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作品数:1,451 被引量:4,049H指数:28
相关作者:吴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1篇期刊文章
  • 26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56篇天文地球
  • 72篇生物学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石油与天然气...
  • 32篇建筑科学
  • 29篇历史地理
  • 19篇理学
  • 15篇农业科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水利工程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矿业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6篇经济管理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5篇成矿
  • 103篇矿床
  • 101篇地震
  • 81篇地质
  • 74篇数值模拟
  • 74篇值模拟
  • 69篇岩石
  • 68篇盆地
  • 66篇同位素
  • 62篇青藏高原
  • 54篇俯冲
  • 49篇地幔
  • 47篇矿物
  • 45篇青藏
  • 44篇地球化
  • 44篇地球化学
  • 43篇岩浆
  • 41篇气候
  • 39篇花岗岩
  • 36篇造山带

机构

  • 1,449篇中国科学院大...
  • 962篇中国科学院
  • 10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7篇中国科学院精...
  • 45篇长安大学
  • 45篇中国地质科学...
  • 3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2篇北京大学
  • 29篇南京大学
  • 24篇中国地震局地...
  • 22篇西北大学
  • 22篇中国地震台网...
  • 21篇中山大学
  • 20篇东华理工大学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南...
  • 20篇中国地震局
  • 19篇中国科学院国...
  • 18篇兰州大学
  • 17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0篇秦克章
  • 27篇薛国强
  • 25篇魏勇
  • 24篇李晓峰
  • 24篇吴福元
  • 22篇周天军
  • 19篇赵俊兴
  • 18篇崔振东
  • 17篇杨进辉
  • 15篇张路青
  • 15篇申萍
  • 15篇陈凌
  • 14篇戎昭金
  • 14篇范宏瑞
  • 13篇刘小驰
  • 12篇陈卫营
  • 12篇朱茂炎
  • 11篇祁生文
  • 11篇魏东平
  • 9篇李光明

传媒

  • 166篇岩石学报
  • 140篇地球物理学报
  • 76篇中国科学:地...
  • 54篇科学通报
  • 42篇矿物岩石地球...
  • 3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4篇大气科学
  • 30篇工程地质学报
  • 24篇第四纪研究
  • 24篇地球科学
  • 23篇地质学报
  • 20篇地球科学与环...
  • 19篇气候与环境研...
  • 18篇地球物理学进...
  • 17篇大地构造与成...
  • 15篇新疆地质
  • 12篇地震学报
  • 12篇地球与行星物...
  • 12篇地球与行星物...
  • 1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03篇2024
  • 276篇2023
  • 245篇2022
  • 255篇2021
  • 182篇2020
  • 149篇2019
  • 103篇2018
  • 37篇2017
  • 19篇2016
  • 17篇2015
  • 49篇2014
  • 13篇2013
  • 1篇2012
1,4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东巨量金富集过程的热力学模拟
揭示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成矿金属沉淀和矿物组合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理解矿床成因和指导勘查至关重要,热力学模拟可为此提供研究手段。大量研究已经认识到交代大陆岩石圈地幔岩浆/脱挥发分过程对浅部地壳巨量金的堆积具有关键控制...
胡换龙范宏瑞蓝廷广杨奎锋
光纤振动传感之一:旋转测量技术及其地震学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地震波场可分解为三分量平动和三分量旋转运动.旋转分量包含重要的波场梯度信息,是地震波场重建的关键要素,但过去由于缺乏稳定的高灵敏度旋转测量仪器,它在不同的地震学应用中常被忽略.光纤旋转地震仪是率先打破测量仪器缺乏困境、最先实现商业化的旋转地震仪,也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地震波旋转直接测量设备.光纤旋转地震仪基于Sagnac效应,并依托成熟的光纤陀螺技术实现振动的旋转分量测量.它具有纯光电传感不受平动影响的测量优势;并且能够在高灵敏度和宽频带旋转测量的基础下实现设备的小型化,有利于旋转测量的应用推广.因此,光纤旋转地震仪和传统的地震仪将形成互补,实现旋转和平动六分量(6C)的观测,更好地提取地震波场特征,提高振动监测能力,有效改善震源过程反演、地下结构成像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等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光纤旋转测量的基本原理、旋转地震学的应用及其潜在应用前景.
