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机构:西藏藏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中医
  • 2篇教学
  • 1篇学法
  • 1篇医学生
  • 1篇医学生物
  • 1篇医学生物学
  • 1篇乙酸
  • 1篇抑郁
  • 1篇院校
  • 1篇色胺
  • 1篇生物学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学
  • 1篇双语
  • 1篇双语教学
  • 1篇双语课
  • 1篇双语课程
  • 1篇双语课程建设
  • 1篇能学
  • 1篇中医药

机构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西藏藏医药大...

传媒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形势下藏医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藏医药高等教育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在培养规模、培养层次、培养类型上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理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制约了藏医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剖析藏医药高等教育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夯实教育信息化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等解决方法,以探索符合藏医药高等教育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多吉卓玛储著朗
关键词:教育藏医药高等教育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院校机能学实验Ⅱ中的探索
2024年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机能学实验Ⅱ课程为例,文章探讨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将传统的线下实验与SPOC线上实践相结合。教师采用了多环节教学手段,包括课前虚拟实验室和实验微课引入、课堂小组自主设计实验以及课后项目化虚拟仿真实验,最后收集并分析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反馈。后续将基于SPOC模式,进一步开发并整合多种线上实验资源,旨在建立具有前瞻性、扩展性以及兼容性的机能学实验线上共享平台,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田雷瑜朱庆文张朔程薇刘佳陈俞材郭健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母婴分离产后抑郁大鼠脑内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参芪解郁方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母婴分离产后抑郁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探讨不同剂量参芪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组,采用母婴分离法制备产后抑郁大鼠,灌胃两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结果:模型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蔗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蔗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水平得分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旷场实验垂直得分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前额叶皮质、海马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较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前额叶皮质、海马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较模型组均升高(P<0.01,P<0.05)。结论:参芪解郁方通过调节产后抑郁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
姜圣楠曲淼王丹李净娅杨歆科田雷瑜唐启盛
关键词:母婴分离产后抑郁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
PBL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学双语课程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医药人才国际化交流的日益推进,双语教学成为了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近年来医学生物学双语课程建设中,应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科学规划和完善了问题设计,并围绕核心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切实加强了双语授课效果,达到了既夯实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又有所拓展创新的教学目标,使课程更好地为现代化、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赵丕文胡秀华黄春芳赵俊云李亚东杨向竹
关键词:医学生物学PBL教学法双语教学中医药人才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