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教研室
- 作品数:95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谢先刚罗昭旭何绍春李定荣孟庆宏更多>>
-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学科整合要凸现学科特点被引量:1
- 2004年
- 新课程改变过去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这样,让学科教学渗透其它学科的知识,融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激活的知识种子在一种情感氛围下,播种在学生大脑的“沃土”里,实现学生生命活力与教师生命活力的对接。
- 李国金
- 关键词:学科整合学科特点课程改革人文精神教学设计
- 遵循作者思路 理清课文条理——第十册第二组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 1998年
- 本的训练重点是“理清课文的条理”。文章的条理是不是清楚,反映了作者的思路是不是清楚。了解作者的思路,要从理清文章的条理入手,遵循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既是一种阅读理解能力,又是一种理解方法。因此,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本组课文,要紧紧围绕“理清课文的条理”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突出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
- 何绍春
- 关键词:《冀中的地道战》楚王赤壁之战
- 读《秋季星空》课堂教学记实有感
- 1996年
- 学习教学大纲,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年了,自然教学改革是不是用教学大纲作指导思想,联系教学实际,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读了《秋季星空》课堂教学纪实,提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关于教学过程: 教学大纲明确提醒自然教师注意:“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很显然。
- 谢先刚
- 关键词:星空课堂教学自然教学星座自然课教学大纲
- 相信学生 放飞思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片断与评析
- 2004年
- 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应用探究研讨法,探索周长的求法,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 周齐才廖祥泉
- 关键词:教学片断数学教学
- 素质与素质教育略论
- 1996年
- 素质与素质教育略论谢先刚“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词汇,近10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人们对它的不断认识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实践的深入,呼唤着人们从理论上对其内涵、外延及其特点作出明确的阐述。本文试...
- 谢先刚
- 关键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受教育者提高劳动者素质
- 让学生与知识同行-《多边形的外角和》课堂教学与评析
- 2004年
- “数学课标”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4个子类.在每一类中都渗透“过程性目标”的思想.用“经历、体验、探索”三个动词刻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水平,“经历、体验、探索”就是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对知识的产生、发展、结果(抽象)、应用与拓展进行个体体验、
- 孙红强罗昭旭
-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法教学评析
- 课堂教学中的“三勿扰”
- 2014年
- "非诚勿扰"。我们常说教学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能独立地学。可惜具有这样的教学观并自觉付诸行动的教师,并不是太多。习惯性的教,或者不自然的导,在今天的课堂中,仍然广泛存在。听这样的课,有时候禁不住在心里替学生发出呐喊:老师,请非诚勿扰!
- 吴华
- 关键词:课堂教学非诚勿扰教学观教师老师
- 亮点闪烁 光耀课标——湖北省中考数学试题探析
- 2006年
-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数学试题的内容关注数学的基本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各地积极探索尝试新的试题题型,出现了不少背景鲜活,设问巧妙,富有思维含量,形式活泼的好题目.开放性、应用性、信息性、实验操作性等新题型得到一定的发展与完善,出现了一批规范、科学、新颖的试题.与前几年相比。
- 王世魁罗昭旭
- 关键词:数学试题
- 湖北省八市2007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数学试题(理科)
- 2007年
- 曹时武刘兵华方延伟杨必军
- 关键词:数学试题最小正周期二面角EBCEFM
- 依据儿童心理 指导儿童观察
- 1990年
- 儿童观察事物有以下特点: 1.无意性占优势。他们对事物最初的观察主要是客体(客观事物)激起的,而不是主体(学生)发出的,并且观察活动持续时间短,极易受客体的变化及主体当时的情绪、兴趣的影响,常常出于好奇被对象的某一突出特点所吸引,而将教师提出的观察要求置于脑后。 2.粗略而不精细。儿童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笼统,没有重点,见大不见小,见动不见静,见显不见隐,带有明显的冲动性,观察过程中缺乏思考。
- 谢先刚
- 关键词:儿童心理冲动性玻璃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