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17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新芳常玉彪姜茜董志桢徐正科更多>>
相关机构:定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行性
  • 4篇流行性出血热
  • 4篇出血热
  • 2篇疫情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麻疹
  • 2篇结核
  • 2篇超声
  • 2篇超声诊断
  • 2篇虫病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区
  • 1篇督导管理
  • 1篇毒性肝炎
  • 1篇饮用水水质
  • 1篇源性
  • 1篇灾区
  • 1篇震灾
  • 1篇知晓

机构

  • 17篇岷县疾病预防...
  • 5篇定西市疾病预...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张彦青
  • 4篇黄新芳
  • 4篇殷小娟
  • 3篇董志桢
  • 3篇徐正科
  • 3篇姜茜
  • 3篇常玉彪
  • 3篇苏晓燕
  • 2篇胡元春
  • 2篇王宝强
  • 1篇屈清泉
  • 1篇王睿
  • 1篇贾重民
  • 1篇陆步来
  • 1篇杨成明
  • 1篇董锟
  • 1篇陈生邦
  • 1篇刘文红
  • 1篇申艳琴
  • 1篇於琏

传媒

  • 7篇现代保健(医...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8年定西市某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2018年甘肃省定西市某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查明病原体和发病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8年6-11月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某县上报的所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开展个案调查,按照1∶1个体匹配方法,从确诊病例家庭周围选择年龄(±5岁)、性别、职业和住址类似的人员作为对照,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8年共报告病例43例,是2014-2017年均发病数的34.4倍;临床症状以乏力、发热、"三痛"、"三红"为主;病例全部来自农村,以清水乡、十里镇、禾驮乡和秦许乡发病数较多;鼠密度较往年有大幅上升,发病率与鼠密度有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挖药材/捡药籽经历为最终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8年甘肃省定西市某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高于往年,以中老年为主,疫情分布在农村,有一定的时空聚集性;传染源主要为黑线姬鼠,挖药材/捡药籽是病人感染的主要原因。
王宝强刘玉川张彦青马文奇来晓强王继晖陆步来殷小娟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疫情
岷县“5.10”特大雹洪灾区饮用水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对灾区生活饮用水应急检测结果与往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确定水质污染状况及潜在危害,为灾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急检测理化项目采用"水质理化快速检测箱"、"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及"余氯总氯测定仪"选择几项重点指标进行检测,微生物指标采用GB/T5750.12-2006国标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应急检测91份水样理化指标综合不合格31份,合格60份,综合合格率65.9%,微生物指标综合不合格78份,合格13份,综合合格率14.3%。结论:水质污染严重,以微生物污染为主。
常玉彪姜茜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污染状况农村生活饮用水煮沸
岷县2006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岷县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岷县寺沟乡绿沙村国家监测点,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对3~12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试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国家监测点岷县寺沟乡绿沙村共调查376户,1034人,总感染率平均为20.31%,蛔虫感染率为19.24%,鞭虫感染率为0.39%,绦虫感染率为0.097%,3~12岁儿童感染率5.14%,线虫感染率为31.73%。结论 监测点的人群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具有代表性土源性线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董志桢陈生邦杨成明黄新芳常玉彪姜茜
关键词:寄生虫病
岷县卫生Ⅷ项目结核病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卫生需求服务项目(以下简称卫生Ⅷ项目)结核病干预,更加有效、合理地控制和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及蔓延.2000~2002年结核病干预项目在岷县实施期间,按照<岷县卫生Ⅷ项目结核病干预实施细则和方案>要求,对接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全部进行免费检查,确诊为活动性涂阴结核病人实施免费治疗,落实全程短期督导管理,通过项目的资助,使活动性涂阴结核病人的治愈率达到96.33%,并提高了DOTS管理水平,促进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屈清泉漆宏伟於琏
关键词:结核病控制干预效果病人免费治疗接诊督导管理
