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 作品数:56 被引量:152 H指数:7 相关作者: 罗学港 雷德亮 彭松 更多>> 相关机构: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2010—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康复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十分重视对康复医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2009年9月成立医学科学部以来,专门设立一级代码H17管理康复医学领域的项目受理和资助.现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规定:康复医学主要资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以及临床康复评价、治疗的科学问题研究.医学科学部自2010年开始正式受理康复医学(H17)各类基金项目申请,至2014年的5年里,共受理各类项目申请1028项,资助179项.本文就2010-2014年度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进行回顾. 熊鲲 丰干钧 王琳琳 李庆淑 向川 刘晓东 冯勇 薛丽香 闫章才关键词:康复医学 PBL与模拟人结合的综合教学法在麻醉心肺复苏见习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高端模拟人技术弥补了医学生无法以真实病人为操作练习对象的临床实习空缺,是临床前期教学必要的实战工具。在麻醉学心肺复苏见习课中尝试将两者结合,探索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将82名本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PBL联合单项操作训练教学;SM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挪威Laerdal公司出品的Sim Man模拟人训练。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SM组与对照组比较单项操作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SM组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麻醉学心肺复苏见习课上运用PBL与模拟人结合的综合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乐园 廖炎 李莉 曾乐平关键词:模拟人 麻醉 心脑肺复苏 DR和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彭松 刘丽华 伍校琼 杨宝林 关莹露 罗明英 蔡维君关键词:侧支血管 DR CT 麻醉解剖学多模块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改革麻醉解剖学教学模式,促进麻醉解剖学与临床麻醉的融通,建立适用于麻醉专业学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方法在五年制麻醉专业学生学习麻醉解剖学的过程中,在进行麻醉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模块教学,包括临床麻醉观摩、模拟麻醉操作和讨论临床麻醉案例3大模块。结果结合麻醉专业的学科特点,利用多模块教学搭建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麻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结论推行麻醉解剖学多模块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麻醉解剖学"逐步向"麻醉应用解剖学"转化,可为麻醉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 郭佳妮 李昌琪 熊鲲 童建斌 胡蓉 潘爱华 李芳关键词:麻醉解剖学 模块教学 教学改革 黄韧带肥厚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7年 腰椎管狭窄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疾病,其中,黄韧带肥厚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的重要原因。黄韧带肥厚的病理表现为弹性纤维减少,排列紊乱,胶原纤维蛋白聚糖增多,且多发生在黄韧带背侧。最新的研究表明黄韧带肥厚与很多生化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包括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微小RNA。黄韧带肥厚的发生过程为机械应力作用使黄韧带发生炎症反应,产生多种炎症介质,与其它多种生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诱导组织修复,发生纤维化,最终引起黄韧带的肥厚。该文对黄韧带肥厚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晏萍 王旭 杨璐 邢浩然 陈晶晶 熊鲲 李娜关键词:黄韧带肥厚 分子机制 腰椎管狭窄 心室肌的大体与显微的层次解剖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心室肌的大体解剖与组织学切片显示心室肌纤维的层次走向,比较心肌传统概念与心肌带理论的差异。方法:(1)应用大体解剖、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方法显示心室肌的纤维走向及层次构造。(2)将防腐固定后的成人正常心脏顺心肌纤维方向分层解剖心肌,使之展开成带,验证心肌带理论。结果:将防腐固定的成人正常心脏经改良的解剖方法解剖,可解剖出一条完整的心肌带,分为2个环,4个段。心肌带呈螺旋走向。用大体解剖与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显示右心室肌起始于纤维三角为一条单层肌肉带,左心室肌分为三层肌纤维起始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肌纤维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持续由外向内转变呈现为一种交错结构,纵行的浅层心肌纤维在心尖以90°的角返回心底方向,构成深层心室肌形成肉柱,部分心肌纤维斜、横行构成中层心室肌。三者在心尖呈现出一种螺旋形结构。应用虚拟切片扫描技术能完整、清楚地显示心室肌某一切面的结构走向。结论:心肌传统理论与心肌带理论并未完全冲突,心肌带理论的降段、左室断、升段与传统理论的浅、中、深三层相对应。 王淼 王晓晟 曾乐平 周庆 邹鹰 饶利兵 卢大华 潘爱华关键词:心肌 心肌带 组织学切片 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免疫及营养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2年 抑郁症的病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早期神经发育异常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涉及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几个重要系统,因此抑郁症常伴随多个器官的功能紊乱.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与抑郁症有关的因素,对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抑郁症的神经免疫及营养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长虹 李晏 谢春朋 李昌琪关键词:抑郁症 神经免疫 营养障碍 发病机制 人体小脑神经元发育的定量观察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人体小脑神经元的发育过程。方法:应用体视学方法,对18例不同时期人体小脑组织Golgi染色后进行观察,观测小脑皮质分层出现的时间,观测并计算神经元的数密度、体密度和表面积密度。结果:6月龄时,小脑皮质出现较明显的分子层、蒲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星形细胞、篮状细胞、蒲肯野细胞、颗粒细胞和高尔基细胞的的数密度随月龄/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体密度和表面积密度随月龄/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这些减小和增大是不等速的,6-8月龄变化最明显。结论:人体小脑神经元的发育呈现快慢交替、不均速发展,6~8月是小脑神经元发育的重要时期。 向炜 罗学港 卢大华 贺立新关键词:小脑 神经元 发育 体视学 L-NAM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eNOS、V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HUVEC传代培养并用CD31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实验分为对照组、0.1 mmol/L L-NAME组、1.0 mmol/L L-NAME组,运用MTT比色法检测L-NAME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或Western blot检测实验各组HUVEC细胞的eNOS、VE-cadherin等蛋白的表达,以观察L-NAME对HUVEC的eNOS蛋白、VE-cadherin蛋白的影响。结果 95%以上传代后的细胞为CD31免疫阳性细胞。MTT比色法结果显示,随着L-NAME的浓度增加,HUVEC的细胞活力值逐渐减弱。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1 mmol/L L-NAME组和1.0 mmol/L L-NAME组HUVEC中eNOS的表达减弱(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0.1 mmol/L L-NAME组和1.0 mmol/L L-NAME组HUVEC中VE-cadherin的表达增强(P<0.01),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 L-NAME能抑制HUVEC的eNOS表达和细胞活性,并影响细胞粘附连接的主要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 杨宝林 伍校琼 罗明英 朱武 叶峰 刘丽华 关莹露 蔡维君关键词:N-硝基-L-精氨酸甲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髋骨闭孔沟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闭孔沟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为相关应用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和丰富人类学数据。方法:选取结构完整、解剖标志清晰的髋骨108例,其中男性髋骨59例(左侧36例,右侧23例),女性髋骨49例(其中左侧20例,右侧29例),对闭孔沟进行观察并测量其长度和闭孔沟中点宽度。结果:试验测得男性左、右侧闭孔沟长度分别为31.4±3.4 mm、32.1±2.4 mm,女性左、右侧闭孔沟长度分别为19.4±2.2 mm、20.8±2.7 mm;统计学分析显示同性别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左、右侧闭孔沟中点宽度分别为9.7±1.6 mm、10.7±1.5 mm,女性左、右侧闭孔沟中点宽度分别为12.1±1.7 mm、11.6±2.0 mm;同性别左、右侧及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性闭孔沟测量数据可为闭孔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应用解剖学的考虑依据并丰富人类学数据。 郑素娟 王岐本 郑林丰 伍校琼 朱武 蔡维君关键词:髋骨 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