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薛仁李青王依杰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熟期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及其对叶际细菌的影响
- 2024年
- 叶片作为植物的光合器官,其衰老进程对于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关于叶片衰老与叶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为探讨玉米(Zeamays)叶片衰老过程对叶际细菌群落的影响,以东北春玉米区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早熟品种黑科玉17(H17)、中熟品种中单111(Z111)和晚熟品种沈玉21(S21))为试验材料,从早熟品种开花期开始对3个玉米品种穗位叶进行5次取样,测定衰老生理指标,同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叶际内源和外源细菌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生育后期,中熟和晚熟品种的叶片含水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早熟品种。在门水平,蓝菌门(Cyanobacteria)是中熟和晚熟的特有菌门;在属水平,玉米叶片内外源共有细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和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相对丰度在Ⅳ和Ⅴ时期显著降低,而内源细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外源细菌P3OB-42属则在衰老后期显著富集,且3个品种变化趋势相似,相对丰度差异显著。内外源细菌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前5位的外源细菌占60%以上,而对内源细菌而言,前5位仅占30%以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和SOD活性与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富度显著相关。综上,中熟和晚熟品种能有效延长叶片持绿期,维持生育后期叶片生理活性,延缓衰老。衰老对内源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显著大于外源细菌,不同熟期品种间存在显著分异的菌属,且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和SOD活性是影响叶际细菌群落以及优势物种的关键因子。
- 杨文丽李钊刘志铭张志华杨今胜吕艳杰吕艳杰
- 关键词:玉米熟期叶片衰老
- 蔗糖在气孔运动调节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保卫细胞中渗透调节物质浓度的可逆变化调控着植物叶片表面气孔张开与关闭。虽然长期以来蔗糖被认为是保卫细胞中的一种渗透调节物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蔗糖在保卫细胞中除了有渗透调节物质的功能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作用。本文围绕保卫细胞中蔗糖的合成、积累、降解以及蔗糖作为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代谢之间的连接,主要介绍了蔗糖在保卫细胞中的各种调节作用。总结了保卫细胞一些与代谢有关高表达的基因,包括编码蔗糖和己糖转运体基因、糖异生化作用途径相关基因、蔗糖和海藻糖代谢基因以及一些C4代谢标记的基因。通过讨论分析保卫细胞中这些相关基因的可能功能以及蔗糖在气孔启闭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保卫细胞碳代谢以及蔗糖在气孔运动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基础。
- 张玉斌薛仁王依杰李青石武良
- 关键词:气孔运动保卫细胞碳代谢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