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 作品数:108 被引量:303 H指数:9 相关作者: 尹昵 李榕 翟维维 葛柳莹 王媛 更多>> 相关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生物学 更多>>
人类微生物组与HIV感染 被引量:2 2016年 微生物在人体内及体表无处不在,已有研究表明,定植于口腔、胃肠道和生殖道的共生细菌是人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感染HIV后这些部位的微生物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如高通量测序、荧光定量PCR等)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人们从组学角度对HIV/AIDS感染患者口腔、胃肠道和生殖道的细菌成份、细菌病原体和HIV病毒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组在HIV感染个体中产生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作者对人类微生物组与HIV感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张小康 杨佳 段开文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口腔 EUS诊断纵隔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邢西迁 庄敏 杨雅吉 杨志坚 杨姣24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1-4型的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HHV)1~4型即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EB病毒(EBV)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IV感染者和健康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HSV-1、HSV-2、VZV和EBV DNA的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在245例HIV阳性患者唾液中,HSV-1、HSV-2、VZV和EBV检出率分别为29.0%、3.3%、4.1%和82.0%;30例对照组唾液中上述4种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3.3%、0、0和36.7%。两组总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使用后HIV感染者唾液中4种病毒的检出率与未使用HAART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地区HIV感染者HHV有较高的流行率,以EBV最为常见,其次为HSV-1,VZV和HSV-2少见,还存在多种疱疹病毒联合感染。 吴凡 翟维维 葛柳莹 祁燕伟 高辉 段开文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唾液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疱疹病毒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本科实习带教中的实践探究 目的:研究CBL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本科实习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9月期间实习的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完成带教,试验组使用CBL教学法... 金艳 张亚芳 杨萍芬 张金芳 雷雅婷 白彩霞 王晓娟关键词:C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骨科 文献传递 EUS诊断纵隔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纵隔恶性黑色素瘤罕见,现将一例此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报告如下.患者方XX,女,47岁,主因“间断胸痛1年,加重伴咳嗽1周”于2016年10月10日入院.入院查体:右肺呼吸音低.纵隔3P组病灶活检组织.胸部CT示:右上纵隔软组... 邢西迁集束化护理在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住昆明市延安医院骨科的100例髋部骨折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50例采取集束化护理,通过随访比... 金艳 张亚芳 武俊 彭楚冬雪 张金芳 雷雅婷 杨萍芬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骨科 血栓 文献传递 BPS系统制作吸附义齿与常规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生物功能性修复(Biofunctional Prosthodontic System, BPS)系统制作的吸附义齿与常规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Completedenture,CD),固位力、咀嚼效率、初戴调磨时间... 杨敏 杨向红关键词:全口义齿 固位力 咀嚼效率 文献传递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扭转的初步研究 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评价,同时探讨了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发现ASD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的变化,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无创、客观的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为评价左... 王庆慧 丁云川 尹帆 陈剑 苏璇 罗庆祎 张瑜 李建华 现丽妮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文献传递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指导。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6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60例院内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参与者均接受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比两组患者RF、ENA抗体、ANA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RF阳性检出率为13.33%(8/60)、ENA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3.33%(14/60)、ANA阳性检出率为41.67%(25/60),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高,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体内抗体类型较多,且自身抗体会损伤肝脏功能。通过检测血清自身抗体,能够为临床诊断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董玉琳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血清 自身抗体 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比较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60例采用关节置换,6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方面均优于置换组,而置换组在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01±6.76)个月。置换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固定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固定组VAS评分显著小于置换组(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固定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及PFNA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 雷洲洋 秦忠堂 李军民 肖甲宇 贾福 张仲子 杨正宗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