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作品数:116 被引量:347H指数:9
相关作者:梁琼丹裴小利陈雪峰张会程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29篇建筑科学
  • 8篇电气工程
  • 7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理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地球化
  • 20篇地球化学
  • 18篇年代学
  • 17篇锆石
  • 13篇应力
  • 12篇地球化学特征
  • 12篇预应力
  • 12篇化学特征
  • 10篇花岗岩
  • 9篇岩体
  • 9篇同位素
  • 9篇钢渣
  • 8篇电解
  • 8篇岩石
  • 8篇基性
  • 7篇电池
  • 7篇定年
  • 7篇应力损失
  • 6篇岩浆
  • 6篇太阳能电池

机构

  • 116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石油集团...
  • 3篇广西盛隆冶金...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南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广西区域地质...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4篇刘希军
  • 14篇卢春玲
  • 11篇陈平
  • 10篇赵艳荣
  • 9篇王强
  • 8篇刘荣进
  • 8篇韦家崭
  • 8篇李政林
  • 7篇蔡永丰
  • 6篇时毓
  • 6篇胡荣国
  • 6篇刘磊
  • 5篇冯佐海
  • 5篇廖帅
  • 4篇张淑华
  • 4篇王葆华
  • 4篇李延伟
  • 4篇郑国源
  • 4篇谭海军
  • 4篇任琴琴

