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作品数:133 被引量:282H指数:8
相关作者:许嘉张永刚张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化学工程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气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 4篇矿业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脱硝
  • 15篇V
  • 14篇脱硝催化剂
  • 14篇MO
  • 13篇TI
  • 12篇合金
  • 10篇贝氏体
  • 8篇气化
  • 7篇相变
  • 6篇织构
  • 6篇奥氏体
  • 6篇贝氏体相变
  • 5篇生物质
  • 5篇水蒸气
  • 5篇水蒸气气化
  • 5篇稀土
  • 5篇教学
  • 5篇高温
  • 5篇TTT图
  • 4篇实验室

机构

  • 124篇内蒙古科技大...
  • 18篇大唐南京环保...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钢铁研究总院
  • 4篇东北大学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上海大学
  • 3篇内蒙古包钢钢...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包头钢铁职业...
  • 1篇包头职业技术...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内蒙古机电职...

作者

  • 24篇陈义胜
  • 19篇任慧平
  • 12篇刘宗昌
  • 11篇计云萍
  • 11篇闫永旺
  • 10篇庞赟佶
  • 9篇李一鸣
  • 8篇罗龙
  • 7篇张羊换
  • 7篇范秀风
  • 7篇王丽
  • 5篇霍文霞
  • 5篇段宝玉
  • 5篇金自力
  • 5篇牛永红
  • 4篇李丽荣
  • 4篇张邦文
  • 4篇布林朝克
  • 4篇张利文
  • 3篇王海燕

