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作品数:1,064 被引量:3,064H指数:20
相关作者:吉国力沈志煌王昕王晓光鲍平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4篇期刊文章
  • 12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1篇航空宇航科学...
  • 26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9篇机械工程
  • 109篇理学
  • 76篇金属学及工艺
  • 71篇一般工业技术
  • 61篇交通运输工程
  • 58篇电子电信
  • 41篇文化科学
  • 25篇电气工程
  • 21篇化学工程
  • 1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6篇医药卫生
  • 1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矿业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0篇机器人
  • 34篇风洞
  • 33篇网络
  • 33篇传感
  • 31篇神经网
  • 30篇神经网络
  • 30篇气动
  • 28篇数值模拟
  • 27篇航空发动机
  • 27篇飞行
  • 27篇感器
  • 27篇传感器
  • 26篇无人机
  • 26篇激光
  • 26篇超声速
  • 25篇进气道
  • 24篇有限元
  • 24篇风洞试验
  • 21篇图像
  • 20篇光学

机构

  • 1,053篇厦门大学
  • 40篇厦门理工学院
  • 21篇集美大学
  • 2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8篇北京航空航天...
  • 18篇西北工业大学
  • 14篇清华大学
  • 12篇中国航发湖南...
  • 10篇中国工程物理...
  • 10篇中国航空工业...
  • 9篇中国一拖集团...
  • 8篇西安电子科技...
  • 8篇重庆大学
  • 7篇华侨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沈阳飞机设计...
  • 7篇国防科技大学
  • 7篇北京宇航系统...
  • 7篇能源集团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尤延铖
  • 8篇段海滨
  • 7篇王寅
  • 7篇王建军
  • 7篇潘金艳
  • 7篇范贤光
  • 7篇牛轶峰
  • 6篇范彦铭
  • 6篇许英杰
  • 6篇郭勤涛
  • 5篇郑高峰
  • 5篇王昕
  • 5篇李克强
  • 5篇左勇
  • 5篇陈荣钱
  • 5篇林麒
  • 5篇王晓光
  • 5篇郭正玉
  • 4篇吴德会
  • 4篇李得天

