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气候中心 作品数:337 被引量:1,384 H指数:20 相关作者: 胡菊芳 刘熙明 章毅之 马锋敏 张超美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西省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更多>>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6年10—12月) 2007年 1大雾过程
2006年10-12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达8d.主要集中在10月和12月(表1)。与常年相比属略偏少.其中10月13—14日和12月14—15日出现连续性大雾,尤以12月15日过程最强.全省共计60站大雾,其中强浓雾达8站,为2006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大雾天气。 郑婧 胡菊芳 郭瑞鸽关键词:气候特点 大雾天气 连续性 日数 浓雾 气候特点概述 2007年 2006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北少南多;日照偏少。主要气候事件有:10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4℃,比历史同期偏高2.7℃.创历史同期新高;11月15日以后,全省出现了一段连阴雨天气.有15个站降水量创该月历年最高记录;12月频繁出现的大雾天气.对全省交通运输造成了较大影响。 胡菊芳关键词:气候特点 平均气温 连阴雨天气 气候事件 大雾天气 降水量 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部分,洪涝、干旱、高温、风雹、低温冻害等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全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利用多项式回归、低通滤波等分析方法,对1959-2005年81台站的气温... 胡菊芳 张超美 彭静关键词:气象灾害 年代际变化 文献传递 低频天气图方法在4-9月辽宁干旱月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2008-2013年500h Pa NCEP/NCAR逐日再分析风场和位势高度场资料及辽宁省54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低频天气图方法,对辽宁干旱有影响的9个低频预报关键区,分析各个关键区低频系统的特征及其与干旱过程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有联系,建立干旱过程低频预报概念模型,并对2013年干旱过程进行了回报,预报效果较好。 胡春丽 焦敏 李辑 王婉昭 李菲 马锋敏2011年江西汛期降水低频分量的延伸期预报试验 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2011年2—8月逐日降水量序列及东亚地区850 h Pa经向风场资料建立多变量时滞回归(multivariable lagged regression,MLR)模型,对5—7月江西降水10~30 d和50~70 d低频分量分别进行延伸期逐日预报实验。结果表明:2011年江西降水存在显著的10~30 d和50~70 d的振荡周期。降水50~70 d低频分量延伸期预报技巧明显优于10~30 d低频分量延伸期预报技巧,平均预报技巧高达0.86。降水50~70 d低频分量延伸期预报可准确预报降水低频位相的正负转换,能为江西延伸期强降水过程发生的时段预测提供预报信号。 张超美 宋进波 章毅之 马锋敏 谢佳杏 吴姗姗关键词:延伸期预报 九江年降水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 被引量:26 1998年 针对近百年来九江年降水时间序列资料,应用分形理论,探讨了不同嵌入相空间下时间序列关联维的变化规律。计算得到了其饱和关联维数d=5.08,最低嵌入维m=9以及Kolomogorov熵k=0.452。结果表明,九江年降水时间序列是一混沌序列。从而,为进一步建立年降水预测预报模型奠定了基础。 魏一鸣 孙国栋 胡平昭 李俊华 金菊良关键词:年降水 分形 分维 混沌 时间序列 降水预报 江西省冬季大气典型污染过程的气象成因研究 被引量:8 2021年 选取2019年1月江西省两次大气污染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分别从局地气象要素变化、地面天气形势、大气动力和热力条件及污染潜在源区等进行分析,对比两次污染过程形成机制.两次污染过程地面天气形势分别为冷锋前部型和低压倒槽型.冷锋前部型污染形成主要原因为冷空气南下在江西省减弱辐合导致上游细颗粒物输送并堆积,西北风增大细颗粒物浓度降低.低压倒槽型污染形成原因为较长时间处于高湿、小风或静风、逆温下的污染累积.对两次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的九江市进行分析,冷锋前部型九江市近地面主要受西风影响,低压倒槽型主要受东北风影响,低压倒槽型九江市风速多在2 m·s^(-1)以下.两次污染期间大于3 m·s^(-1)的风速有利于污染物清除.长时间高湿、小风(<2 m·s^(-1))及风场辐合,是低压倒槽型九江市重污染维持较长时间的重要原因.低压倒槽型大气垂直结构较冷锋前部型稳定.低压倒槽型垂直湍流弱、低层风速小于2 m·s^(-1),且存在多层逆温和深厚的湿区,冷锋前部型存在明显下沉运动,逆温强度明显弱于低压倒槽.九江市PM_(2.5)污染潜在贡献源主要来自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和安徽西北部;低压倒槽型九江市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江西省内及与江西省接壤的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 陈燕玲 张根 王欢 邓力琛 钱悦 许彬 夏玲君 曹侃关键词:聚类分析 江西地区冬半年极端低温事件主模态及环流特征 2023年 基于1961—2022年江西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首先极端低温阈值,分析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分布特征;再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获得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主模态,分析相应的关键环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冬半年极端低温阈值在0℃以下,南北分布差异较明显。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1985年前后由偏多转为偏少的年代际振荡。极端低温发生频次主模态的变化受冬季风系统关键成员的影响显著,东亚冬季风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东亚大槽加深、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强都利于江西地区出现极端低温事件。 马锋敏 刘冬梅关键词:频次 主模态 东亚冬季风 1961—2021年江西省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023年 基于1961—2021年江西省93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修订后的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进行干旱过程识别,分别对江西省单站、区域干旱过程的频次和累积强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单站干旱过程发生频次范围为0.57—2.08次/a,干旱过程年均累积强度范围为-171.9—-35.2,整体空间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南强北弱”的特征,赣南地区干旱频次高、强度强,赣北南部的干旱发生频次和强度则较少较弱。2)夏、秋季是江西省干旱发生最频繁、累积强度最强和中旱、重旱及以上等级的累积强度最强的季节,春季其次,冬季最次,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差异。3) 1961—2021年江西省区域干旱过程的发生频次(范围为0—4次/a)随年份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年干旱过程累积强度(范围为-260.9—0)出现显著增强趋势,增加速率为3.9 (10 a)^(-1),但均未发生突变。 辛佳洁 赵冠男 黄子立 罗少华关键词:气象干旱 北京地区一次典型大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55 2010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 m铁塔15层风、温、湿梯度观测资料和3层超声资料,对2002年12月1-4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持续大雾天气过程进行近地面层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地面大气边界层较大的相对湿度(〉70%)、较小的风速(〈3.0 m·s^-1)和风速垂直切变(〈0.02 s^-1)、稳定的层结结构以及较低的气温是北京持续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冷空气的侵入使得边界层相对湿度迅速减小,风速和风速垂直切变增大,破坏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导致大雾的消散。分析还发现,大雾的维持与消散主要受风场等动力因素的影响,热力层结是大雾维持和消散的必要条件。冷空气的侵入自上而下影响平均风场,而对湍流风场的影响则是自下而上的。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大雾期间,近地面边界层内中尺度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都大于湍流尺度的,中尺度动量通量与平均风速基本呈反相关;冷空气的侵入使得湍流通量显著加强,是导致大雾天气消失的主要原因。 刘熙明 胡非 邹海波 曹晓彦 窦军霞关键词:大雾 城市边界层 湍流 中尺度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