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 作品数:200 被引量:920H指数:13
- 相关作者:米粲冉华全王林辉宁燕詹升华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重组疫苗E.coli LLO/OVA下调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功能
- 目的探讨重组疫苗E.coli LLO/OVA对小鼠调节T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离,淋巴细胞混合培养,ELISA及荷瘤小鼠肿瘤抑制实验,比较观察E.coli LLO/OVA和E.coli OVA免疫小鼠脾脏C...
- 徐曼蒋小卫米粲
- 关键词:重组疫苗调节T细胞
- 文献传递
- 高等医学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 2012年
- 作为高校教师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教师,其职业倦怠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尤其以高等医学院校的女教师为明显。文章就高等医学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高等医学院校的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 李昱
-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职业倦怠女教师
- 粘蛋白MUC2反义核酸抑制胃癌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粘蛋白MU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ASODN)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 1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人工合成的MUC2ASODN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转染入胃癌株SGC790 1细胞 ,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法测定MUC2ASODN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MTT法测细胞增殖活性见不同浓度ASODN均能抑制SGC790 1细胞的增殖 ,抑制作用在 4 8h最强 ,0 .5 μmol/LASODN对细胞的抑制率为 5 5 % ,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减弱。SGC790 1细胞转染MUC2ASODN后 ,与对照组相比 ,光镜下观察到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核分裂明显减少、可见较多的变性、坏死。免疫组化S -P法染色提示转染ASODN后 ,SGC790 1细胞mRNA的翻译受到抑制 ,MU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16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粘附分子CD4 4V6表达明显降低 ,MMP - 2的表达也显著下降 ,MMP - 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使用人工合成MUC2ASODN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 1的增殖及侵袭。
- 肖春卫易永芬林晓
- 关键词:粘蛋白MUC2反义核酸胃癌癌细胞
- 脱髓鞘病变中轴突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中轴突的损伤以及轴突损伤出现的时间、形态特征。方法用MOG35-55蛋白多肽免疫C57BL/6J小鼠复制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结合常规形态学染色和神经系统特殊染色,在疾病发作前期、疾病发作期、高峰期和慢性期不同时间点观察炎症反应、髓鞘脱失和轴突的变化。结果髓鞘的脱失和轴突的损伤出现在疾病的发作前期,并且这种改变与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有密切的关系。损伤的轴突在形态上表现为不规则、肿胀、直径不一致、扭曲;轴突断裂,在断端呈球状、卵圆形或橄榄状;另一种突出的变化是轴突消失。结论脱髓鞘病变中轴突的损伤是一种早期的和普遍的病变,且轴突的损伤与多种因素有关。
- 王顺和
- 关键词: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病变轴突损伤
- EGFR、C-erbB_2和PCNA在多原发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多原发乳腺癌组织EGFR ,C -erbB2 和PCNA变化规律 ,探讨EGFR ,C -erbB2 和PCNA预测第二原发癌发生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34例良恶性乳腺组织中EGFR、C -erbB2 ,PCNA的表达 ,并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和程度的差异。结果 :多原发乳腺癌和无复发乳腺癌组织EGFR ,C -erbB2 ,PCNA阳性表达率均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高 ,多原发乳腺癌EGFR ,C -erbB2 阳性表达程度高于无复发乳腺癌。结论 :EGFR ,C -erbB2 ,PCNA可反映癌组织细胞增殖活跃 ,EGFR ,C -erbB2 过表达在预测第二原发癌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 孙治君周鑫姚榛祥管小琴李圆圆
- 关键词:癌基因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
- 茶多酚对酒精性肝病核因子-κB活性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酒精性肝病肝脏核因子-κB(NF-κB)活性调节作用。方法将2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7只,每天给予大鼠体积分数56%白酒8ml/kg灌胃,每周递增2ml/kg直至总剂量达每天16ml/kg造模;茶多酚组9只,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茶多酚0.25g/kg加入白酒中灌胃,7周后处死大鼠。同时培养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分为5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加入0.6%乙醇;预防组:先加入200μg/ml茶多酚培养3d后再加入0.6%乙醇培养;干预组:同时加入0.6%乙醇和200ug/ml茶多酚培养;治疗组:先加入0.6%乙醇培养3d后再加入200μg/ml茶多酚培养。各组细胞均以7d为周期传代,处理4周。实验重复3次。光镜观察肝细胞改变,分光光度计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及L02细胞活性氧含量,RTPCR测各组NF-κB和NF-κB抑制因子(IκB)表达;凝胶迁移电泳测各组NF-κB活性变化。结果NF-κB mRNA表达:对照组为0.53±0.01、模型组为1.15±0.03、茶多酚组为0.58±0.16,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茶多酚组,F=2431.1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模型组DNA染色:1410.78±22.19,蛋白染色:1426.08±33.15,对照组DNA染色:419.84±8.32,蛋白染色:419.99±7.06,模型组NF-κB活性比对照组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茶多酚DNA染色:669.85±41.34,蛋白染色:675.35±18.27,较模型组减弱,尸〈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2细胞NF-κB mRNA表达,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分别0.56±0.01、0.76±0.03、0.60±0.03、0.59±0.01、0.59±0.01,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比模型组降低,F=46.3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2细胞NF-κB活性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DNA染色分�
