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作品数:38 被引量:169H指数:8
相关作者:胡显良王献民王次林陈科樊映红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心血管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士SIGHT AND LIFE国际维生素A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儿童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超声
  • 3篇新生儿
  • 3篇婴儿
  • 3篇乳铁蛋白
  • 3篇生长发育
  • 3篇手术
  • 3篇配方奶
  • 3篇肿瘤
  • 3篇化疗
  • 3篇甲胎
  • 3篇甲胎蛋白
  • 3篇肺炎
  • 2篇导管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行为儿科学

机构

  • 3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成都市新都区...
  • 2篇成都市成华区...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金牛区...
  • 2篇大邑县妇幼保...
  • 2篇眉山市东坡区...
  • 2篇贝因美婴童食...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郫县人民医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李晓静
  • 6篇于洁
  • 4篇王珊
  • 4篇舒慧英
  • 4篇胡显良
  • 3篇周敏
  • 2篇王雪梅
  • 2篇鲁正荣
  • 2篇张英姿
  • 2篇张利兵
  • 2篇陈科
  • 2篇吴艳梅
  • 2篇邹小蓉
  • 2篇杨婷
  • 2篇邓颖
  • 2篇金梅
  • 2篇陈琳
  • 2篇杨胜
  • 2篇张兴圆
  • 2篇黄懿洁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2011中华...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3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孕期到婴幼儿期的纵向研究:多中心研究的示范讲解和在中国的未来实践
一、多中心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品或其他应用性干预的系统性研究或措施,目的是确定试验用药品或其他干预措施的疗效与安全性。规范化的临床试验既要考虑到以人为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又要...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单切口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单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从2002 年7 月至2011 年3 月,176 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年龄10 月~15 岁、平均3.6 岁.右侧112 例,左侧64 例.所有患儿均行单切口胸锁...
李浩王苏明刘兴存符松陈姬
早期发育与损伤: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毛萌
床旁肺超声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研究床旁肺超声(Lung ultrasonography,LUS)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4-6月临床确诊的65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住院患儿进行床旁LUS检查,将双侧前后胸壁以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及双乳头连线划分为12区,进行横向、纵向系统性扫查,观察胸膜线、A线、B线、肺实变程度及有无胸腔积液。结果 65例新生儿肺炎床旁LUS检查阳性率100%。主要超声征象为:65例均有肺实变、多区域多条B3线及(或)B7线;肺泡间质综合征45例、胸膜线异常59例、局限性胸腔积液12例。结论床旁LUS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及随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合理应用LUS检查可以减少新生儿及医务人员在X线下的暴露,避免辐射损伤。
金梅陈琳徐若梅张兴圆杨胜邹小蓉邓颖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中国婴儿及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流行病学与防治原则
2.防治原则——营养干预技术·中国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发达国家,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人口素质·低出生体重含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中国人群低出生体重率为6%-15%,住院新生儿中高达23.6%·低出生体重是我国婴儿死亡首位死因...
毛萌
强化乳铁蛋白配方奶粉对婴儿体格及红细胞指数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乳铁蛋白(LF)强化配方奶粉对婴儿生长发育和红细胞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对照干预的实验设计,筛选后予以人乳喂养4-6月龄健康足月儿,按门诊顺序分别纳入强化组和对照组,干预3个月。期间两组婴儿分别进行体格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213名婴儿完成研究,其中强化组115人,对照组98人。干预3个月后强化组和对照组婴儿体重分别为(8 723±245)和(8 558±214)g(P〈0.05);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分别为1.02±0.31和0.44±0.18(P〈0.05);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分别为0.98±0.31和0.41±0.12(P〈0.05);血红蛋白为(125.5±15.4)和(116.9±13.1)g/L(P〈0.05);血清铁蛋白为(44.7±17.2)和(31.6±18.4)μg/L(P〈0.05);同时,干预后强化组贫血和铁缺乏检出率分别为4.35%和13.9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和24.49%(P〈0.05)。结论添加强化LF配方奶粉干预可以改善人乳喂养婴儿生长发育以及铁营养状况。
柴灵莺陈科李华张颖谢胡咪娜尚佳田维政杨萍
关键词:乳铁蛋白婴儿生长发育红细胞指数
