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茶学系
- 作品数:25 被引量:173H指数:9
- 相关作者:邓俊涛舒阳施元旭高慧敏吴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被引量:10
- 2017年
- 文章从实践教学现状,特色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实施过程,与之配套考评模式和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新发展方向几个方面探讨了华中农业大学茶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茶文化艺术节"与"茶学创业实践"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课程内容,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成效显著。
- 余志陈玉琼邓俊涛倪德江秦喜秀吴虹
- 关键词:茶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 不同做形方式对鄂茶10号优质绿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索不同做形方式对鄂茶10号优质绿茶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鄂茶10号优质鲜叶加工成芽形、扁形、条形和针形绿茶,并对样品进行了感官审评,同时应用分光光度法、色差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了理化品质检测。【结果】在4个做形处理中,扁形绿茶的茶多酚含量最低,氨基酸含量最高,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低,滋味更鲜醇;香气物质种类丰富,总量最高,花香和栗香高长。与针形绿茶相比,扁形绿茶的叶绿素含量、干茶色泽明度值L*、黄蓝色度值b*和色相值b*/a*值更高,干茶和茶汤的红绿色度值a*值更低,差异极显著,色泽更协调,绿色度更高。加工芽形绿茶虽能有效改善色泽品质,但综合品质稍低于扁形绿茶;加工针形绿茶虽然香气和外形品质更高,但不利于色泽和滋味品质的形成。【结论】加工扁形绿茶能显著改善绿茶滋味和香气品质,同时有效保证外形品质,综合品质最佳。
- 董晨何畅朱珺语曲凤凤冉茂权艾仄宜刘淑媛余志郑时兵倪德江
- 关键词:绿茶做形
- 试论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被引量:42
- 2013年
- 在茶艺表演中,如果背景音乐选择得恰当,品茶人不仅可以静心品茶,还可以与表演者、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更能引发品茶人对茶、对茶艺之美、对茶道精神、对人生的思考。本文分析了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类型、特点及选择原则,以期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宋晓维
- 关键词:茶艺表演背景音乐
- 茶叶中农药残留常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024年
- 茶叶作为全球广泛消费的饮料,在全球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其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在不断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管和检测,而对茶叶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是确保茶叶安全性的有效手段。文章概述了茶园中常用农药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固相萃取技术和QuEChERS这2种在茶叶农残检测中常用的前处理技术,综述了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等常规方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 张婷喻明辉覃重阳张慧韩芸余志梁培倪德江张德
- 关键词:茶叶农药残留前处理色谱法
- 茶多糖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研究茶多糖对氟的吸附特性,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加氟量条件下,多糖吸附氟的能力,并对多糖吸附氟的等温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多糖结构和组成可能对吸附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较大,40℃下多糖表面空松,吸附氟的能力最强,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表面逐渐变得致密,结合氟的能力下降,温度高于70℃后,多糖吸附氟量又会有所增加;40℃下,随着氟添加量的增加,多糖吸附氟量增加,当添加量达到多糖量1.8倍后,多糖吸附氟量不再增加。多糖吸附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配因子RL均大于0小于1,属于有利的吸附。粗多糖脱蛋白脱色后,结构和组成发生较大变化,表面变得光滑平整,F^-、Al^(3+)、Mn^(2+)和Fe^(3+)的含量都急剧下降,吸附氟的能力也下降。说明多糖吸附氟的能力与多糖的组成、结构有关,蛋白质及Mn^(2+)、Fe^(3+)、Al^(3+)在多糖结合氟中起到较重要作用。
- 高慧敏朱晓静李攀攀倪德江陈玉琼
- 关键词:茶多糖氟
- 茶多糖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3
- 2008年
- 茶多糖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大分子。本文从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茶多糖结构与结构修饰的研究、茶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和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利用这四个方面综述了2006年以来茶多糖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茶多糖研究现状与发展新趋势。
- 余志石玉涛
- 关键词:茶多糖活性
- 中国茶艺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1
- 2011年
- 茶艺是研究生活与艺术的一门学问。中国茶艺是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形象与心灵协调的融合。茶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也就是形象美和心灵美。外在美包括茶美、茶器美、茶席美、茶技美,内在美包括茶德之美、和谐之美、儒雅之美、中庸之美。
- 施元旭
- 关键词:茶艺
- 紫娟茶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研究紫娟茶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FRAP法、ABTS法和DPPH法测定紫娟茶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并以紫娟茶花青素的保存率为考察指标,探讨贮藏条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紫娟茶花青素的FRAP值为0.5 mmol/L时,所需花青素浓度为0.39μg/m L;其清除ABTS^+·和DPPH·的IC_(50)分别为0.76和0.13μg/m L;在供试浓度范围内,紫娟茶花青素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ABTS^+·和DPPH·能力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且均强于V_C。p H可明显影响紫娟茶花青素溶液的颜色和光谱特性,当p H≤6.0时,其颜色变化相对稳定;随着温度升高、保存时间延长,紫娟茶花青素的保存率逐渐降低(p<0.05);光照、氧化剂(H_2O_2)、还原剂(Na_2SO_3)及金属离子(Fe^(3+)、Cu^(2+)、Mg^(2+)、Ca^(2+)、Al^(3+))对花青素保存率也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光照时间越长,H_2O_2、Na_2SO_3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花青素的保存率越低。结论:紫娟茶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宜于酸性、低温、避光环境中保存;且保存时应避免接触氧化剂、还原剂及Fe^(3+)、Cu^(2+)、Mg^(2+)等金属离子。
- 王燕冯瑛杨晓萍李洁董昕阳曾维超
- 关键词:花青素抗氧化活性稳定性
- 茶叶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2024年
-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人群遍布世界各地。茶叶质量安全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茶叶农药残留是茶叶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会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阻碍我国茶叶出口经济的发展。对茶叶进行检测是控制茶叶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质谱等检测方法,方法复杂、耗时长、成本高且无法进行现场检测。因此,茶叶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了茶叶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旨在为茶叶农残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 喻明辉张婷覃重阳冯钰雯岳亚奇余志梁培倪德江张德
- 关键词:茶叶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光谱法
- 高维生素C柿叶茶膏浸提和干燥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茶膏为一种新兴速溶饮品,因饮用方便,最大程度保持原茶品质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柿叶富含维生素C(Vc)、多酚等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通常被加工成传统代用茶饮用。开发富含Vc的速溶柿叶茶膏前景广阔。该文精选柿叶茶原料,探讨了浸提条件与干燥方式对柿叶茶膏感官品质和Vc等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叶茶膏浸提条件掌握:温度75℃,时间60min,料液比1∶20g/m L,柿叶水浸出物浸出量可达到27.68%,Vc浸出量2.89%,多酚浸出量8.02%。干燥方式以真空冷冻干燥为佳,真空冷冻干燥的风味品质优于自然风干的茶膏,速溶性好,且其Vc、多酚保留更多,营养保健功能更强。
- 鲁莉漫钱婉婷邱安东曾维超陈玉琼
- 关键词:柿叶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