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作品数:532 被引量:877H指数:12
相关作者:徐望楚小庆萧平周飞陈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4篇艺术
  • 165篇文化科学
  • 40篇经济管理
  • 34篇历史地理
  • 29篇文学
  • 8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 7篇建筑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37篇文化
  • 115篇艺术
  • 48篇戏曲
  • 45篇文化产业
  • 34篇文化消费
  • 32篇美育
  • 30篇公共
  • 30篇公共文化
  • 30篇博物
  • 28篇文化服务
  • 28篇文化资本
  • 27篇审美
  • 27篇博物馆
  • 23篇戏剧
  • 23篇公共文化服务
  • 22篇书法
  • 20篇教育
  • 19篇曲艺
  • 18篇社会
  • 16篇艺术创作

机构

  • 514篇江苏省文化艺...
  • 32篇南京大学
  • 3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7篇东南大学
  • 13篇江苏省国画院
  • 6篇江苏省文化厅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中央文史研究...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泰山学院

作者

  • 140篇徐望
  • 50篇楚小庆
  • 20篇周飞
  • 17篇陈娟娟
  • 16篇萧平
  • 15篇谢建平
  • 12篇徐智本
  • 12篇管若松
  • 9篇李丹
  • 8篇郭妍琳
  • 7篇贾明哲
  • 6篇彭毅
  • 6篇周飞
  • 6篇晁岱健
  • 6篇冯健民
  • 6篇徐亚慧
  • 5篇汪人元
  • 5篇王永敬
  • 5篇张超
  • 5篇牟克民

