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

作品数:34 被引量:670H指数:14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城市
  • 6篇乡村
  • 6篇城镇化
  • 2篇地下空间
  • 2篇电子商务
  • 2篇行政
  • 2篇行政区
  • 2篇行政区划调整
  • 2篇政府
  • 2篇商务
  • 2篇审视
  • 2篇省域
  • 2篇实证
  • 2篇区划调整
  • 2篇乡村城镇化
  • 2篇伦理
  • 2篇伦理审视
  • 2篇规划设计
  • 2篇法理
  • 2篇产权

机构

  • 31篇南京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卡罗来纳州...
  • 1篇荷兰乌特勒支...
  • 1篇杭州市规划局
  • 1篇浙江省政府
  • 1篇苏州规划设计...
  • 1篇常州市规划设...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作者

  • 21篇罗震东
  • 9篇何鹤鸣
  • 8篇张京祥
  • 4篇申明锐
  • 3篇耿磊
  • 2篇薛雯雯
  • 2篇朱查松
  • 1篇陈川
  • 1篇严玲
  • 1篇沈建法
  • 1篇张勤
  • 1篇于涛
  • 1篇石峰
  • 1篇陈眉舞
  • 1篇章建明
  • 1篇高慧智
  • 1篇罗小龙
  • 1篇陈浩
  • 1篇崔功豪
  • 1篇韦江绿

