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超重原子核与超重元素被引量:10
- 2014年
- 研究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探索原子核的电荷和质量极限,是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超重原子核的存在源于量子效应。上个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存在一个以质子数114和中子数184为中心的超重稳定岛,这极大地促进了重离子加速器及相关探测设备的建造和重离子物理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实验室合成了118号及之前的超重元素。其中116号、114号和113号以下的新元素已被命名。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更重的超重元素还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探索超重原子核性质与合成机制,以登上超重稳定岛。文章概要介绍了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的研究背景、实验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 周善贵
- 关键词:超重原子核超重元素重离子熔合
- 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探索原子核的电荷与质量极限,合成长寿命超重核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们近几年在超重原子核结构性质与合成机制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进展。在结构性质方面,利用处理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基于推转壳模型,系统研究了锕系核与超镄核低激发谱,发展了多维形状约束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并用于研究锕系核势能面和裂变位垒以及N=150同中子素中的非轴对称八极关联等。在超重核合成机制方面,系统研究了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超重核的三步过程,包括俘获过程——提出了一个位垒穿透概率新公式、熔合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动力学形变势能面的双核模型、存活过程——系统研究了激发态超重复合核存活概率等。系统研究了合成超重核的热熔合反应,得到的熔合蒸发截面与实验符合,并预言了合成119和120号超重元素的生成截面。
- 李璐璐吕炳楠王楠温凯夏铖君张振华赵杰赵恩广周善贵
- 关键词:超重核粒子数守恒方法推转壳模型重离子熔合反应双核模型
- 临汾市地质灾害及其危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地质灾害是由地壳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临汾市位于临汾断陷盆地中部,本区地质构造复杂,进而引起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本文立足于阐述临汾市地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各县区多年来发生地质灾害的详细资料,系统介绍了临汾市所辖范围内所发生的地震、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分析了其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然而地质灾害的预测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都不能准确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然而不同地区和国家对该类灾害的应对措施都不同;最后从监测预报、宣传教育、灾后重建、治理措施等多方面提出对临汾市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措施.
- 赵振斌韩军青陈硕
-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