传媒

  • 1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0篇稀土
  • 10篇热处理技术与...
  • 7篇热加工工艺
  • 5篇金属热处理
  • 5篇稀有金属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工业催化
  • 3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物理测试
  • 2篇洁净煤技术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科教导刊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应用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0篇2022
  • 12篇2021
  • 1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7篇2017
  • 20篇2016
  • 1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贝氏体相变的过渡性特征及定义被引量:2
2016年
把握贝氏体相变的过渡性极为重要。研究表明贝氏体相变具有从扩散型相变到无扩散型相变的过渡性特征,它具有共析分解的某些特征,又跟马氏体相变有联系,同时与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依据实验事实,科学地修正了贝氏体的概念,给出了贝氏体相变的定义。
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
关键词:贝氏体贝氏体相变马氏体珠光体
Pb_(0.88)La_(0.08)(Zr_xTi_(1–x))O_3铁电厚膜介电与储能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La Ni O3/Si(100)底电极上成功制备了厚度为1μm的Pb0.88La0.08(Zrx Ti1–x)O3(PLZT,x=0.30,0.55,0.80)铁电厚膜。研究了不同Zr/Ti比对PLZT铁电厚膜的介电与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ZT中Zr含量的增加,厚膜材料的储能密度与储能效率均增大,Pb0.88La0.08(Zr0.8Ti0.2)O3厚膜在1 400×103V/cm的储能密度为23.8 J/cm3,储能效率为60%。
张利文宋波
关键词:PLZT溶胶-凝胶法介电性能
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热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金属/合金、矿物、催化剂、含能材料、塑胶高分子、涂料、医药、食品等各种领域,但是热分析原理较为抽象。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涵盖了热分析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分析,初步探讨了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方法,并将热分析理论应用于具体实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应用热分析理论分析实验结果。通过综合热分析仪实验教学将热分析理论应用于实例,使理论不再抽象。
刘素霞张永刚
关键词:教学
钒钛基脱硝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研究
2022年
分别制备V-Mo/Ti和V-W/Ti脱硝催化剂,并对两种催化剂进行650℃热处理。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UV-vis、NH_(3)-TPD和O_(2)-TPD表征分析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并考察催化剂热处理前后脱硝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650℃热处理没有改变钒钛基催化剂的晶型,但会导致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热处理后,催化剂的还原性能、酸性、化学吸附氧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催化剂脱硝活性降低。相比V-Mo/Ti催化剂,V-W/Ti催化剂受热处理的影响相对较低。因此,V-W/Ti-T催化剂的脱硝性能优于V-Mo/Ti-T催化剂,即V-W/Ti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强于V-Mo/Ti催化剂。
黄力岳彦伟纵宇浩李金珂高义博王虎韩沛
关键词:催化剂工程脱硝催化剂热稳定性选择性催化还原
酸改性海泡石对V-Mo/Ti脱硝催化剂抗Na性能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在V-Mo/Ti脱硝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分别加入海泡石和酸改性海泡石,对比了两种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和抗Na中毒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对催化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酸改性海泡石所制备的催化剂,能抑制催化剂因Na中毒所引起的表面酸性和还原性能的下降。因此,该催化剂在Na中毒后,脱硝性能的降低幅度相对较小。
黄力王虎韩沛纵宇浩常峥峰
关键词:海泡石酸改性
石墨烯类粉体比表面积的氮气吸附法测量条件与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氮气吸附静态容量法(氮气吸附法),以氧化还原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粉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SAP 2460型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测量了其比表面积,确定了测量比表面积的理想测试条件,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氮气吸附法测量石墨烯类粉体比表面积的理想样品用量为0.20.4 g。比表面积不确定度的评定仅考虑测量重复性、天平称量样品质量及标样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在置信水平p为95%,自由度V_(rel)为32时,采用氮气吸附法物理吸附仪测量石墨样品比表面积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4.55 m^(2)·g^(-1)。
侯渊吴益文武晓亮朱文广张邦文
关键词:石墨烯比表面积不确定度
La替代对快淬Ti−Fe−Mn基合金显微组织和贮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Ti_(1−x)La_(x)Fe_(0.8)Mn_(0.2)(x=0,0.01,0.03,0.06,0.09,摩尔分数)快淬态合金。研究La替代Ti对TiFe型Ti−Fe−Mn基合金显微组织、贮氢动力学和贮氢热力学的影响。所有快淬态合金均保持单一的TiFe相;加氢后,TiFe相转变为TiFeH_(0.06)、TiFeH和TiFeH_(2)氢化物。La替代促进合金微观缺陷(如位错和晶界)的产生,这利于氢扩散。此外,La替代还提高储氢动力学性能。随La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贮氢容量先减小后增大,氢化焓变的绝对值(|ΔH|)先增大后减小。当x=0.01时,合金加氢焓变的绝对值|ΔH|最大,为(25.23±0.50)kJ/mol,在323 K、3 MPa条件下合金的最大贮氢容量为(1.80±0.04)wt.%。
袁泽明袁泽明翟亭亭王鸿章王海燕张羊换
关键词:熔融纺丝热力学
下吸式气化炉木屑高温蒸汽气化制取富H_2实验被引量:10
2015年
设计了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实验平台,主反应器为高温蒸汽发生系统和带有喉口的下吸式气化炉。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木屑进行高温蒸汽气化研究,气化过程通入的蒸汽温度控制在600~1 000℃。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蒸汽既是气化过程的气化剂又是部分热载体,能有效提高气化效率,并维持炉内温度场的稳定。实验条件下,气化气可燃组分体积分数达到77%以上,当蒸汽温度为(948±4)℃时,气化气中H2体积分数达到(51.83±0.12)%,气体热值为9.81 MJ/m3,H2/CO组分比达到2.17,气化气可持续稳定燃烧,气化性能较为理想。
牛永红马黎军陈义胜庞赟佶陈俊俊
关键词:木屑富氢气体
生物质高温水蒸气气化热力学模拟研究
2017年
生物质炭水蒸气气化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本文选取三种代表性的生物质,松木、秸秆和稻壳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生物质高温水蒸气气化模型,探讨生物质种类、温度对气化指标的影响,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在模拟条件下具有一些相似的热解气化特性,且三种生物质的各项最佳气化指标顺序为,松木>秸秆>稻壳.当温度为800℃时,松木、秸秆、稻壳的反应程度最大,合成气体比例为H_2>CO>CO_2>CH_4,生成的H_2量依次为44.84,42.65,39.84 mol·L^(-1),CO量为35,32.22,27.47 mol·L^(-1),CH_4为0.49,0.37,0.24 mol·L^(-1),非燃性气体CO_2为4.04,4.47,5.27 mol·L^(-1),低位热值为11.18,11.04,10.08 MJ/m^3,碳转化率为99.25%,95.02%,85.51%.
王丽王丽王喜明许嘉卢春晓
关键词:生物质水蒸气气化热解
Nb改性V-Mo/Ti脱硝催化剂的抗Na中毒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分别制备了V-Mo/Ti和V-Mo-Nb/Ti脱硝催化剂,对比研究了两种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和抗Na中毒性能。采用XRD、BET、NH3-TPD、H2-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添加Nb可有效抑制催化剂因Na中毒而导致的酸性、还原性下降,以及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的减少。因此,相比V-Mo/Ti-Na催化剂,V-Mo-Nb/Ti-Na催化剂体现了较好的脱硝活性。
黄力王虎纵宇浩韩沛常峥峰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