2018年某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2018年甘肃省M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制订并实施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年4月—2019年3月M县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和该县报告的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2018年M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远高于1998—2017年,发病高峰在秋冬季,病例主要分布在该县西部山村地区,40~60岁为高发年龄,所有病例家中/宿舍工作场所均有鼠类活动,4—11月发病的病例67.69%有野外劳动经历,12月及之后的病例73.08%有打老鼠或是处理死老鼠、鼠粪经历;2018年M县报告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病例117例,全部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症状主要以腰痛、发热、恶心、呕吐及眼睑浮肿、少尿无尿为主,以尿蛋白阳性、血小板降低占比较高。结论2018年M县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大幅度增加,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中老年为重点人群,西部农村为重点地区,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需进一步加强鼠间和人间疫情监测,落实灭鼠防鼠、环境整治、培训宣传和疫苗接种等各项综合措施。
殷小娟刘玉川温晓玲王宝强张彦青来晓强苏晓燕周菊平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
结核性盆腔炎超声诊断与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盆腔炎的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方法,以近一步提高结核性盆腔炎的诊断符合率。方法经分析住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核性盆腔炎18例,应用彩超检查腹部,发现肿块观察其周界、内部回声、内部血流情况,对其超声影像特点与临床关系加以总结。结果二维超声及CDFI检查准确率50%,3例误诊为炎性包块,1例误诊为卵巢癌,2例漏诊。结论结核性盆腔炎因无特殊性声像图,易造成漏诊、误诊,超声对结核性盆腔炎检查,在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及随访观察上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检查方法。
徐正科
关键词:结核性盆腔炎超声诊断
近十年定西市包虫病监测结果趋势分析
2020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定西市包虫病流行区疫情监测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全市包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汇总分析2009—2019年岷县、渭源县和漳县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包虫病防治项目监测数据,并分析流行趋势。结果2009—2019年定西市岷县、渭源县和漳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分别由2009年的39.47/10万、117.65/10万和219.50/10万下降到2019年的00.00,11.76/10万和44.30/10万,岷县和渭源县6~12岁儿童棘球蚴抗体阳性率分别由2009年的7.00%和3.08%下降到2017年的2.40%和1.40%,2009和2019年漳县儿童棘球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1%和0.60%,不存在年度线性变化趋势(趋势χ^2=0.320,P>0.05);定西市家畜患病率由2011年的0.21%上升到2019年的2.38%,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分别由2009年的6.80%,2.83%和4.05%下降到2019年的3.70%,0.00和1.23%。结论定西市包虫病流行区包虫病防治取得明显效果,但家畜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后的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包虫病监测体系,继续做好犬只管理和驱虫工作,规范管理牲畜屠宰,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防止疫情蔓延。
唐丹华杜世平王永军张彦青邢慧琴马晓斌
关键词:包虫病疫情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的12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孕妇进行追踪观察至结束分娩。并对其各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病例中,浆膜下肌瘤合并妊娠2例,肌壁间肌瘤合并妊娠9例,黏膜下肌瘤合并妊娠1例。部分肌瘤在妊娠中晚期可发生变性,出现混合性回声。结论超声对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徐正科
关键词:子宫肌瘤合并症妊娠超声诊断
岷县1971~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免疫对麻疹控制状况调查分析
2008年
根据岷县36年来麻疹流行特征,通过对期间麻疹发病的各年度疫情资料分析,主要针对1986年前和1986年后麻疹传播情况与易感人群免疫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岷县在近20年来对麻疹发病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进入21世纪,麻疹发病(指确诊病例)呈现在历史最低水平,近几年流行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以大龄儿童和成人多见,自1986年实施计划免疫,持续不断开展麻疹监测,维持MV高水平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了有效免疫屏障,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胡元春王睿
关键词:麻疹
浅谈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特点及其防治原则
2008年
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经口由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一组传染病。按其病原学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由细菌引起的,如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霍乱和副霍乱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第二类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脊髓灰质炎及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等;第三类是由原虫引起的,如阿米巴痢疾和梨型鞭毛虫。
徐正科
关键词: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柯萨奇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