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华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护理
  • 3篇术后
  • 2篇腰椎
  • 2篇医护
  • 2篇引流
  • 2篇手术后医护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术期护理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钉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期护理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术
  • 2篇颈椎
  • 2篇固定术
  • 2篇负压

机构

  • 8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8篇张晓华
  • 5篇郝庆英
  • 5篇谭明生
  • 3篇刘楚吟
  • 1篇胡淑云
  • 1篇王文军
  • 1篇王立晶
  • 1篇麻昊宁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23年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80例临床资料,以术前下肢DVT的产生与否将其分为DVT组62例和非DVT组318例。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发生情况,分析术前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16.3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3~4级、既往存在下肢DVT史、受伤至入院时间≥24 h、血清白蛋白<35 g/L、血清D-二聚体≥0.5 mg/L、全血血小板计数≥262×10^(9)/L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OR=1.852、2.059、2.184、1.980、2.119、1.964、2.155,P<0.05)。建立回归方程模型:logit(P)=-10.310+0.616×年龄+ASA分级×0.722+既往存在下肢DVT史×0.781+0.683×受伤至入院时间+血清ALB×0.751+血清D-D×0.675+全血PLT×0.768。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ASA分级3~4级既往存在下肢DVT史、受伤至入院时间≥24h、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D-二聚体≥0.5mg/L、全血血小板计数≥262×10^(9)/L等,建立回归方程模型预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价值高,临床可根据以上特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冯雪艳张晓华姜珊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
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3年6月1682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病例,共12例(0.71%)发生术后血肿并行急诊手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8~69岁,平均52.5岁。护理措施包括:1)术前按规范行评估、宣教及训练;2)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强调及时医护、医患沟通;3)术后正确给药、重视心理护理并给予康复训练指导。结果:12例患者急诊行原入路探查、血肿清除术后症状即刻或逐渐改善。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评价采用ASIA分级,其中手术前B级1例、C级5例、D级6例,末次随访时C级2例、D级5例、E级5例。结论:对于颈椎前路患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及时医护沟通、早期发现术后硬膜外血肿并尽快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是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另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可有效地降低致残率,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
郝庆英付婵娟张晓华谭明生
关键词:颈椎手术后医护神经功能恶化
经口咽松解后路椎弓根钉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口咽松解后路椎弓根钉治疗O型(Operation Reduction Type)寰枢椎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68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安全宣教,口腔准备,非语言交流训练和呼吸功能练习。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鼻饲管及饮食护理,注意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果:68例病人术后寰枢椎复位固定融合良好,未见切口感染病例,神经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口咽入路行寰枢椎松解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医疗和护理风险很大,严格落实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郝庆英刘楚吟付婵娟张晓华谭明生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椎弓根螺钉
下腰椎术后引流管中段抬高引流方式与持续负压引流的效果比较
2015年
目的探讨下腰椎术后患者引流管中段抬高及持续负压两种引流方式的引流量和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3年7月,将248例行腰椎后路1~2节段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A组)116例术后采用引流管抬高法引流,对照组(B组)132例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总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术后体温、并发症及JOA评分情况。结果A组单节段平均引流量(97.0±34.2)ml,双节段平均引流量(108.5±32.7)ml;B组单节段平均引流量(393.4±143.5)ml,双节段平均引流量(448.2±169.6)ml;A、B组问单/双节段术后引流总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3,17.55;P〈0.01);A组单/双节段,以及B组单/双节段术后引流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21.7±13.4),(117.8±1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腰椎术后引流管抬高引流法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改善临床效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引流方法。
郝庆英麻昊宁付婵娟张晓华谭明生
关键词:下腰椎手术引流术后失血
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及注射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胰岛素注射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对伊奥素的认知缺乏、胰岛素保存不正确、注射部位不轮换、注射针头重复使用及注射操作不规范等,而教育方面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知识储备不足、教育体系不完...
张晓华
Hybrid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Hybrid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Hybrid手术治疗的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系统、规范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呼吸功能和咳痰能力锻炼;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和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各种并发症征象、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康复指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脊髓型颈椎病评分系统评价神经系统功能,采用Odom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中位数16个月。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颈椎Cobb角术前23.0°±2.2°,末次随访时19.0°±2.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7.10±1.02)分,末次随访时(3.30±1.31)分。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术前(10.20±1.27)分,末次随访时(15.10±1.65)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优30例、良6例。术后并发声音嘶哑1例、饮水呛咳1例、咽喉疼痛或吞咽有异物感23例,未行特殊处理。无脊髓损伤、椎间隙感染、假体移位、内植物松动、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采用Hybrid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郝庆英刘楚吟付婵娟张晓华王文军谭明生
关键词:颈椎病护理
3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脊柱侧弯多发生于脊柱的胸段和胸腰段,在结构性脊柱侧弯时脊柱有旋转畸形,致使脊柱凸侧的肋骨向后突出,胸廓畸形,肋骨角的角度增大可90°,使后胸廓形成一条嵴状隆起,如剃须刀,故称为剃刀背畸形。严重者可影响到患者的仪表.而且使胸廓缩窄.影响心肺功能。2008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对30例患者实施了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经精心护理,效果理想未发生并发症,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张晓华王立晶胡淑云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脊柱侧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胸廓畸形剃刀背畸形旋转畸形
腰椎内固定术后间断夹闭和持续负压引流法引流量的比较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比较腰椎内固定术后间断夹闭和持续负压引流法的引流量及相关指标。方法 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1~2节段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放置引流管。随机分为两组:A组95例,采用间断夹闭引流法;B组91例,采用传统持续负压引流法。结果 A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为:1节段手术患者平均引流量(106.3±35.1)ml,2节段手术患者平均引流量(112.5±33.1)ml;B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为:1节段手术患者平均引流量(371.2±119.6)ml,2节段手术患者平均引流量(415.3±156.3)ml。两种引流方法和不同手术节段数的引流量总量结果显示,两组1节段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3,P〈0.01);两组2节段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2,P〈0.01);A组和B组患者吸收热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术后应用间断夹闭引流法可明显减少术后引流血量,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探讨的引流方法。
郝庆英刘楚吟付婵娟张晓华谭明生
关键词:腰椎手术后医护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