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 作品数:129 被引量:41H指数:3
- 相关作者:魏法谱叶文益杨汉卿陈永红王涛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委党校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尹林平—曾获毛泽东赞赏的人
- 2013年
- 1945年2月12日,毛泽东在关于广东工作问题的电报上批示:“林平的历史、能力请查明告我。此人似很有办法。”好一个“此人似很有办法”。尹林平这位曾获毛泽东赞赏的人确实不简单。
- 官丽珍
- 关键词:书记东江纵队武装斗争阶级斗争毛泽东
- 参加南昌起义的人数和所知粤籍人员名单
- 1997年
-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研究南昌起义一些问题,是必要的。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探讨的:一是参加南昌起义的人数有多少?二是参加南昌起义的粤籍人员中,能够知晓其姓各的有哪些人?笔者就这两个问题作一探讨,希望健在的南昌起义参加者及党史军史工作者以予补充、斧正。
- 刘寒
- 关键词:南昌起义名单兵力暴动蔡廷锴
- 虎胆英雄左洪涛
- 2011年
- 左洪涛(1909-1990),湖南邵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个能文能武的儒将。解放后曾任中共华南分局统战部副部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文革结束后,先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 陈永红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副部长
- 充分发挥党史工作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2003年
- 笔者参加全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聆听了张德江同志的动员报告.他再一次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从日本、德国和一些落后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来阐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给人们以极大的启发.建设文化大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广东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史工作,可以也应该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陈弘君
- 关键词:党史工作宣传教育工作
- 建国初期叶剑英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
- 1999年
- 解放初期,叶剑英主政广东,政绩卓著。特别是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广东是全国做得较好的省份。本文试图对叶剑英主粤期间的统一战线思想,以及如何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 胡庭胜彭建新
- 关键词:统一战线
- 心系百姓 情牵巴蜀——邓小平十次回四川
- 2004年
-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5岁进私塾发蒙.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中学.1919年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从此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对自己的家乡四川这片美丽的沃土也十分热爱和关心.建国后,连同主政西南地区一起计算,他十次回四川,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四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 卢耸岗
- 关键词:邓小平武都引水工程金日成威远气田杜甫草堂剑门关
- 清远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 1998年
-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我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打倒“四人帮”之后,刘田夫、李建安和广东省委、省革委会的其他领导人经过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思想,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冲破困境,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刘田夫、李建安从长期的实践和调查研究中发现工业企业管理存在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婆婆”太多。人财物、供产销无人统管,使企业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计划缺乏综合平衡,既不及时,又不科学、造成生产混乱;物资分成3类分别管理,矛盾很多;增产增收不给地方和企业一定好处,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的积极性;折旧率低,大修理费用控制过死,不利于企业技术改造;职工群众的生活福利长期得不到改善;商品进出口环节太多、效率低,不灵活。这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们思想上的僵化,妨碍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为此,刘田夫、李建安密切注视国内外的经济动态,积极寻找突破口,以便搞活经济。
- 卢荻
- 关键词:习仲勋工业企业管理文化大革命真理标准
- 朱毛红军参谋长王尔琢
- 1998年
- 朱德、陈毅、王尔琢,是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走上井岗山的3位领导人。 王尔琢,字蕴璞。1903年1月23日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
- 刘寒
- 关键词:参谋长毛泽东桂系军阀
- 以“三个代表”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党史的研究
- 2002年
-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我们党史研究的指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广东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编撰地方党史,对于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加深理解和自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陈弘君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历史经验江泽民同志党史研究地方党史干部群众
- 百年巨变的历史启示
- 1997年
- 党的十五大是在两个世纪之交召开的会议。十五大报告的特点之一,是重视总结历史经验,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百年巨变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鲜明回答了如何将党的事业推向新世纪的问题。 十五大报告一开篇,即为世纪之交的回顾,说明这个报告视野很广,是从回顾、总结近百年的历史经验下笔的。报告阐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历史伟人的贡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意义;并通过对党的历史经验,
- 曾庆榴
- 关键词:历史启示十五大报告两次历史性飞跃总结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