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关系与传播研究所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雅楠王艺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网络
  • 1篇淡化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公信
  • 1篇政府公信力
  • 1篇政府形象
  • 1篇政治传播
  • 1篇支部
  • 1篇中报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上海报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热点
  • 1篇塑型
  • 1篇停刊
  • 1篇突围
  • 1篇资本
  • 1篇自媒体
  • 1篇网络行为
  • 1篇戏曲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肖玉琴
  • 1篇李旻
  • 1篇刘雅楠

传媒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江南论坛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网络传播
  • 1篇新闻论坛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停刊事件中报业的危机传播策略——基于报纸停刊词的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聚焦于"停刊词"这一仪式性的新闻职业话语,通过对2009-2019年间60份报纸停刊词的文本分析,考察停刊事件中报业的危机传播策略。研究发现:报业采用回顾性记忆和界定角色的方式,建构了支持型危机传播策略;报业将报纸的衰弱归结于单一因素的影响,建构了淡化型危机传播策略;报业向未来看,用指出报纸未来出路的方式,建构了重塑型危机传播策略。
官欣
关键词:停刊
感知特性对网络行为广告价值的影响——基于消费者知识的调节效应被引量:4
2020年
随着网络行为广告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青睐,学者们愈发关注其广告效果的作用机理。广告价值是影响网络行为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其影响机制的探讨是解密网络行为广告效果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广告价值的评价首先受到广告感知特性(信息性、个性化、侵扰性)的影响,消费者掌握的网络行为广告知识能调节感知特性与网络行为广告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性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行为广告价值,但消费者知识对信息性和网络行为广告价值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个性化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行为广告价值,消费者知识在其中发挥减弱型调节作用;侵扰性显著负向影响网络行为广告价值,消费者知识在其中发挥调节效应,调节作用呈增强型。
肖玉琴熊文暄
关键词:广告价值消费者知识
自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的树立与优化--以2015年社会热点及重大体育事件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有了显著改进,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政府的美誉度和支持度不佳。当今政府屡陷负面形象的重要症结,在于政治传播三要素在有机互动过程中发生断裂、失真,导致政府信息传播陷入舆情怪圈,进而使得政府信息传播丧失其应有的公共价值。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政府形象传播,应该在具有先进理念的前提下,优化政府行为,积极树立自媒体时代政府形象。
李旻刘雅楠
关键词: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政治传播自媒体
BAT资本下的网络剧出品场域研究
2019年
在网络剧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围绕着权力位置的逻辑,网络剧将出现更多联合出品的现象。网络剧主要指针对互联网用户制作、以网络作为主要播出渠道的电视剧集。在网络剧领域,视频播放平台是当之无愧的主导推动力量。视频播放平台最初通过购买网络版权以获取影视剧的播放权,随着平台流量的增长,购买版权内容的支出持续走高。
官欣
关键词:网络BAT场域资本
底层策略: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报业工人(1924—1949年)被引量:1
2020年
中国共产党通过动员和领导报业工人间接干预民营报刊的出版。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筹建报馆支部、引导报业工人罢工、推动建立报业工会的方式积极介入到报业工人中;大革命以后到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报馆支部、争夺报业工会、领导报业工人罢工的方式与国民党争夺报业工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退出上海,中国共产党开始重建报馆支部,并动员报业工人积极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打入报业工会,并取得控制权,为其解放后接管各报馆打下了工人基础。
官欣陈朝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跨界突围: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传播被引量:3
2019年
戏曲作为一门古老的文化艺术,欣赏需要一定的阅历和专业积累,这在无形中竖起了一道高墙,令那些想要接触戏曲的年轻人望而生畏。频繁地接触快节奏、泛娱乐的流行文化,更是加剧了他们对戏曲的排斥和疏离。因此,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了戏曲传播和传承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跨界”则打破了常规的传播方式,通过与年轻人熟悉的事物发生关联,实现了现代语境与传统戏曲的融合,让传统戏曲重新焕发了属于自己的年轻感、时尚感。不论是何种文化,要想在其传播群体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都离不开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的变革。
官欣
关键词:传统戏曲现代语境跨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