术前应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临床特点,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r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HB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例HB患儿病历资料,根治性手术前均进行2~3次TACE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及肿瘤大小变化情况,观察其根治性手术成功率及随访临床疗效。结果:经2~3次TACE治疗后1周复查,4例患儿血清AFP下降63.2%~99.7%,平均82.9%,肿瘤缩小28.7%-76.3%,平均61.4%;1例患儿AFP升高69.8%,肿瘤增大84.5%。4例完成根治性手术,随访6~87月(平均35.6月),无瘤存活至今。1例手术前CT检查发现远处转移,放弃治疗后1月死亡。结论:对于Ⅰ期根治性切除困难的HB,采取术前TACE治疗,不良反应轻,使大部分患儿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率高,可将其作为Ⅰ期根治性切除困难的HB术前治疗主要手段。TACE术后AFP及肿瘤大小变化可间接反映HB的远期预后。
吴艳梅王珊胡显良张利兵张英姿陈联盟谭培兰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根治性手术甲胎蛋白肿瘤大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41例儿童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Ⅰ期根治性手术困难的骨肉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及特大型混合性血管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Ⅰ期根治性手术切除困难的41例实体肿瘤患儿病历资料,其中,骨肉瘤5例,肾母细胞瘤7例,肝母细胞瘤4例,特大型混合性血管瘤25例。均采用TACE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并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 5例骨肉瘤、7例肾母细胞瘤、4例肝母细胞瘤术前各经1~3次TACE治疗,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4.9%~36.5%(平均25.7%)、18.8%~36.9%(平均25.3%)、43.3%~54.9%(平均50.0%)。随访7~69个月,根治性手术成功率87.5%,2例死亡,14例获得无瘤生存。25例特大型混合性血管瘤分别经1~4次TACE治疗,体积缩小44.3%~100%(平均69.4%),随访3~61个月,治疗有效率96%。结论 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作为Ⅰ期根治性手术困难的骨肉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术前治疗方法及特大型混合性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手段。
吴艳梅胡显良王珊张利兵闫焕张英姿陈联盟谭培兰
关键词:实体肿瘤根治性手术
APL2008方案治疗43例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价采用的APL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现状及预后。方法 对2008~2014年新诊43例APL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进入APL2008方案治疗的28例患儿进行疗效统计,总结治疗方案和现状。结果 本组患儿中位年龄8岁4个月,男28例,女15例,以感染、贫血、出血、发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标、中、高危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7.9%、48.8%和23.3%。11例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骨髓形态学检查以早幼粒细胞(PMC)异常升高为主。37例患儿免疫分型共同特征表现为CD33、CD117、MPO高表达。43例进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100%,同时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37例阳性,其中t(15;17)(q22;q11.2)经典遗传学异常28例,有9例少见核型。43例患者中,早期死亡4例,都死于颅内出血,11例早期放弃,28例可进行疗效分析APL患儿中,死亡2例,复发2例,失访1例。血液学缓解(HCR)率为96.4%,4年总生存(OS)率和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5.9±7.6)%和(80.4±8.8)%,去除不规范治疗患儿,2年OS和EFS率分别为(94.7±5.1)%和(88.9±7.4)%。结论 APL的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发热伴浸润为主要特征。APL的PML/RARa融合基因与形态学诊断、免疫分型及染色体符合率分别为95.3%、90.2%和86.5%。APL2008方案治疗儿童APL预后较好。
舒慧英于洁宪莹苏庸春温贤浩管贤敏谭俊杰邹琳陈园园李晓静肖剑文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早幼粒细胞
丹参酮ⅡA和阿司匹林对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和阿司匹林(ASP)对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对KD患儿的抗炎作用机制,并与传统药物阿司匹林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病例选择为确诊KD的治疗前住院患儿20例,同期门诊同龄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健康对照组。分别取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静脉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并将试验分为4组进行培养,即自然培养组(空白组)、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组、PMA+ASP组和PMA+TanⅡA组,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培养后各组细胞中NF-κB表达率,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结果 KD各组中NF-κB的表达率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P=0.000、P=0.000、P=0.000)。KD组中PMA组NF-κB的表达率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0.01、P<0.01、P<0.01);PMA+ASP组和PMA+TanⅡA组NF-κB的表达率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均较PMA组显著降低(P<0.01、P<0.01、P<0.01、P<0.01);PMA+ASA组较PMA+TanⅡA组降低更明显(P<0.01、P<0.05、P<0.01、P<0.01)。NF-κB的表达率与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呈正直线相关(r=0.842,P<0.01;r=0.898,P<0.01;r=0.801,P<0.01)。结论丹参酮ⅡA在KD急性期PBMCs中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SA相同,即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进而抑制其下游TNF-α、IL-1β、IL-8的表达而实现。
汪燕李晓静于洁周敏黄成王雪梅
关键词:阿司匹林川崎病核转录因子-ΚB炎性细胞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