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陆城一小
- 作品数:51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邓正平贾一中陈蓉陈小燕陈敏更多>>
- 相关机构:宜都市教研室湖北省宜都市教研室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反思过去,设计现在,促进社会性品质发展——《快乐的邻里生活》同课教学比较研究
- 2007年
- 一、教学案例与评点
《快乐的邻里生活》为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3课。按照课标要求,本课教学要围绕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邻里和睦相处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围绕认知目标,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不文明不健康的邻里生活带来的烦恼和危害;而在能力目标方面,则要树立为创建文明健康的邻里生活而努力的责任感。《快乐的邻里生活》已从家庭关系拓展到了邻里关系,是学生生活领域的一次扩大,这一教学内容重在促进学生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发展。下面,我们借助三个教学案例片段,从“反思”与“设计”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 龚心兰鲜于文珍李文捷赵小燕向小菊
- 关键词:邻里关系教学比较社会性《品德与社会》
- 从处理一封心理信件中得到的启示
- 2003年
- 邓正平
-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
- 浅议音乐学科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 2002年
- 目前对创新能力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产品。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 贾一中
- 关键词:音乐学科学生创新能力音乐课学生创新意识
- 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成果交流的常见形式
- 2005年
- 陈禄凤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课程课程改革
- 用“找—知—评”辩证地认识美国——浅说社会课第六册中《美国》的教学设计
- 2001年
- 美国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对世界各国的人们充满着诱惑。如何引导知识有限、辨析能力欠缺的小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这个无论是社会制度、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经济乃至人们的社会生活等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国家呢?我们在执教小学社会课《美国》时,确定其认知目标为:1.了解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2.知道美国的几座主要城市。3.初步知道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移民国家。4.
- 鲜于文珍田也
- 关键词:《美国》小学社会课认识美民族构成移民国家
- “成绩卡”让孩子们找回了自我
- 2003年
- 曹光敏
- 关键词:教师自信德育
- 他们这样评价我
- 2003年
- 鲁霞
- 关键词:德育自信教师家长同学
- 全面分析 辨证认识——《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案例与评析
- 2008年
- 1.充分感受塑料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塑料的相关知识。2.了解塑料废弃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能够积极想办法尽量减少“白色污染”。
- 陈蓉邓正平
- 关键词:塑料教学案例辨证认识白色污染
- 教学设计要突出亮点——《现在我能做什么》同课设计比较研究
- 2006年
- 《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11课。本课的教学任务可以从它的三维目标中加以认识:1.认知目标:感受父母生活的辛劳,明白自己有责任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2.睛感目标:体谅家长的难处,激起对父母的感激之情;3.行为目标:学会关心父母,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培养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不同的执教者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课前预设和策划往往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同案设计的横向比较,可以从中窥见许多只从单一设计中难以悟出的道理。下面,是三位老师设计的二个不同片断。
- 邓玲江红杨玉岚赵小燕
- 关键词: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教学任务
- 让习惯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 2018年
-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过“在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这句话激励和鞭策着我,用心去教育每个孩子, 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我为之不懈努力的奋 斗目标.
- 曹珊
- 关键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