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
- 作品数:23 被引量:179H指数:9
- 相关作者:林大静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汕头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医者之心”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7
- 2015年
- 将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入医学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世纪医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汕头大学医学院改变传统的“以课程和教师为中心,以终结性评价为考核模式”的人文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医学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医者之心”(HEART)这一全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以培养医德医术兼备的优秀临床医生为目标,强调将医学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医学职业精神”,希望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 曾旸林常敏冯捷杨棉华
-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 论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2012年
-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已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也是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才和创新成果集中,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知识产权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知识产权的“增长点和辐射源”,但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创新文化不足、管理文化不足等问题,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高校知识产权制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为促进高校科技进步,争取我国经济独立自主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 曾旸
-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文化建设
- 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课程设置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医学课程设置的弊端、2l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国内外改革高等医学课程设置的有益尝试的讨论,提出建设面向21世纪的同等医学课程体系的构想。
- 林悦理
- 关键词: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探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通过分析指出构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必须把握好考核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与差异性、考核频率与考核周期、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教学与科研、考核创新性与连续性、学校整体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的关系,使高校教师评价机制遵循高校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高校快速协调发展。
- 林大静
- 关键词:高校教师
- 临床实习生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生的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 I-H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60名临床实习生进行检测,同时分别选取135名医生及630名非医学实习生作为工作倦怠程度的对照组。结果①临床实习生工作倦怠程度均明显比非医学实习生严重(P<0.01),而与医生比较则只有自我成就感倦怠程度高(P<0.01),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方面的倦怠程度明显较低(P<0.05);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样本相比,除了恐怖因子均分明显较高,焦虑因子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均分都明显较低(P<0.01);而与全国常模相比,除了躯体化和敌意2个因子外,其他各因子的均分都明显较高(P<0.05)。②临床实习生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应重视消除临床实习生的工作倦怠情绪,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张燕贞胡治国杨棉华
- 关键词:临床实习生工作倦怠心理健康
- 基础医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的思考被引量:4
- 2020年
- 充分发挥基础医学实验室培育人才的重要作用,推动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必须不断强化基础医学实验室科学管理,健全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管理制度,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并发挥其效益的最大化。文章结合汕头大学医学院在开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中,强化对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实践,系统阐述了加强基础医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多个层面上的思考。
- 孙宏谢剑君谢维洁吴健谊邹海鹰张丕显方王楷龙琳许丽艳范冠华李恩民
-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在高校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指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把构建科学公正的改革制度、建立学术诚信、促使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提高学术创新力和树立以教师为本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才能促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 林大静
- 关键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 高校人才工作机制构建探析
- 2011年
- 高校人才工作机制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人才工作机制的构建必须做到引进与培养并举、制度与道德兼容、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治、公平与公正并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驱、学校整体与教师个体目标趋同,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实现高校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 林大静
- 关键词:高校
- 医患关系的恶化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被引量:9
- 2012年
- 在现代医学科学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医患关系的恶化。本文探讨了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其与当前医患关系恶化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对策,以期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 曾旸
-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患关系
- 基于慢性病患者视角的规培医师职业素养展现的实证调查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的现实问题,即规培医师在临床环境中职业素养的"渐进累积"及其患者的获益.其中,患者的评判具有其他评价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价值.方法以与规培医师有互动经历的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从患者角度对影响规培医师职业素养展现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规培医师对患者的关怀展现,是一个影响患者对规培医师职业素养感知的独立因素.在患者看来,就诊等待和接诊时间、医疗费用、医疗机构环境和医保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规培医师职业素养展现的评价,制约规培医师职业素养的展现.中西部地区的患者对规培医师职业素养展现的期望落差小于东部地区.不同性别患者对规培医师职业素养各维度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长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医保政策覆盖更为全面的公立医院,对规培医师处方中的药品价格也更为敏感.结论对临床规培而言,记录患者对规培医师的职业素养评价,可以形成对规培医师职业素养养成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规培医师职业生涯各阶段职业素养敏感度的提升.
- 范冠华杨鹏叶万宝陈康康张倍恩杨棉华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际互动角色特征慢性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