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作品数:492 被引量:1,250 H指数:14 相关作者: 郭新红 孟祥贤 朱咏华 赵李剑 吴萍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射频消融联合索拉菲尼和干扰素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索拉菲尼和干扰素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59例RFA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 肖华 许若才 刘寒春 李建良 余志渊 欧阳永忠 邱晓昕 李清龙 李永国 朱海珍 谢文彪 谢海龙 单汉国 刘景诗 左朝晖关键词:复发性肝癌 索拉菲尼 射频消融 干扰素治疗 文献传递 辣椒斑驳病毒CP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辣椒斑驳病毒(Pepper mottle virus,PepMoV)是近年来生产上主要侵染辣椒的新发病毒之一,目前有在我国快速扩展的趋势,因此,亟需开展该病毒的特异性快速检测技术,为明确该病毒在我国辣椒主产区的分布、发生致害规律及机制等研究提供科学手段。本研究以PepMoV编码的外壳蛋白CP为免疫源,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建立PepMoV的特异性快速检测方法,为PepMoV的分布和发生致害规律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特异性RT-PCR技术,从感染PepMoV辣椒的cDNA中扩增获得片段大小为822 bp的CP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α,转化E coli DH5α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Ni-NTA柱层析纯化。以纯化的重组CP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采用ID-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获得原核表达的PepMoV重组CP蛋白,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蛋白为分子量约为37 kDa的单一条带。Western blotting和ID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高,仅识别PepMoV CP蛋白,不识别寄主蛋白和其他选择的马铃薯Y病毒;田间样本检测结果表明,PepMoV在湖南和贵州辣椒上的检出率为20.00%和43.33%。【结论】基于PepMoV CP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建立的PepMoV快速检测方法,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和发生规律提供科学手段,也为该病毒CP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王鑫 叶倩 吕小园 田培洁 张松柏 张松柏 张德咏 罗香文关键词:CP基因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钙传感蛋白互作激酶CIPK14参与拟南芥盐和ABA胁迫应答调节 被引量:5 2008年 钙和蛋白激酶在植物胁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蛋白激酶CIPK14的T-DNA插入突变体为材料,系统研究了CIPK14基因在不同组织与生长发育期的表达情况,和CIPK14基因的钙调节属性及其在胁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CIPK14基因在拟南芥根、茎、叶、花各组织器官中都有所表达,其中花器官和根部表达量较为显著;不同阶段比较发现CIPK14在幼苗期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研究同时发现,ABA和盐胁迫能激活CIPK14基因的转录;CIPK14T-DNA插入突变体中一系列胁迫应答基因的转录水平全都不同程度地降低或表达滞后,说明CIPK14基因在胁迫应答中起作用.另外,CIPK14突变体的种子萌发和根伸长对各种渗透胁迫敏感,并且ABA合成抑制剂哒草伏(Norflurazon)能部分恢复突变体对ABA,盐等的敏感表型.进一步证明CIPK14是胁迫应答相关基因.研究还发现,CIPK14的转录受到极端浓度下外源钙离子的激活,另外在一定胁迫条件下,突变体中RD29A基因的表达对外源钙离子浓度变化不敏感,说明CIPK14基因功能缺失降低了受钙调节的胁迫相关基因对外源钙的敏感性.相应的表型分析发现,突变体种子萌发和根伸长与野生型相比对外源钙敏感性下降,进一步证明CIPK14基因接受钙信号调节,并作用于拟南芥ABA和盐胁迫应答信号途径,激活胁迫相关转录因子. 秦玉芝 李旭 郭明 邓克勤 林建中 唐冬英 郭新红 刘选明关键词:钙 胁迫应答 种子萌发 PD-L1和BAFF-R在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和TNF家族的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 BAFF-R)在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GDLBCL)的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26例GDLBCL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的PD-L1和BAFF-R的表达,分析PD-L1和BAFF-R的表达与GDLBCL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和PD-L1与BAFF-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D-L1和BAFF-R在GDLBCL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1)。PD-L1和BAFF-R表达与GDLBCL分期及病理分型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PD-L1与BAFF-R有相关性(P<0.01)。结论 PDL-1和BAFF-R表达上调与GDLBCL分期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D-L1和BAFF-R可能成为GDLBCL有价值的预后指标。以PD-L1和BAFF-R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治疗有望成为GDLBLC免疫治疗的潜在方案。 曾辉 王进峰 尚松 王亮 李亚军 李俊军 邓红玉 欧阳琳达 邓日林 唐松青 谢海龙 朱海珍 朱海珍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在化疗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2年 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获得性耐药的高度关联是导致90%以上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是影响肿瘤的临床疗效的主要障碍。