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
- 作品数:17 被引量:89H指数:5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口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数据驱动的医保基金监管:以无锡市为例探索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数据驱动价值路径模型,以无锡市智慧医保基金监管实践为背景,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该市智慧医保基金监管实践的实施成效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数据驱动的医保基金监管通过事前提醒医生、事中医院自律、事后经办分析3个环节,可有效减少医保基金支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2)无锡市智慧医保基金监管实践从数据获取、数据应用、业务决策3个实施途径相关决策的变化,使医保基金监管相关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 刘政严运楼
- 关键词:数据驱动医疗保险
- 社会养老服务的观念嬗变——基于国家层面的政策精神被引量:2
- 2013年
-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养老服务的需求在日益增长,为此,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通知、意见和规划。在这些政策背后,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认知和理念。经过对10多年来的政策梳理后发现,国家层面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观念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观、养老服务的层次体系观和养老服务的社会管理观。每个阶段,国家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责任主体、概念界定、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内容等均有一定的规定,且愈发清晰、完整和细化。系统把握国家层面政策,有助于深入掌握政策精神,有助于政策的更好实施,有助于预见新的政策导向。
- 郝勇郭丽娜
- 关键词:社会养老服务观念嬗变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工医疗保险的现实困境与质量提升路径被引量:6
- 2023年
- 平台和共享经济等新就业形态逐渐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使得劳动力市场出现大变革,并催生出大量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部分人群工作强度高、流动性强,面临严峻的医疗风险和职业伤害风险。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工医疗保险是消解其医疗风险、保障其健康权益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尤其需要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医疗保险是保障其健康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基于社会质量理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医疗保险的政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工医保的机制框架,最后从厘清用工关系、完善筹资和待遇给付标准、优化激励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和完善配套措施五个方面着手,探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工医疗保险的质量提升路径。
- 崔开昌毋璠汪鸿柱
- 关键词:职工医疗保险健康权益
- 基于养老金缺口的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研究——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应对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养老金缺口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解决办法。方法 运用上海市2004~2013年老龄人口、社平工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收支等数据,对上海市2014~2030年的养老金缺口进行预测。结果 根据上海市1994~2013年的国有资本总量数据,预测2014~2030年的国有资本增长趋势。基于通过划转国有资本弥补养老金缺口条件下,预测出未来15年内国有资本划转比例的最优区间为〔0,4.7〕。结论 建议国有资本划转的思路和路径应考虑“分行业、分层级、分阶段、分步骤”,对国有资本上市公司、国有资本非上市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国有资本进行划转,同时合理延迟退休年龄,防备基金风险。
- 崔开昌汪泓任慧霞叶茂春
- 关键词:划转国有资本社会保障基金
-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价值引领与未来进路被引量:11
- 2023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关乎全体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追求和建设方向,党的中心任务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长远目标,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更加突出。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定型,面临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困难和问题,制度系统性不强、城乡二元格局尚未完全打破、法治领域有待加强、可持续性和安全规范问题依然突出。新阶段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价值引领,基于问题导向,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元治理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顶层设计、筑牢社会保障体系安全网、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实践路径,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崔开昌吴建南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
-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效果的调查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2019年
- 人口的流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在做出流动决策时,除了经济收入之外,往往会考虑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分析流动人口的教育政策及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流动人口的去向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上海1029个流动人口家庭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对上海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流动人口教育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长的收入情况、受教育程度、学校的类型都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效果影响较为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满意度、学习成绩、学校融入和学习过程等方面。
- 罗娟
- 关键词:教育效果影响因素
- 需求视阈下银发数字鸿沟的“结”与“解”被引量:14
- 2024年
- 数字社会飞速发展,跨越“数字鸿沟”成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享受高品质生活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剖析了老年人真实的数字需求,从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就医、消费、娱乐、办事等五大高频事项中所遇到的数字困境出发,深入探讨银发“数字鸿沟”的生成逻辑,进而在明确银发“数字鸿沟”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紧密围绕老年人数字需求这一核心问题,创新提出以“心理适配、安全适配、能力适配”满足银发多层次数字服务需求,以“数字底座”体系精准抓取银发数字需求,以银发“数字需求”为本开发定向“科技适老”技术,以朋辈力量构建数字网络支持体系,以“血缘数字帮扶格局”链接银发需求桥梁,达成跨越银发“数字鸿沟”的目标,提高老年人数字生活品质。
- 崔开昌
- 关键词:老年人数字鸿沟
- 数字使用对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影响:活力的中介效应
- 2024年
- 目的 探究数字使用与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内在关联,分析数字使用对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影响,为促进老年人参与身体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21年度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数字使用对老年人日常类身体活动和锻炼类身体活动的影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活力在数字使用与老年人身体活动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数字使用对老年人日常类身体活动和锻炼类身体活动发挥促进效应。数字使用通过对活力的提升作用,提高老年人参与日常类身体活动和锻炼类身体活动的频率。结论 数字使用对老年人身体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活力在数字使用和老年人身体活动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数字使用能力,利用数字技术培养老年人参与身体活动的意识,守护老年人情绪健康,帮助老年人主动健康生活。
- 邹为崔开昌
- 关键词:老年人身体活动
- 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问题探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养老金给付将出现缺口逐渐增大的趋势,划转部分国有资本成为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弥补养老金缺口的现实可行路径。在构建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供给侧""需求侧"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转型发展国家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相关举措,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功能界定与分类指导意见对国有企业的商业类和公益类的分类,提出了"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两大类、"三比例"的国有企业的划转国有资本的方案,并提出了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三阶段"推进路径。
- 崔开昌丁金宏
- 关键词:国有资本社会保障基金
- 上海市城乡通婚典型路径分析——基于结婚登记群体的问卷调查
- 2017年
- 通过对上海市853对城乡通婚登记的问卷调查,运用交叉分析方法,从性别和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现今上海的城乡通婚路径。熟人介绍系当今条件下最主要的通婚路径。这一路径有可能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
- 崔开昌丁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