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机构:成都医学院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伤寒
  • 3篇伤寒论
  • 2篇循证
  • 2篇循证医学
  • 2篇践行
  • 2篇《伤寒论》
  • 2篇辨治
  • 1篇但头汗出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旋覆代赭汤
  • 1篇医案
  • 1篇医案四则
  • 1篇医经
  • 1篇运气学
  • 1篇运气学说
  • 1篇杂病
  • 1篇杂病论
  • 1篇治疗心律失常
  • 1篇伤寒杂病论

机构

  • 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南开区...

作者

  • 1篇张涛
  • 1篇王惠君
  • 1篇王东强
  • 1篇陈阔
  • 1篇商蓉
  • 1篇侯东升

传媒

  • 2篇河北中医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全国第十八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践行经方之但头汗出案例辨治探析被引量:3
2011年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是《伤寒论》比较独特的症状之一。仲景先生对但头汗出的病因病机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精辟而独到的论述。本文在梳理总结《伤寒论》但头汗出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结合本人辨治之但头汗出案例,倡导为医者,应谙其理而活其法,师其意而活其方。本案例的辨证思维是在熟谙《伤寒论》但头汗出之理,太阳蓄血证之机基础上,不拘泥太阳蓄血证之症,大胆选用桃核承气汤辨治但头汗出之症,从而丰富但头汗出的病机内涵,拓展太阳蓄血方的临床应用,为我们深入探析仲景之法,活用仲景之方提供范例。
王惠君
关键词:经方但头汗出桃核承气汤
数据挖掘《伤寒杂病论》中方剂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伤寒杂病论》中方剂及其加减方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方法以1979-01-01—2016-12-31公开发表的运用《伤寒杂病论》中方剂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文献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将纳入数据进行病名规范后录入Excel 2010,并进行频数分析。参照第8版《内科学》中相关内容并根据数据挖掘关联规则要求将部分病名进行合并及病名简称处理,并按照纳入原则选取有具体疾病诊断的数据进行方剂与心律失常疾病之间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运用Apriori算法及Python语言处理,以SQL Server 2008 R2统计分析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以"概率"和"重要性"2个指标结合频次、临床实际等对方剂与具体心律失常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应用《伤寒杂病论》中方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文献共479篇,涉及方剂57首(包括合方),其中炙甘草汤应用频次最高(212次);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文献共408篇,涉及方剂47首(包括合方),其中麻黄细辛附子汤应用频次最高(153次);麻黄细辛附子汤与慢房颤、病窦综合征之间可能存在有意义关联。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多符合气血阴阳俱虚的炙甘草汤证,缓慢性心律失常则以阳气虚衰的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研究居多,且慢房颤与病窦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表现更符合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临床对这2种疾病的诊疗思考可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入手。
吕茜倩陆艾阳子宋俊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数据收集循证医学
运气学说核心理论在《伤寒论》中的体现被引量:4
2021年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五运六气学说,该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书中描写运气学说的文章有七篇,这七篇论述,有着"运气七篇"的称号。在运气学说中,其主要核心是人和天地的宏观整体思想,其认为气化是五运六气的基础原理,而气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标本中气与开阖枢理论。张仲景对五运六气理论亦有研究,《伤寒杂病论》序中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书中对于疾病的认识、发生、转归上又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理论为基础,后世更有"六经钤百病"之说。可见伤寒六经与六气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标本中气和开阖枢理论的应用亦可在《伤寒论》的行文中找到线索。
丁阳张国骏王东强张涛
关键词:运气学说伤寒论
运用大青龙汤辨治外感病三例总结
本文系笔者于2010年3月26日到4月27日使用大青龙汤治疗三例外感病例的介绍及总结。案例一、二均无明显恶寒发热,且全身疼痛也不明显。但脉浮提示病邪在表。周身不适与无汗提示伤寒表证。口渴,舌红苔黄提示里热。综合辨证外寒内...
王惠君
关键词:大青龙汤外感病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中医经典伤寒论课程线上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2021年
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本教研室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伤寒论》的线上本科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大量而周密的课前准备是顺利实施线上授课的前期保障。围绕预习、课堂、复习三阶段进行合理设计,利用各种线上教学平台优势互补,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检测与反馈,对学习痕迹进行管理与跟踪,是保证线上学习效果的根本手段。本次线上教学实践,将为今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常态的建立,为伤寒论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惠君钟凯张国骏邵琳琳张涛
关键词:中医教学伤寒论线上教学
《伤寒论》第165条之我见被引量:3
2017年
大多学者认为,大柴胡汤为治疗少阳兼阳明里实之常用方,但仅就《伤寒论》第165条而言,医者将其病机理解为少阳兼阳明里实,则值得商榷。因为条文中无支持阳明腑实的诊断依据,且下利一症无法用阳明里实合理解释。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进行相关探究,认为第165条当为少阳腑实之证,并不涉及阳明,用大柴胡汤乃清泻少阳胆腑实热。此种观点不仅在解释《伤寒论》原文时无矛盾之处,且符合当今临床大柴胡汤的应用。
陈阔侯东升张涛
关键词:伤寒论大柴胡汤
基于循证医学《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治疗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寻《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方剂运用规律。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获取《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优势方剂谱,之后使用已制订的文献评价标准对临床研究文献及个案经验报道文献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前列腺炎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中医证型。结果明确了《金匮要略》方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有45篇,个案经验报道文献有63篇,常用《金匮要略》方为桂枝茯苓丸、当归贝母苦参丸、薏苡附子败酱散。结论前列腺炎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主要中医证型为桂枝茯苓丸证、当归贝母苦参丸证、薏苡附子败酱散证。
李孟魁商蓉宋俊生
关键词:《金匮要略》前列腺炎循证医学
践行经方之医案四则
读经典,做临床,感悟《伤寒论》理法方药之精妙,唯有实践。为弘扬仲景之学,总结近期临床应用经方辨治之案例进行报告。其中涉及黄连阿胶汤辨治失眠、旋覆代赭汤辨治心下不适、葛根加半夏汤辨治太阳与阳明合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辨治太阳...
王惠君
关键词:黄连阿胶汤旋覆代赭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