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作品数:314 被引量:1,106H指数:16
相关作者:唐玲李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2篇医药卫生
  • 4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疗效
  • 15篇手术
  • 13篇护理
  • 12篇切除
  • 11篇蛋白
  • 11篇血清
  • 11篇术后
  • 11篇细胞
  • 11篇骨折
  • 9篇切除术
  • 8篇出血
  • 7篇前列腺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腺癌
  • 5篇彝药
  • 5篇妊娠
  • 5篇手术治疗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机构

  • 23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5篇西南交通大学
  • 9篇凉山彝族自治...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成都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宁南县人民医...
  • 2篇凉山州中西医...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作者

  • 10篇童妍
  • 4篇万呼春
  • 3篇黄萍
  • 3篇张兴国
  • 3篇左渝陵
  • 3篇赵焕瑛
  • 3篇王东
  • 3篇宋伟
  • 3篇王剑
  • 3篇李智
  • 3篇吕倩
  • 3篇陈佳星
  • 2篇张丽
  • 2篇刘圆
  • 2篇王琳
  • 2篇周建明
  • 2篇李霞
  • 2篇吴钢
  • 1篇杨德琴
  • 1篇梁平

传媒

  • 14篇临床合理用药
  • 8篇保健文汇
  • 7篇实用医院临床...
  • 7篇家庭医药(快...
  • 6篇海南医学院学...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当代医药论丛
  • 4篇四川医学
  • 4篇中国药房
  • 4篇家庭生活指南...
  • 3篇医疗装备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华西医学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中国CT和M...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25
  • 10篇2024
  • 17篇2023
  • 20篇2022
  • 16篇2021
  • 41篇2020
  • 19篇2019
  • 24篇2018
  • 16篇2017
  • 15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圆叶节节菜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研究圆叶节节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测定电导率、核酸、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蛋白质的含量,初步阐明其抑菌机理。结果 圆叶节节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02~11.46 mm,其MIC和MBC分别为0.625、1.25 g·mL-1;用提取物处理后,菌胞外电导率、核酸、碱性磷酸酶和蛋白质的浓度明显增加,表明提取物增加了菌细胞的通透性,导致菌胞内物质泄露,最终导致菌生长受到抑制。结论 圆叶节节菜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可能与膜壁屏障受损有关。
邓弘仙黄希婷方文澜赵焕瑛罗伦才覃海知童妍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碱性磷酸酶细胞膜通透性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iR-155和PDCD4 mRNA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血清微小RNA-155(micro RNA-155,mi R-15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4,PDCD4)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20年7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CIS患者120例作为CIS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25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IS组术前和术后24 h,对照组体检时血清mi R-155和PDCD4 mRNA表达水平;术后180天对CIS患者进行脑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CIS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不稳定斑块数量、斑块长度及斑块厚度,测定患者血浆粘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mi R-155和PDCD4 mRNA表达水平对CIS患者行CAS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S组术前血清mi R-15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31±0.06 vs 1.01±0.20)(q=45.189,P=0.000),CIS组术前(2.23±0.45 vs 1.03±0.20)和术后24 h(1.19±0.29 vs 1.03±0.20)血清PDCD4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q=40.422,5.390,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IS组术前相比,CIS组术后24 h血清mi 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97±0.21 vs 0.31±0.06)(q=42.179,P=0.000),血清PDCD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19±0.23 vs2.23±0.45)(q=34.68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未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颈动脉狭窄程度(21.31±5.33vs 9.11±2.52)、术后24 h血清PDCD4 mRNA表达水平(2.18±0.54 vs 1.06±0.26)、不稳定斑块数量(5.51±1.27 vs2.87±0.71)、斑块长度(7.60±1.90mm vs 3.16±0.79mm)、斑块厚度(4.60±1.15mm vs 2.84±0.71mm)、血浆黏度(15.03±3.85m Pa·s vs 11.01±2.75m Pa·s)、全血粘度(5.84±1.46m Pa·s vs 3.71±0.92m Pa·s)、红细胞比容(58.98%±17.74%vs 46.51%±11.62%)和纤维蛋白原(4.93±1.23g/L vs 3.01±0.75g/L)显著升高,差�
杜龙庭勿坡巫且许春梅李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术后再狭窄
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乳酸、心肌酶及氧化应激和神经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乳酸、心肌酶、氧化应激和神经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未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i-STAT携带式手持血液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强酸脱氢酶(α-HB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加氧酶-1(HO-1)、脑钠肽(BN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25,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LDH、α-HBDH、cTnI、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8.361、4.702、29.960、38.175,P<0.05),2组患者血清MDA、SOD、HO-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71、1.063、1.511,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1.893、38.206,P<0.05)。结论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血乳酸、心肌酶、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升高,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心综合征的诊断。
石勇徐辉邓思高杨恒阿木约布沙马拉罗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心综合征心肌酶氧化应激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一种血液净化护理用管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护理用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两端内壁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滑动块顶部设置有角度...
所堵金作
