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

作品数:205 被引量:1,000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传好李玉周曹怡张昌军刘国峰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手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4篇关节
  • 41篇骨折
  • 27篇肌腱
  • 26篇护理
  • 24篇远端
  • 23篇桡骨远端
  • 22篇腕关节
  • 21篇术后
  • 17篇疗效
  • 16篇外科
  • 14篇韧带
  • 14篇手术
  • 14篇关节镜
  • 12篇皮瓣
  • 12篇康复
  • 11篇远端骨折
  • 11篇桡骨远端骨
  • 11篇桡骨远端骨折
  • 9篇固定术
  • 8篇细胞

机构

  • 198篇南通大学
  • 5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苏州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如皋市人民医...
  • 3篇宜兴市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无锡市手外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浦东新区人民...
  • 1篇盐城市第三人...
  • 1篇美国印第安纳...
  • 1篇济宁市第二人...
  • 1篇海门市刘浩医...

作者

  • 54篇谢仁国
  • 53篇汤锦波
  • 28篇王古衡
  • 24篇邢树国
  • 22篇茅天
  • 21篇顾剑辉
  • 13篇龚炎培
  • 13篇邓爱东
  • 11篇葛敏
  • 10篇徐静
  • 9篇谭军
  • 9篇施平
  • 8篇陈情忠
  • 8篇胡仁娟
  • 8篇陈亚兰
  • 6篇唐松英
  • 6篇顾晓坤
  • 6篇侯建伟
  • 5篇朱振杰
  • 5篇陈传好