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的起源,与肿瘤的复发、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而且具有多药耐药(对目前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不敏感),抵抗放化疗和长期静寂的特点,是导致获得性耐药的重要原因。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分化的过程,可使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征,从而促进CSCs的产生,在肿瘤的侵袭转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CSCs和EMT在化疗耐药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任华益 曾勇 谢仲秋 尹继业 张为家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干细胞 化疗 耐药 热激处理对鲜切百合鳞茎片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24年 为研究热激处理(heat shock treatment,HT)对鲜切百合鳞茎片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热激法(55℃热水,2 min)处理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Cotton),测定并分析鲜切百合鳞茎片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HT可有效保持鲜切百合鳞茎片贮藏期间的色泽,维持细胞壁的结构,抑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等酶的活性,减缓总酚(totalphenolics,T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和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REC)的升高,降低其质量损失率、腐烂率、褐变度。贮藏结束时,相比CK组,HT组的POD、PPO和PAL活性分别降低了95.26%、21.74%、41.65%;HT组的腐烂率、褐变度、MDA含量、REC和TP含量分别为10.56%、1.55、0.13μmol/g、19.71%、3.51 mg/g,显著低于CK组(P<0.05);硬度、白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 848.09 g、79.65、7.62 mg/g,显著高于CK组(P<0.05)。而40 d时,CK组和HT组的质量损失率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85%、0.66%和14.04%、14.78%,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HT组在贮藏40 d后才出现质膜降解,比CK组晚30 d。综上,HT有效地延缓了鲜切百合鳞茎片的贮藏品质劣变,并延长了贮藏时间。 陈佳妮 罗耀华 孔慧 丁可 葛帅 丁胜华关键词:热激处理 酶促褐变 贮藏品质 鲜切果蔬 核酸适配体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主要包括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和抗体肿瘤免疫治疗。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其价格昂贵,质量易受不同批次的影响且存在免疫原性。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能与靶标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短的单链寡核苷酸,素有“化学抗体”之称。核酸适配体易合成且成本低,质量稳定且免疫原性低,基于这些优势近年来也被开发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本文综述了核酸适配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主要包括核酸适配体通过靶向免疫检查点、共刺激受体、细胞因子、递送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间接调控肿瘤免疫进程,以及将核酸适配体修饰于细胞膜上直接介导免疫细胞靶向杀伤等。核酸适配体以多种方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有潜力被开发用于临床治疗。 周灵丽 叶茂关键词:核酸适配体 肿瘤免疫治疗 miR-370通过靶向调控ISG15而增强肝癌对干扰素的敏感性 目的肝细胞癌是一个导致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干扰素在治疗和预防肝癌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探讨microRNA在调控肝癌对干扰素的敏感性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干扰素依赖的细胞系HL... 刘卓 盛新仪 邱晓昕 洪源 周琨妍 唐波 马敏 杨大荣 刘念礼 王小红 朱海珍 左朝晖关键词:肝癌细胞 靶向调控 ISG15 干扰素 文献传递 WRAP53β的分子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2017年 WRAP53β蛋白是WD40重复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能控制端粒酶、DNA修复蛋白和剪接因子在细胞内转运,参与卡哈尔体形成、端粒稳定和端粒延伸。目前研究表明WRAP53β功能异常与早衰、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疾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现就WRAP53β在细胞内多方面的分子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洁莹 孙洋 杨潮 李江林 叶茂关键词:DNA双链断裂 端粒酶 肿瘤 核酸-金属复合物及其在原子制造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是直接以原子为操纵对象,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原子尺度结构,并实现批量生产以满足所需要的前沿制造技术,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本综述总结了核酸材料在精准原子制造中的应用及前景,从核酸材料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出发,论述了DNA与金属原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从天然核酸材料、人工碱基"分子元素"、核酸纳米结构等方面分类介绍了核酸材料介导的精准原子制造的发展历程与突破性进展.最后,对该领域存在的一些挑战与机遇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圣凯 郝卿 彭天欢 陈卓 谭蔚泓关键词:金属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