进行检验,和林地区小时雨强R≥10 mm/h及4.9 mm/h≤R<10 mm/h预报命中率、空报率明显高于一般性降水(1 mm/h≤R<4.9 mm/h),漏报率明显低于一般性降水,2009和2017年短时强降水逐小时TS评分为0.02和0.04,一般性降水逐小时TS评分为0.24和0.31。
许晶孔文甲刘诗韵全宇赵斐张连霞刘明月李林惠项飞录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利用星载云雷达资料分析夏季青藏高原的云辐射强迫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最新的星载云雷达提供的青藏高原(25°~45°N,75°~105°E)夏季(JJA)2006年至2009年的辐射资料,以及云和地球辐射能地系统(CERES)提供的云量资料,分析了2006-2007年青藏高原夏季云量空间分布,以及青藏高原周边的山脉地区和中心地方云的辐射强迫和云对大气垂直加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大气层顶(TOA)处云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及大气层底(BOA)处云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远大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从大气加热率的垂直分布来看,有云存在时,对于短波来说,在云层中有明显的加热效应;而对于长波,在云顶有明显的冷却效应,在云底有较弱的加热效应.当存在多层云时,在高云与低云之间,云对大气的影响表现为冷却效应,其最高值接近于云顶对大气的冷却率;当存在多种类型的云时,大气净加热率可以看作是各种单层云在垂直分布上的叠加.
马越界黄建平刘玉芝
关键词:青藏高原夏季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