传媒

  • 21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混凝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广州化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非金属矿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矿产与地质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湿法冶金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7篇2023
  • 13篇2022
  • 11篇2021
  • 13篇2020
  • 21篇2019
  • 24篇2018
  • 19篇2017
  • 1篇2016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文史类专业公选课“生活与化学”MOOC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2017年
基于"生活与化学"课程的MOOC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MOOC的建设与推广应用任重道远,需因地、因课、因生制宜。
谭海军王桂霞刘峥钟福新张淑华吕慧丹
关键词: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分散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煅烧改性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以Mg(NO3)2·6H2O为镁源,Al(NO3)3·9H2O为铝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高分散的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并高温煅烧生成MgAl-LDO。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分析(XPS)、氮气吸附-脱附法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并且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2种产物的吸附过程对比于Langmuir吸附模型基本一致,其中MgAl-LDO的比表面积更大,吸附性能更好,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可达925.9 mg·g^-1。吸附机制包括化学作用、氢键、静电作用和表面络合作用。
奚羽郑国源吴彩红王吉林王吉林龙飞王燕舞
关键词:层状双氢氧化物水热法甲基橙
基于分离涡方法的台北101大厦流固耦合风致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以台北101大楼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种新的湍流脉动流场产生方法(DSRFG)模拟了台北101大厦周围风场的湍流入口边界条件,采用分离涡方法对该建筑进行数值风洞模拟。根据大厦外形特征,建立了几何模型,用于大厦风荷载的数值模拟;基于大厦振动监测系统得到的结构模态、自振频率等数据,建立了大厦的结构模型,用于气弹响应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以及风洞测力试验的相应数据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数值风洞的有效性。对是否考虑流固耦合的大厦数值模型的等效风荷载及风致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流固耦合效应对大厦周围风流场的影响。对该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顺风向上,建筑物的风致响应不易受流固耦合效应影响,而在横风向上,考虑了双向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其等效静风荷载及加速度与位移响应均小于未考虑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在流场上,流固耦合效应减小了建筑两侧的涡量,但会产生较大的脱落涡旋,可能会对下游建筑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卢春玲刘宇杰陈锦焜李秋胜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固耦合超高层建筑分离涡风致响应
桂林兴安拓村下石炭统黄金组生物地层研究
2020年
以桂林兴安拓村剖面下石炭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采集并鉴定了珊瑚和腕足类化石,提出此剖面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塘阶黄金组上部,其顶部与寺门组整合接触。此剖面地层以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向上渐变为泥灰岩、泥岩和页岩互层,富含珊瑚和腕足类化石,同时含有少量三叶虫、菊石、海百合茎等化石,反映了浅海沉积环境。珊瑚化石主要是Kueichouphyllum-Auloclisia组合带,腕足类以Pugilis和Vitiliporductus为主。此剖面地层在层位上完全可与贵州威宁鸭子塘组对比,但岩相和化石略有区别(无Thysanophyllum),可能与兴安地区早石炭世水体含泥量较高有关。
陈贵英韩乃仁韩乃仁郑昊庞崇进
关键词:下石炭统
扩展矩形盒波前法与扩展波前法在初至波计算中的对比研究
在地震学领域中,准确求取地震波的走时信息对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叠前速度分析和地震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Vidale"扩展矩形盒波前法"的思想,通过有限差分求解程函方程,利用MATLAB编程计算了二维...
张智任琴琴孙维昭何达喜唐国彬王敏玲王洪华郭桂红
关键词:地震勘探地震波初至时间
白光LED用Phosphor-in-Glass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荧光粉/玻璃复合材料(Phosphor-in-Glass,PiG)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将有望替代传统白光LED产品中的有机树脂基荧光转换层,同时解决散热、发光效率、品质、眩光、使用寿命等多项技术性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从发光性能、透明度、机械强度及批量化生产等方面分析了PiG材料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科学问题,并综述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制备方法(压片烧结法、熔体急冷法、涂膜烧结法)、材料组分设计和荧光粉层结构优化等,从而全面阐述了高性能PiG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张瑞王伯阳王海
关键词:白光LED
桂东北姑婆山岩体矿物学和年代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被引量:11
2020年
为揭示桂东北姑婆山一带花岗岩的成岩成矿特征,本文对姑婆山岩体进行了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花岗岩中黑云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具有富铁镁、贫钙钠的特征,w(TFeO)为26.78%~31.06%、w(MgO)为2.98%~6.60%,且w(TFeO)与w(MgO)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其结晶过程中主要发生了Fe^2+←→Mg^2+的置换反应;黑云母的含铁指数为0.68~0.84,属于高铁黑云母,氧逸度为-17.0^-15.5,结晶温度为680~705℃,平均为695℃;黑云母的全铝压力计显示黑云母结晶的压力为69~179 MPa,平均为115 MPa,对应的侵位深度相当于2621~6755 m,平均深度为4331 m。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采自姑婆山岩体的两个代表性花岗岩样品形成年龄分别为(162±3)和(163±2)Ma,为燕山早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时代一致。综合上述分析,姑婆山岩体形成于较高温度、低氧逸度、较浅的环境,显示出良好的锡成矿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蔡永丰刘风雷冯佐海冯佐海曾长育
关键词:花岗岩黑云母锆石U-PB年代学桂东北
三噻吩甲烷类染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2017年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三噻吩取代甲烷为D单元的纯有机染料(TTM-3),主要采用Vilsmeier-Haack反应、Suzuki偶联反应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等。然后采用~1HNMR、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验证。同时,染料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分析表明,染料在可见光区具有一定的光捕获能力,其能级符合DSSC的应用要求,在AM1.5G模拟条件下测得其开路电压为(V_(oc))0.526 V,短路电流密度为(j_(sc))1.62 mA·cm^(-2),电池的光电功率转换效率为0.56%。
裴海睿何敬文李和平张淑华谭海军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桂东北大宁岩体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成岩作用的指示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揭示桂东北大宁岩体的成岩特征,利用电子探针(EMPA)对大宁岩体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展开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w(SiO2)为35.32%~37.54%,w(FeO^T)为21.33%~27.00%,w(MgO)为7.18%~10.00%,w(K2O)为9.75%~10.46%,w(Na2O)为0.06%~0.15%,w(Al2O3)为12.44%~14.02%,w(CaO)为0.01%~0.07%,整体表现出富铁贫镁、富钾贫钠、高铝低钙的特征。根据黑云母Fe^2+/(Fe^2++Mg)比值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未蚀变的原生黑云母,具有较高的Mg/(Fe^2++Mg)比值(0.47~0.49)、结晶温度(723℃~731℃)、氧逸度(-13)、结晶压力(121~135MPa)和结晶深度(4.58~5.11km);第二组黑云母局部绿泥石化,具有较低的Mg/(Fe^2++Mg)比值(0.34~0.36)和结晶温度(678℃~687℃)。综合分析表明:大宁岩体花岗闪长岩形成于较高温压条件,其形成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可能为早古生代华南地区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
刘雷刘风雷蔡永丰
关键词:矿物化学成分花岗闪长岩黑云母桂东北
准噶尔洋洋内弧岩浆作用:西准噶尔百口泉早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
洋内弧是由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到另一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形成的火山岛弧或岛链,它们代表了一种更简单、更原始的俯冲类型,并与不同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俯冲带的形成一般开始于洋内俯冲,而洋内俯冲岩浆作用形成的火山岩是大洋俯冲增生形...
肖尧刘希军张治国宋宇嘉刘鹏德田昊宋琦
关键词:火山岩早石炭世岩浆作用同位素地球化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