- 唐袁婷管小琴刘莉刘琳王立娟
- 关键词:肝疾病酒精性茶多酚
- Sestrin2在大鼠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应激诱导蛋白Sestrin2在大鼠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与接近临床的光化学栓塞法建立SD(sprague-dawley)大鼠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病毒组和Sesn2过表达组共4组。应用基因过表达技术上调Sestrin2的表达,采用Longa改良神经评分系统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尼氏(Nissl)染色评估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esn2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3.200±0.789)、阴性病毒组(3.200±0.632)相比较,Sesn2过表达组(2.100±0.738)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TTC染色结果显示,Sesn2过表达组(0.034±0.004)梗死面积均较模型组(0.072±0.003)、阴性病毒组(0.069±0.003)明显减少(P<0.05)。Nissl染色结果显示Sesn2过表达组(334.300±21.550)、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模型组(122.000±17.000)、阴性病毒组(137.700±16.070)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esn2过表达组中Sesn2蛋白的表达高于模型组(0.542±0.035)、阴性病毒组(0.578±0.052)(P<0.05);Sesn2过表达组VEG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1.074±0.094)、阴性病毒组(1.196±0.167)明显增多(P<0.05)。结论:Sesn2的过表达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减少了脑梗死,减轻神经元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促进脑缺血区域的微血管再生来实现。
- 汪鹏李怡心张徽
- 关键词:VEGF
- 转染maspin cD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uPA和uPAR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转染maspin cD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uPA和uPAR表达的影响,探讨maspin基因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机制。方法构建maspin/PCR2.1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株MKN28和SGC7901,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aspin基因,uPA和uPAR表达的变化。结果经酶切证实,得到正向插入的真核表达质粒maspin/PCR2.1。成功转染到MKN28和SGC7901细胞中并表达,uPA和uPAR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maspin/PCR2.1表达载体,maspin基因可在靶细胞表达,并能抑制uPA和uPAR的表达。
- 周文文易永芬郑爱华
- 关键词:MASPIN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胃癌
- 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Ct组)和姜黄素处理组(Cur组)。Cur组用20、40、60、80、100μmol/L姜黄素处理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aoy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I3K、p-Akt和Akt在细胞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PI3K、p-Akt和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姜黄素作用48 h抑制作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829,P<0.05),且IC50为35μmol/L,细胞凋亡也最明显(29.7%)。PI3K、Akt和p-Akt蛋白在Ct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84.8%和87.5%;Cur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分别为25.3%、58.8%和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Ct组PI3K、Akt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分别为(1.141±0.032)、(1.047±0.174)、(1.173±0.013);Cur组PI3K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降低,分别为(0.875±0.029)、(0.958±0.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0,33.482,P<0.05)。RT-PCR显示Ct组PI3K mRNA灰度比值显著高于Cur组[(1.166±0.031)vs(0.833±0.033),t=12.468,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阻碍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
- 毛蜀何密斯刘桂元张雄李昱唐俐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姜黄素PI3K/AKT信号通路
- 国产头孢唑肟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以进口头孢唑肟钠作对照,评价国产头孢唑肟钠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两组用药方法相同: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2.0g,疗程:7~14天。然后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纳入疗效分析的合格病例共50例,其中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痊愈率为6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痊愈率为76.00%,总有效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9.47%和100%。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国产头孢唑肟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与进口头孢唑肟钠同样安全有效。
- 刘川吴小候张唯力周向东胡自力黄长武李昱
- 关键词:头孢唑肟钠细菌感染安全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