王伟君陈凌王一博王一博
《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下未来碳排放空间的准确估算问题辨析被引量:11
2022年
为了应对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增暖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设定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当前,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相对工业革命前的升温已超过1℃,累积二氧化碳(CO_(2))排放达到2390 Gt。因此,要实现《巴黎协定》的1.5℃和2℃温控目标,需要准确估算未来剩余的碳排放空间。文章在概述地球系统碳循环与升温关系的基础上,对未来碳排放空间的估算方法进行评述,分析讨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和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发布以来在碳排放空间估算方面的国际研究进展,探究了造成估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并指出影响未来碳排放空间估算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最后,围绕未来碳排放空间的准确估算问题,提出了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文章可为科学界在温控目标下准确估算未来碳排放空间核算数据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方向提供参考。
周天军陈晓龙
警惕大气污染和碳排放向西北迁移被引量:11
2022年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有极强的同源性,且与化石燃料燃烧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地区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导致这一区域一度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重污染问题集中爆发的热点区域。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末端治理技术的完善,驱动着我国大气污染关键物种的演替和温室气体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为此,文章分析了2013—2020年我国不同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浓度的演变态势,揭示了大气污染与碳排放从东部向西北地区迁移的现象,厘清了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时空分布演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支撑。
唐贵谦刘钰婷高文康高文康王迎红宋涛王跃思
关键词:大气污染温室气体西电东送
火星电离层电子密度对太阳辐射变化的响应
2022年
太阳辐射是火星电离层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利用火星全球勘探者号(Mars Global Surveyor,MGS)电离层掩星探测数据,并结合一个火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经验模型,研究了火星北半球高纬地区电离层电子密度对太阳辐射变化的响应特性.在考虑了火星掩星数据中电离层电子密度对太阳天顶角的依赖关系后,发现随着太阳辐射增强,火星电离层M_(2)层峰值密度增大,但增长偏离线性趋势,而M_(2)层峰值高度和大气标高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趋势.从100~200 km高度区域掩星电子密度剖面积分得到的TEC及底部和顶部TEC也随太阳辐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率有所减小,表明火星电离层可能存在类似地球电离层的饱和特征.MGS掩星TEC及其底部和顶部剖面的TEC与经验模型TEC的比值均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呈反相关特性,表明在强太阳辐射情形下200 km以上电子含量在TEC中占比增大.这一特性意味着太阳活动增强,在火星顶部电离层区域,动力学过程对电离层的控制逐渐超过光化学过程.
张彤彤刘立波陈一定陈一定张瑞龙乐会军
关键词:TEC太阳辐射
四川南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碳同位素地层学再研究
2022年
扬子台地作为中国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地层研究的重要区域,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生物地层序列。然而,扬子台地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在生物地层尚未得到很好限定的情况下,使用非生物地层标准,特别是碳同位素异常事件作为辅助标准来划分和对比寒武系下部地层值得尝试。本文选择四川南部乌斯河大桥剖面与范店剖面的灯影组和麦地坪组开展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乌斯河大桥剖面碳同位素值自下而上在稳定正值后,在麦地坪组底部出现了一次显著的负异常事件,由0左右快速降至-3.86‰;而范店剖面碳同位素值自下而上在稳定负值后,在麦地坪组上段出现了一次正异常事件,由-1.12‰左右快速升至3.43‰。在小壳化石生物地层学框架下,通过与扬子台地内其他地区寒武系下部典型剖面的碳同位素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后发现:乌斯河大桥剖面麦地坪组底部的碳同位素负异常事件为BASE事件;范店剖面麦地坪组上部碳同位素正异常的底部与Watsonella crosbyi首现点一致,是ZHUCE事件的可靠记录。本研究不仅补充了该地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信息,也为认识扬子台地不同地区间寒武系下部地层发育差异与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此外,通过综合分析华南、西伯利亚、蒙古和摩洛哥四个地区的经典剖面的同期地层碳同位素曲线与相关化石记录及同位素年龄的关系,本文认为碳同位素事件BACE与ZHUCE具有全球可对比性。虽然全球小壳化石的首现与BACE事件底部负异常的开始点不完全一致,但在有一定生物地层限定的情况下,结合同位素年龄, BACE事件可以作为寒武系底界对比的标志。而在大部分地区, ZHUCE事件底部与Watsonella crosbyi首现点一致,具有作为寒武系纽芬兰统第二阶地层划分对比辅助标准的潜力。
熊轶伟潘兵潘兵吕苗孙晓娟杨爱华朱茂炎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灯影组小壳化石
煤系泥页岩吸附性能研究及其数值建模
<正>页岩气以吸附、游离和溶解三种状态存在于细粒的泥页岩(层)中,吸附气体的含量占总气体含量的20~85%[1-2],因此甲烷的吸附容量是一个重要的反应页岩气潜力的参数。对于煤系泥页岩,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态为主[3],因而...