传媒

  • 6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7篇交通医学
  • 17篇南通大学学报...
  • 12篇中华创伤骨科...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6篇江苏医药
  • 5篇当代医药论丛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手...
  • 3篇内蒙古中医药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江苏教育学院...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13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15篇2011
  • 19篇2010
  • 21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定加压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4
2011年
【摘要】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21例行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19例行外固定支架。按AO/ASIF分型:C1型10例,C2型15例,C3型15例。随访内容包括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捏力及相关影像学资料(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按上肢功能评定标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估。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18.8个月。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组优良率为81.0%,外固定支架治疗组优良率为78.9%。两组在掌曲、背伸、桡偏、旋前、旋后、握力、捏力、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等方面,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和DAS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接骨板组的腕尺偏活动度小于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接骨板治疗组中无并发症出现。外固定支架治疗组中1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药物治疗和理疗后好转;1例钉道感染,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采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相同效果,具体可根据骨折类型、患者的功能要求及经济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张昌军谢仁国王古衡徐静邢树国汤锦波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器
不同局部麻醉药物配伍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神经阻滞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不同局麻药物配伍用于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阻滞,观察对神经阻滞效果及术中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15),即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组(A组),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组(B组),罗哌卡因+肾上腺素组(C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D组)。观察四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夜间睡眠,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B、D组阻滞维持时间分别较A、C组明显延长(P<0.05),但术中出血明显增加;C组阻滞维持时间较A组明显延长(P<0.05),且术中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A、B两组分别较术前在4 h、8h后VAS评分明显升高,Ramsay评分显著降低(P<0.05),A组夜间睡眠较差且需要辅助用药,B组夜间睡眠好;C组较术前在12 h后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Ramsay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夜间睡眠可;D组较术前在48 h内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夜间睡眠好。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辅助神经阻滞可延长局麻药物作用时间,提供良好的睡眠.但无明显的止血作用。罗哌卡因和肾上腺素配伍,能获得更长的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徐兴国陈情忠付慧敏邢树国孟蓓杨建平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麻醉药
荧光神经示踪剂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考察荧光神经示踪剂Fluoro-Gold(FG)、True Blue(TB)、Fluoro-Ruby(FR)对正常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大鼠胫神经内注射FG、TB或FR,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胫神经切断和假手术组为对...
胡文刘丹张燕平顾剑辉顾晓松
关键词:神经变性FLUORO-GOLD
文献传递
腺相关病毒载体转导基因至愈合肌腱及载体组织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对肌腱愈合的影响,并观察腺病毒、AAV以及脂质体-质粒三种基因治疗载体应用于肌腱所产生的组织反应。方法取13只成年白色来亨鸡的双侧中趾趾深屈肌腱(26根),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根,实验组肌腱完全切断后注射AAV2-bFGF并以改良Kessler法修复,对照组不注射AAV2-bFGF,仪以改良Kessler法修复。第4周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8周末测定趾屈曲功。将6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趾深屈肌腱(36根)分成三组,每组12根,分别注射10μL的腺病毒、AAV2和脂质体-质粒载体,术后第3、7、14天分别取肌腱,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AAV2-bFGF可以在术后4周显著地提高肌腱bFGF的表达,而且不增加趾屈曲阻力(粘连形成)。所测屈曲功第8周末实验组为(0.052±0.031)J,对照组为(0.049±0.035)J,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6,P=0.8984)。脂质体-质粒载体组肌腱组织反应重于腺病毒载体组,AAV2载体组肌腱组织反应最轻,在腱外膜处有组织反应,而腱内膜区域几乎无组织反应。结论用AAV2载体转bFGF基因至肌腱能有效增加愈合肌腱的bFGF。在三种所研究的载体中,腺病毒和AAV2载体引起的组织反应比脂质体-质粒载体轻。AAV2引起的组织反应最轻。AAV2可能会成为肌腱的转基因良好载体。
朱蓓汤锦波曹怡陈传好
关键词:基因疗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腺病毒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快速恢复外壳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在通大附院手术外科接受治疗的80名患者。收治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通过数字基友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研究组则是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结果:研究者患者康复效果比对照组要好,伤口愈合时间要更短,P值小于0.05,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伤感,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学业障碍情况均比对照组要好,P值小于0.05,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术前的NRS疼痛评分,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后的七天三天和一天的ns评分上来看,研究组的得分情况均比对照组要低。P小于0.05,说明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手外伤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愈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
许丹丹
关键词:快速康复手外伤
成人腕部正中神经断裂后靶皮肤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初步了解成人周围神经断裂后靶皮肤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检测成人腕部正中神经断裂缝合后早期受损神经支配区皮肤的基础血流灌注及在冷、热等刺激后的血流灌注变化,采用两点辨别觉和单丝触觉评定感觉功能。结果:神经断裂缝合后22~37 d,患侧手掌桡侧半皮肤及示、中指指腹基础血流灌注较正常减少约90%,且以0℃冰水或45℃温水刺激30 s后局部血流灌注无明显变化。患侧示、中指指腹不能感知规格6.65单丝触压,两点辨别觉超过25 mm。结论:失神经皮肤区域处于低血流灌注状态,且对冷、热等刺激无反应。
顾晨胡文邓爱东顾晓松顾剑辉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
对进行皮瓣移植术的手外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对进行皮瓣移植术的手外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乙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对手外伤知识的掌握率、预防感染知识的掌握率、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皮瓣移植术的手外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秦能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手外伤皮瓣移植术
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对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的随访研究,评价该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纳人第一腕掌骨关节炎患者(Eaton IE期及以上)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术。术后评价治疗效果,客观评价包括捏力、握力、拇指外展角度(掌侧、桡侧)、拇指对掌功能评分(Kapandji评分)和第一掌骨沉降率,主观评价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 questionnaire,DASH)。结果术后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9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力量明显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功能明显改善,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一掌骨的高度得到了很好的维持,第一腕掌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并能返回以前的工作岗位。按照Robbins腕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手术优良率达84.6%。结论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术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第一腕掌关节功能,并能在术后维持第一掌骨的高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徐佳俊顾晓坤金如珏朱伟钢邓爱东
关键词:腕掌关节悬吊
腕关节镜临床应用55例分析
2010年
腕部不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在骨科或手外科门诊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目前缺少准确的诊断手段,许多腕部疾病原因不明。随着对腕关节的骨、韧带和相关周围组织结构的精细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的积累,加之腕关节镜及配套设备的细巧化,腕关节镜技术逐渐成熟,
谢仁国唐天驷茅天徐静
关键词:腕关节镜关节镜技术外科门诊
应用CT三维扫描技术测量腕关节屈伸过程中舟月骨间韧带长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测量腕关节屈伸过程中舟月骨间韧带长度变化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招募6名健康志愿者,对其一侧腕关节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每例扫描5个腕关节位置,即从腕关节屈曲60°到背伸60°范围,每次增加30°扫描。使用Mimics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舟骨和月骨三维重建,然后将舟骨和月骨三维图像上的骨间韧带起、止点区域平均分为三个亚区,即掌侧区、近端区和背侧区。每个亚区又根据韧带起、止点的位置模拟出三条平均分布的韧带束。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的测量工具测量每条韧带束起始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并比较分析每条韧带束在不同腕关节屈伸位置时的长度变化。结果从中立位到屈曲60°位,掌侧和近端亚区的舟月骨间韧带长度显著增加(P<0.05)。从中立位到背伸60°位,近端亚区的中间束和背侧束明显变长(P<0.05)。从中立位到屈曲30°位和背伸30°位,掌侧亚区的远端束明显变长(P<0.05)。其余韧带束在不同腕关节体位的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屈伸过程中,舟月骨间韧带掌侧和近端亚区的长度发生明显变化,而背侧亚区变化较小。即掌侧舟月骨间韧带受伤,手腕轻度伸展(0°~30°)是最佳固定位置;近侧舟月骨间韧带受伤,中立位是最佳固定位置;背侧舟月骨间韧带受伤,不需要手腕固定于特殊的位置,建议将手腕固定在中立或轻度屈曲位。所有区域的舟月骨间韧带受伤,中立位应该是适当的。
姜宇浩邢树国茅天孙守卫
关键词:腕关节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