经腹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肾上腺肿瘤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经腹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肾上腺肿瘤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8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的44例肾上腺肿瘤并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将2018年6月~2023年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实施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66例肾上腺肿瘤并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组,评测两组患者病理类型、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压改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 3.914, P = 0.048)。结论:经腹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肾上腺肿瘤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且可以减少开放性手术引起的不良反应。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nsabdominal laparoscopic adrenal tumor resec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pressu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s and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44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s and hypertension who underwent open surgery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from January 2010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66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s and hypertension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resection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to evaluate the pathological typ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effect,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improve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2 = 3.914, P = 0.048). Conclusion: Transabdominal laparoscopic adrenal tumor resection is mo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with
朱智虎谷兴龙王伟周志勇何秉勋康厚彬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高血压
儿童无骨折无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疗策略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无骨折无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SCIWORA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局部制动、应用激素、甘露醇、神经生长因子等,尿潴留予以导尿。出院后对所有患儿行临床随访,采用Frankel分级判断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0 ∶2.2,中位年龄为82个月(2~180个月);均有外伤史,其中跳舞下腰伤最常见(19/32),其次是交通事故伤(6/32)、高处坠落伤(3/32)、跌倒伤(3/32)及重物砸伤(1/32);主要临床症状为双下肢无力(23/32)、无力伴麻木(8/32)及麻木(1/32),通常于伤后立即出现(23/32),且呈进行性加重(31/32)。脊柱CT和X线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多可见异常(26/32),表现为脊髓挫伤(23/32)和脊髓出血(3/32)。32例患儿中,脊髓损伤累及胸段20例、颈段4例、颈胸腰段2例、颈胸段4例、胸腰段2例。治疗1周后,32例患儿的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6例提高4级,2例提高3级,5例提高2级,7例提高1级。治疗期间,9例(28.1%)患儿并发尿路感染。32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3个月至5年)。随访期间,26例行定期康复治疗,另6例(E级)无特殊治疗。至末次随访,32例患儿的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是与治疗1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CIWORA多见于女童,以跳舞下腰伤最常见,胸段脊髓最常受累,脊柱MRI是最佳检查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若患儿有明确外伤史和临床症状,及时进行脊柱MRI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张丽翟瑄李禄生周渝冬周建军邹彬纪文元许春梅梁平
关键词:脊髓损伤儿童骨折脱位疾病特征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58例尿道损伤患者经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护理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尿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58例患者输尿管镜下行尿道会师术置管成功,留置导尿管4~8周后拔出,拔出尿管后行尿道扩张2年。随访5~28个月,患者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等待,无残余尿和尿失禁。结论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专业、细致的专科护理,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成莉莉
关键词:尿道损伤围手术期护理
人性化护理在急性硬膜外血肿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2022年
分析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80例患者,调取时间为2020.05~2021.08范围,均确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组间心理评分、并发症率、血肿清除情况、术后引流时间、总满意率及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心理评分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并发症率、血肿清除情况、术后引流时间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总满意率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生存质量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结论: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率,减少术后引流时间,提高总满意率,提高生存质量。
杨琳
关键词:急性硬膜外血肿人性化护理
腹腔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或脾保留对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在行腹腔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联合脾切除或采取脾保留对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 0例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腹腔镜下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另30例采取断流术和脾保留术。结果术后2 w,脾切除组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分别为(1.1±0.2)cm和(820.1±101.1)ml/min,明显低于脾保留组【分别为(1.3±0.2)cm和(941.0±188.1)ml/min,P<0.05】,平均血流速度为(19.2±3.1)cm/s,明显快于脾保留组的(16.2±2.5)cm/s(P<0.05);术后3 m,脾切除组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为(100.9±29.1)ng/L,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26.7±30.1)ng/L(P<0.05);随访发现脾切除组门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分别为3.3%、0.0%和10.0%,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6.7%、26.7%和33.3%(P<0.05),脾保留组死亡2例(6.7%)。结论对于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腹腔镜下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要谨慎采取脾保留手术,可能带来不利的临床后果。
举古木乃王荣东胡格杨林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脾保留预后
脊柱结核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单一后入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1个月ESR、CRP分别为(26.6±7.4)mm/1 h和(13.2±4.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6.9)mm/1 h和(15.7±5.6)mg/L(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75.3±19.8)min和(796.9±40.6)m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6±20.7)min和(1056.7±32.8)m L(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对照组并发症有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邓海涛马友才罗宝宁符江沈日尔王国新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