卜红玲琚宜文
文献传递
黑龙江金厂斑岩型富钴矿床钴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斑岩型矿床作为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为我国及世界提供了大量的铜、钼、金,以及铼、硒、碲等关键矿产。然而目前尚无典型富钴斑岩型矿床的报道。黑龙江金厂矿床为一大型斑岩型金矿,探明金资源量76t,伴生铜资源量4683t。金厂矿化类型可分为隐爆角砾岩筒型、裂控型和细脉浸染型,前期研究揭示角砾岩型矿化伴生钴的富集。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显示金厂矿床J0角砾岩型矿石中存在明显的钴富集,钴含量为237×10^(-6)~5256×10^(-6)。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揭示钴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在黄铁矿中富集,其次赋存在硫镍钴矿和辉砷钴矿中。根据黄铁矿产状与共生矿物组合,将黄铁矿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黄铁矿。Ⅰ型黄铁矿为早期生成的与磁铁矿共生的自形黄铁矿,并可进一步分为钴均匀富集型(I-1)和核部富钴型(I-2)两个亚类。Ⅱ型黄铁矿为晚期生成的半自形-自形黄铁矿,多被黄铜矿、石英、碳酸盐矿物包裹,可进一步分为边部富钴型(Ⅱ-1)、幔部富钴型(Ⅱ-2)和具有复杂钴环带型(Ⅱ-3)三个亚类。Ⅲ型黄铁矿为晚期石英-黄铁矿脉中的半自形-自形黄铁矿,内含石英或硅酸盐矿物包裹体。含Ⅰ型黄铁矿的样品钴含量最高(约1800×10^(-6)~5200×10^(-6)),含Ⅱ型黄铁矿的样品钴含量中等(约800×10^(-6)~1600×10^(-6)),而含Ⅲ型黄铁矿的样品中钴含量相对较低(约240×10^(-6)~360×10^(-6))。早期形成的样品具有较高的钴含量,说明钴的富集可能主要发生在矿床形成的早期。值得注意的是含有Ⅰ型黄铁矿的矿石最具钴资源开发潜力,选矿过程中应留意此类型矿石。通过总结前人发表的金厂矿床硫、氢-氧、铅、铼-锇和氦同位素数据,作者提出金厂矿床中的钴极有可能来源于深部的幔源岩浆。本文对金厂矿床富钴特征的研究将为斑岩型富钴矿床提供范例。
单鹏飞曹明坚赵玉锁秦克章李光明
微动剖面探测法在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中的应用及效果:以广州地铁十号线为例被引量:10
2021年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球物理勘测中一直面临抗干扰和精准探测难题。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号线寺右新马路段地下人防构筑物探测为例,介绍了二维微动剖面(2D microtremor profile,2DMTP)探测技术的方法理论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与钻探成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2DMTP在城市轨道交通勘测、设计不同阶段的使用建议。结果表明:微动剖面探测方法非常适用于城市复杂强干扰的工作环境,能为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施工安全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精度,降低勘探成本与施工风险,缩短建设工期起到重要作用。
乔高乾徐佩芬龙刚凌甦群
关键词:地下人防工程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数值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川滇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近百年来地震活动性持续较高,该地区未来强震预测研究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该区域百年时间内发生的30次M_(S)>6.5历史地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GPS观测数据等,建立区域有限元准三维弹性模型,通过反演给定区域特定时刻合理的初始应力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地震孕育阶段和震后调整阶段的动力学过程,以库仑-摩尔破裂准则作为判断地震发生的条件,模拟单次地震过程和历史地震序列的发展过程.同时,对于数值模拟中的不确定性成分,通过大量Monte Carlo随机试验得到5000种初始应力场模型,确保所有模型均能重现历史地震的发震过程,最终得到现今应力场状态,并据此计算地震危险性系数,将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概率统计,初步得到研究区域2017年九寨沟地震后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布.结果显示历史地震破裂区的危险性概率大幅降低,相对安全;而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发震概率高达30%,主要是受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应力扰动的影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包括汶川地震破裂区与芦山地震破裂区的中间区域)与鲜水河断裂带交界处发震概率约为15%~20%;另外滇西南龙陵瑞丽断裂带及澜沧江断裂带附近发震概率约为10%~15%,近年来滇西南地区小震频发,该地区地震危险性同样值得注意.
尹迪董培育曹建玲石耀霖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共1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