传媒

  • 109篇厦门大学学报...
  • 36篇推进技术
  • 35篇航空学报
  • 21篇航空动力学报
  • 20篇航空制造技术
  • 16篇工具技术
  • 14篇光谱学与光谱...
  • 13篇制造技术与机...
  • 13篇控制理论与应...
  • 12篇振动与冲击
  • 1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1篇机电技术
  • 10篇控制与决策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 9篇组合机床与自...
  • 8篇振动.测试与...
  • 8篇科技导报
  • 8篇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27篇2025
  • 110篇2024
  • 123篇2023
  • 132篇2022
  • 109篇2021
  • 127篇2020
  • 97篇2019
  • 103篇2018
  • 102篇2017
  • 85篇2016
  • 26篇2015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1,0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程机械减振降噪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2017年
目前国内的工程机械研究基本上是围绕整机性能展开,忽视了整车的振动、噪声和舒适性(称为NVH性能),而工程机械的NVH性能已成为用户关心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客车和工程机械要发展并跻身世界市场,必须解决整机存在噪声偏高的共性问题,提升NVH品质。
侯亮郭涛蔡惠坤祝青园曾晓岚卜祥建黄阳印吴永华
关键词: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减振降噪整机性能NVH
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减振优化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管道走向和卡箍位置对管道应力的影响。方法以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为优化对象,对管路系统及支持结构进行动力学参数化建模,使用MATLAB和MSC.NASTRAN构筑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减振优化计算平台,以管壁结构和飞机支持结构的动态应力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管路走向(包括拐折位置、曲率半径)、卡箍位置进行优化计算,从而建立一种飞机管路系统设计中的自动减振优化计算方法。结果使用建立的减振优化计算平台优化计算设计后,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最大动态应力值降低了50%。结论提供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通过优化管道布置参数降低应力水平。
黄虎闵强张保强王用岩
关键词:参数化建模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CNN-BiLSTM模型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被引量:21
2022年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主要动力源,其可靠性是保证飞机安全的关键。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对于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可用性和降低其寿命周期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预测算法存在对航空发动机多维数据特征提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网络融合模型。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获取特征中的长短期依赖关系;其次,使用注意力机制来突出特征中的重要部分,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C-MAPSS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航空发动机的剩余使用寿命,并比传统方法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
张加劲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
堆叠钢材自动打包机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堆叠钢材质量重、体积大、翻转难的特点,以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Weinview触摸屏为核心设计了原位自动打包自动控制系统.在此系统中,开发了PLC和触摸屏控制程序,实现了打包规格和电机速度等工艺参数的在线设置,完成自动打包、手动调试、报警保护和故障诊断等系统功能;开发设计了设计4路频率独立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作为电机通用驱动板.所设计系统可以在1min之内对尺寸400mm×600mm×800mm^600mm×800mm×2 000mm、质量为1~3t的堆叠钢材完成自动打包,提高了生产效率.
柳娟陈曦胡昕彤林义煌仇存凯
关键词:触摸屏自动控制系统
核电厂气动阀限位开关状态监测与自动校正装置的设计
2025年
针对部分具有短行程的气动阀阀门动作时出现双限位导致异常工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核电厂气动阀限位开关状态监测与自动校正装置。该装置能够实时采集限位开关输出电压以监测限位开关的状态,并实现可视化显示,便于维修人员实时获取限位状态;通过设定逻辑来判断气动阀的状态,若存在双限位情况,维修人员可通过人机界面输入校正指令,控制器驱动机械臂自动调整限位开关的相对位置,以规避双限位工况,对于限位开关正确输出信号与反馈控制及维修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代景琪蔡宇恒刘惠
关键词:自动校正控制逻辑
基于Epsilon算法加速的导重法拓扑优化求解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拓扑优化模型求解过程中需要多次迭代才能得到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收敛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Epsilon算法加速迭代序列收敛的方法。在求解大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过程中,依据导重法迭代格式首先迭代了k次,然后对所得到的迭代序列的后m项作Epsilon算法运算,将所得到新向量作为下次导重法迭代的初始值,以此类推直到满足收敛条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计算及研究结果表明,用Epsilon算法加速后的迭代格式求解拓扑优化问题能够减少迭代次数,具有更高求解效率。
张昆鹏吴晓明
关键词:拓扑优化导重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速直升机旋翼翼型气动优化设计
2024年
针对高速直升机旋翼翼型的气动优化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翼型多目标气动优化框架。首先,搭建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旋翼翼型气动力系数的代理模型。以SC1095旋翼翼型作为基准翼型,采用CST方法对翼型进行参数化表示,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生成用于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翼型数据集。综合考虑直升机前飞、机动和悬停状态等多设计点的气动性能,开展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代理模型结合多岛遗传算法的高速直升机旋翼翼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相比于基准翼型,在没有损失悬停和机动性能的前提下,优化翼型显著改善了前飞性能。分别采用基准翼型和优化翼型建立共轴刚性旋翼,计算并分析前飞状态下基准旋翼和优化旋翼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优化翼型可以显著地提升高速直升机旋翼的气动性能。
柳家齐陈荣钱楼锦华韩旭吴昊尤延铖
关键词:旋翼翼型气动优化代理模型
2024年无人机热点回眸
2025年
2024年,无人机技术正以智能化、自主化和系统化为核心驱动力,深刻重塑着低空经济与智能空域的全球格局。从无人机自主飞行与智能控制、无人机集群协同、无人机集群验证、反无人机技术及无人机管控与低空经济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无人机相关技术2024年的代表性进展、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当今,无人机技术正通过跨领域的技术集成和智能生态构建,从单一工具化应用跃升为系统级战略支柱,而低空经济的快速扩张对全球空域治理、多模态感知、任务优化以及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无人机必将以智能空域治理为基石、以协同创新为引擎、以新质能力提升为目标,打造面向未来场景应用的无人机生态新体系,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智能空域全球布局及多领域纵深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与行业引领。
段海滨梅宇牛轶峰李彬刘冀川王寅霍梦真范彦铭罗德林赵彦杰朱纪洪袁莞迈王思远魏晨
基于粒子阻尼的动力装置基座减振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以动力装置安装基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解释粒子阻尼的减振特性,借助有限元和离散元等仿真工具,确定粒子阻尼的初步设计方案,并通过振动特性及振动能量分析优化其布置位置,并对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表面摩擦因数、表面恢复系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设计仿真计算的模型验证试验台,通过减振特性测试,从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安装位置等角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粒子阻尼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优化设计方案预期效果,并得到有效验证。该方法为动力装置安装基座的减振增添了新的控制手段,为进一步提升船舶隐身性贡献力量。
叶林昌肖望强沈建平卢大军林昌明
关键词:动力装置减振优化设计
基于白光三角法的凸点封装高度测量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封装尺寸变得更加细密,焊料变形导致的互连短路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芯片凸点进行共面性缺陷检测即测量凸点高度的需求更加迫切。为实现这一目的,建立了基于白光三角法的芯片凸点高度测量仿真模型,系统分为光源整形模块,精密狭缝、显微投影系统和显微成像系统。分析了样品移动过程中凸点顶部反射光斑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本系统会聚光线和传统平行光线对于凸点顶部成像光斑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提出适用于凸点高度检测的方法,并使用仿真结果加以证明模型准确性,为搭建实物系统完成真实样品检测任务提供参考依据。
叶瑞乾郑鹏王磊张滋黎孟繁昌
关键词:芯片凸点仿真
共1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