传媒

  • 145篇艺术百家
  • 18篇剧影月报
  • 15篇书画艺术
  • 11篇中国国情国力
  • 8篇江南论坛
  • 6篇荣宝斋
  • 6篇东南大学学报...
  • 6篇人文天下
  • 5篇世界经济与政...
  • 5篇档案与建设
  • 5篇民族艺术研究
  • 5篇浙江艺术职业...
  • 5篇东方收藏
  • 4篇东南文化
  • 4篇未来与发展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4篇福建论坛(人...
  • 4篇书法
  • 4篇四川戏剧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 18篇2024
  • 46篇2023
  • 42篇2022
  • 52篇2021
  • 39篇2020
  • 36篇2019
  • 33篇2018
  • 24篇2017
  • 22篇2016
  • 31篇2015
  • 27篇2014
  • 23篇2013
  • 22篇2012
  • 28篇2011
  • 16篇2010
  • 15篇2009
  • 20篇2008
  • 7篇2007
  • 13篇2006
5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向艺术哲学之路——北京大学阎国忠教授访谈录
2014年
艺术学一级学科升为艺术学门类之后,艺术学和艺术学理论本身的概念问题和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愈发凸显。在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升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之后,人们的谈论,有时候是从艺术的大的宏观概念谈艺术学门类,有时候是从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角度谈论艺术学学科建设,然而更多的、也是最让人困惑的是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学理论(也即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而又互有边界的复杂关系。就此,本刊编辑部采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阎国忠教授。阎国忠教授是老一辈的知名学者,1935年8月15日生,祖籍河北昌黎,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后留北大哲学系任教,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阎国忠教授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他的研究着重在西方美学史方面,90年代之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在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上,阎国忠在朱光潜先生基础上深化了对西方美学史的研究。阎国忠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特别是发掘其美学思想及精神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方法,对于当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80年代后,受西方现代哲学的强烈冲击,中国美学的学术观点及方法的论争层出迭起。阎国忠感到有必要将自己研究的重心转到美学基本原理及中国当代美学上来。他从朱光潜的学术道路看出,中国美学从康德、叔本华、克罗齐等超离出来走向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广泛吸收借鉴西方美学成果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阎国忠主张从传统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现代美学三个方面的研究入手,并把这三个方面联系和融通起来,努力建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美学体系。同样,借助深厚�
楚小庆
关键词:艺术哲学访谈录二级学科艺术学
萧平作品
2022年
萧平
吴冠中【墨彩画作品】
2011年
吴冠中先生1919年7月生于江苏省宜兴,2010年6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先生学贯中西古今,兼绘油画国画,他一生以家乡,以江南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幅《江南水乡》,是吴冠中在90年代,71岁时创作的作品,也是一幅极具他个人特色,极富感染力的墨彩画。也是吴冠中先生众多江南绘画作品中唯一的一幅从空中正面俯视江南水乡小镇的精品力作。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具体的影象已经从中剥离,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户落,平静的小河把两岸的居民自然的分开,淡淡的彩汁引申出喜悦的气息,生活场景被刻意的浓缩。
晁岱健
关键词:绘画作品彩画江南水乡
新中国成立后扬剧包公戏的衍变与发展
2020年
包公戏是以包公为主要人物的戏曲作品的总称,扬剧包公戏指的是扬剧中演绎包公故事的作品。作为地方剧种的扬剧在包公戏的创作和演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不断衍变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剧目和表演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秦香莲》《断太后》等传统经典剧目通过整理和改编重新上演,《包公告状》《包公自责》等优秀的新编剧目也不断涌现;而在表演艺术上,扬剧老生演员兼演花脸的先天特殊性,直接促成了扬剧的包公唱腔显示出一种老生唱腔和花脸唱腔相融合的特征,这也成为了扬剧包公戏特有的表演风格,而这种风格也在扬剧包公戏衍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走向成熟。
郑世鲜
关键词:建国后包公戏扬剧衍变
以紫砂塑佛圆相 取彩泥雕琢珍品——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王潇笠女士
2010年
每次从宜兴丁蜀镇调研回来.都能带回许多紫砂艺人的作品集,每个人的集子我都看了,但都没有能够引起我注意的作品,因为这些集子里刊登的紫砂作品,壶形大都雷同.千篇一律.哪怕是在老壶形基础上稍有变化和稍有点创新的壶都没有,所以,对紫砂艺人作品集已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审美疲劳现象。
汤永炎
关键词:紫砂工艺美术珍品雕琢艺术审美
从疫情背景下的文旅政策看文旅救市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是一场大考,文旅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更是受到了巨大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加紧复工复产。为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扶持文旅产业发展的相应政策,帮助文旅产业快速恢复元气,以实现进一步的“文旅融合”和产业升级。
栾开印
关键词:第三产业疫情防控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与路径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2023年
为探讨如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来推进乡村振兴,文章结合目前山东省已落地实践,总结其建设模式,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措施不完备和活动氛围不浓厚两大问题,提出以机制发展为依托,保证运作有序及以公众参与为动力核心,强化活动氛围的发展路径。既尝试对党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全面振兴重要工作部署做出切实回应,也在学理层面展开求索。
刘润楠
中国古琴艺术的基本范畴及其美学内涵被引量:5
2010年
探讨中国古琴的艺术特征,首要的是要将其纳入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体系中关照考察。任何单纯从西方科学的或哲学的视角对中国古琴艺术形式的审视,都必然存在着先天的局限性。中国传统古代文献中提供的大量的有关古琴艺术的特征、概念,有助于我们归纳总结出中国古琴的若干审美范畴。本文基于这些概念范畴,进一步阐释了相关的思想体系,以期对中国古琴艺术特征形成的本源作一由内而外的考察。
楚小庆
关键词:古琴艺术特征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小剧场研究综述与展望
2022年
20世纪以来,小剧场于危机中悄然兴起,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的戏剧观念和演出方式,还是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方向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小剧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随之呈现百家争鸣之势。学者们在小剧场运动、小剧场意义、小剧场建设和小剧场戏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对中国知网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在国内外文献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汲取经验,并对国内未来小剧场研究进行展望。未来的小剧场研究需要在理论研究体系化、研究视野扩大化、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学科多样化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周宇
关键词:小剧场小剧场戏剧
从《双推磨》到《桃花村》——锡剧《桃花村》戏剧沙龙被引量:1
2009年
由江苏省锡剧团创作的现代锡剧《桃花村》是今年江苏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剧目献礼展演中的一出重头戏,该剧在此前的2009年江苏省优秀新剧目评比展演中获得优秀剧目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荣获参演剧目奖。《桃花村》以民选村长这一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中的敏感事件为题材,重点着墨于桃花村党员干部在落选后的反思,通过帮助、扶持新村委工作,以实际行动重新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拥护,重塑了党员形象。除了戏剧题材上的锐意求新以外,该剧在锡剧的形式探索上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表现雷振天与雷玉英相惜之情时,将锡剧传统剧目《双推磨》中苏小娥与何宜度互诉衷肠的内容模式化了进去,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对熟谙传统锡剧的观众来说,也更易引起共鸣。江苏省文化厅特别组织了《桃花村》主创人员、江苏省锡剧院的艺术家和广大的锡剧爱好者,围绕从《双推磨》到《桃花村》的主题进行了研讨,以期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关注现代锡剧的发展、突破、创新等问题。
陈娟娟
关键词:《桃花村》戏剧题材锡剧参演剧目沙龙传统剧目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