传媒

  • 8篇上海城市规划
  • 6篇城市规划
  • 3篇规划师
  • 2篇经济地理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国际城市规划
  • 2篇乡村规划建设
  • 1篇群众
  • 1篇人文地理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城乡规划
  • 1篇江苏建设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新理念打造宁杭生态城镇群
2017年
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杭带位于国家经济最为发达的腹心之地,坐拥(带)内外大量优质生态资源,
崔功豪罗震东何鹤鸣
关键词:生态资源城镇群
省域城镇化加速期行政区划调整的机制、特征与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9
2015年
试图通过长时段、演化的视角,系统考察江苏省域城镇化加速期行政区划调整的发生机制、阶段特征及其对城镇化进程、模式的影响。江苏省在城镇化加速期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国从高速增长走向科学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城镇化的产物。其中,撤县(市)设区和撒乡并镇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区划调整类型,它们的推进过程存在清晰的时空阶段特征,符合江苏省域的经济梯度和城镇化阶段。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土地扩容、城镇空间整合、资源集聚等手段加速了江苏大城市引领的省域城镇化进程,对于陆续进入城镇化加速期的省份具有借鉴价值;当然,这一公共行为存在诸多问题,行政区划调整在未来的生命力、推行形式以及区划调整背后的制度创新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胡舒扬罗震东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
追求善治与善政的统一——杭州“最多跑一次”规划实施管理改革经验与启示被引量:8
2018年
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为追求"善治"和"善政"相统一的过程。本轮规划实施管理"放管服"改革应超越简单的"简政放权",准确定位为追求善治与善政相统一的过程。本文以杭州"最多跑一次"规划实施管理改革探索为样本,在分析传统规划实施管理的关键问题基础上,从管理结构、运行机制、工作方法和外部协调等四个方面,引介和探讨了"杭州样本"的改革方法论、创新举措和有关经验,以期为后续的改革深化和全国同类地区改革探索提供启示。
张勤章建明章建明张京祥李传江陈浩
关键词:规划实施管理善治善政
精明收缩:乡村规划建设转型的一种认知被引量:14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彻底改变了乡村在中国的主体地位,传统乡村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快速解体。国家层面乡村话语体系的重建使得乡村规划成为近年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乡村规划建设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认知,导致规划建设活动出现大量的价值误区和实践缺憾。文章反思当前乡村规划实践的经验和观点,尝试丰富乡村'精明收缩'的认知。文章认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收缩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收缩应当是精明的、更新导向的,本质目的是实现个体的福利正增长和乡村社会整体的现代化转型。
罗震东周洋岑
关键词:乡村规划
高度城镇化地区乡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研究——基于常州市区的调查被引量:12
2014年
乡村居民是城镇化进程最主要的参与者,其意愿和行为决策对城镇化质量会产生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调查,着重于从空间层面对乡村居民城镇化的真实意愿进行分析,发现以常州市区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高度城镇化地区的乡村居民已经具备较好的城镇化基础,就业城镇化意愿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居住与日常生活意愿也相对倾向城镇化地区。在城区和镇区两类城镇化目的地中,各类镇区已经成为乡村居民最愿意和最容易接受的就业、居住与日常生活的城镇化目的地,村民的意愿中镇区所占的比重均远远超过城区。即使在常州市区这种高度城镇化地区,由于城镇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础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与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乡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依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乡村居民对于镇区的偏好和其城镇化意愿的明显地域差异对于思考健康城镇化道路和城乡统筹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罗震东韦江绿张京祥严玲
关键词:乡村居民
产业园区存量型城市设计——以江宁高新园区二次开发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伴随我国城市产业园区二次开发的推进,产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规划应运而生。文章从产业园区二次开发的切实需求出发,以南京江宁高新园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存量型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难点与技术工具,提出尊重特定产权、激励产权人自主更新的有效设计模式,同时针对市场体制下的多元利益主体提出容积率奖励、协商式规划和地块开发导控等适应性策略,以期为类似园区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刘晶晶石峰叶冬黎陈眉舞
关键词:产业园区二次开发产权城市设计
中国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加速期以来的阶段与特征被引量:28
2015年
分析1997年至2014年中国都市区层面的行政区划调整行为,可以看到行政区划调整的阶段与特征与都市区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都市区化进程所内生的空间与治理需求,在现行体制中只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有效地解决;另一方面,行政区划调整的负面作用所导致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自上而下约束,促使了地方层面进行更为谨慎、理性和多样的行政区划调整。内生动力和外在约束的共同作用塑造了两个阶段的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过程。在1997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以撤县(市)设区为主,调整的核心目的是满足都市区空间扩容需求;在2008年至2014年,撤县(市)设区与区界重组并重,调整行为与都市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两个阶段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都市区化的阶段特征,同时反映了行政区划调整作为都市区改善治理结构手段的适用性。作为一种干预都市区发展的行政手段,行政区划调整基本与都市区空间和治理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了大量都市区的快速发展。虽然其存在许多负面效应,而且进一步采用的阻力和成本不断加大,但它依然是当前政治经济体制中最为有效的处理空间不协调问题的手段。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研究更为合理的、负面影响最小的调整方式。
罗震东汪鑫耿磊
关键词: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
基于“城市性”的流动人口城市化探讨--以扬州城北拖砖人为例被引量:10
2016年
将城乡社会学研究中的"城市性"和"城乡连续谱"两个整体特征概念发展运用到流动人口的个体研究上来。通过对扬州城北拖砖人的实证考察,认为其在行为空间和社会网络两方面均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城市性特征,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定居与发展,使得其只能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之间的摇摆者。城乡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化政策重点覆盖的人群,根据其城市性的不同存在着一个逐步实现完全城市化的"城乡连续谱",城市性的提升是贯穿人的城市化过程的核心线索。而这其中,有组织性的就业和社区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申明锐张京祥
关键词:城市性城市化
从配建到引领:“三线城市”十堰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被引量:1
2017年
"三线城市"是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史上非常特殊的一种类型,考察"三线城市"的总体规划发展与演进,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学科史具有积极意义。以典型三线建设城市——湖北省十堰市为例,考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显性脉络和计划与市场角色变动的隐性脉络交织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完整历史过程。划分为3个历史时段——计划经济时期、改革过渡时期与全面转轨时期,重点解析各个阶段中总体规划角色定位的改变、规划主导思想的转向,以及相应空间实践手段与建设安排的演化,解析"三线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体发展演进特征与机制。
朱碧瑶罗震东何鹤鸣
基于高铁客流的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再审视被引量:38
2015年
基于高铁客流的动态关系数据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认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构成的"大长三角"整体呈现"网络联系+线性延伸"的特征。由沪、宁、杭、甬4座中心城市围合而成的强网络联系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核心区域之外为沿着不同发展方向延伸的轴线。沪宁杭甬网络化的块状城市区域边界清晰,较为明确地勾勒出全球城市区域的主体空间。外围廊道的发育是交通与城镇发展轴线的复合,未来的演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长江三角洲的这一新的空间结构认知,要求区域治理思维与模式相应转型。
罗震东朱查松薛雯雯
关键词:空间结构全球城市区域长江三角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