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功率连续波氰化氢(HCN)激光器进行了小型化,成功研制了谐振腔长度分别为2 m和1 m的小型化HCN激光器.改进了激光器的阴极腔头结构和阴极过渡段连接结构,对小型化激光器进行了系统的参数优化实验,同时使用了绝对功率计和光束分析仪对激光器的功率进行定标,使激光器的功率测量更为准确.在工作气体配比为N_2∶CH_4∶H_2=1∶1∶5的条件下,对影响小型HCN激光器功率输出的各种参数进行了优化调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 m激光器的最佳参数为放电管内径为(50±0.5)mm、耦合输出栅网500线/英寸、混合气体工作流量是10 mL/min、激光管外壁温度160℃、激光器工作电流0.65 A、工作气体气压为29 Pa时,功率输出最大为2.1 m W.1 m激光器的最佳参数为:放电管内径为(30±0.5)mm、耦合输出栅网500线/英寸、混合气体工作流量是3.2 mL/min、激光管外壁温度160℃、激光器工作电流0.6 A、工作气体压力8.6 Pa时,功率输出最大为0.6 m W.
针对传统二维主成分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算法应用于焊缝表面缺陷识别中存在重构性能及鲁棒性较弱等问题,本文将最大化投影距离和最小化重构误差引入到目标函数中,提出了一种基于F范数的非贪婪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non-greedy 2DPCA with F-norm,NG-2DPCA-F),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较低的重构误差。为了进一步提取图像的结构信息和求解出维数更小的特征矩阵,进而提出一种基于F范数的非贪婪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non-greedy bilateral 2DPCA with F-norm,NG-B2DPCA-F)。最后,以含有不同噪声块的焊缝表面图像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平均重构误差、重构图像与分类识别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能。
目的关节软骨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内部的软骨细胞依靠扩散和对流过程与关节腔内的滑液交换液体、营养物质、氧气、信号分子和废物。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细胞外基质中的溶质运输对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的活动至关重要。方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评估了不同分子量(479 Da、40 k Da、150 k Da)的荧光标记分子沿3种转运路径(表面路径、侧面路径和复合路径)的转运行为,并得出了荧光强度与溶质浓度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与表面路径和侧面路径相比,复合路径的分子运输效果最好,479 Da、40 k D和150 k Da分子的最大扩散系数分别为27.1、16.8、14.8μm^(2)/s。随着溶质分子量的增加,其运转质量和运转速率均出现下降,这应该是受软骨致密结构的影响。随着传质时间的增加,软骨层中分子运转质量增加,但增加速率降低,有趋于稳定的趋势。在动态压缩条件下,应力幅值的增加促进了分子迁移效应,然而,频率对3种示踪剂分子的分子迁移影响并不明显。结论一定幅值的动态压缩载荷可以有效促进软骨内溶质分子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