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载阳

作品数:60 被引量:30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动脉
  • 26篇细胞
  • 18篇动脉粥样硬化
  • 14篇血管
  • 13篇生理学
  • 13篇病理生理
  • 13篇病理生理学
  • 11篇病理学
  • 11篇病理学与病理...
  • 10篇胆固醇
  • 10篇固醇
  • 9篇血压
  • 9篇高血压
  • 8篇蛋白
  • 8篇平滑肌
  • 8篇主动脉
  • 8篇腺苷
  • 7篇三磷酸
  • 7篇三磷酸腺苷
  • 7篇平滑肌细胞

机构

  • 54篇南华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59篇万载阳
  • 45篇杨永宗
  • 23篇易光辉
  • 22篇唐朝克
  • 19篇刘录山
  • 15篇王佐
  • 14篇杨保堂
  • 12篇王双
  • 11篇危当恒
  • 11篇袁中华
  • 9篇冯大明
  • 8篇万腊香
  • 8篇杨向东
  • 8篇任重
  • 7篇孙文清
  • 7篇吴孟津
  • 6篇李悦梅
  • 6篇尹卫东
  • 4篇唐雅玲
  • 4篇杨小毅

传媒

  • 21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衡阳医学院学...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第八次全国动...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第四届中南地...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人群氧化应激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氧化应激状况,以期为临床高血压病人抗氧化治疗提供理论研究基础。结果在高血压人群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低于非高血压人群,而MDA含量高于非高血压人群,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作为主要抗氧化因素的SOD和Vit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病人处于高氧化应激水平,临床应用抗氧化药物治疗高血压可能有一定疗效。
刘录山匡希斌危当恒王佐唐朝克任重万载阳杨保堂银兴锋易光辉王贵学杨永宗
关键词:高血压氧化应激血管紧张素
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II反应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03年
为了探讨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变化及其机制 ,在制作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血管基础上 ,观察了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大、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 ;用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显微电视测量法和离体血管环灌流实验分别观察了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和胸主动脉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以及洛沙坦对该反应的作用 ;并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动物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和 2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增加 ,细胞层数增加 ,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含量增加 ;随着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升高 ,肠系膜动脉、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增加 ,而且在每一个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和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收缩反应都比对照组增强 ;洛沙坦完全阻断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 ;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增多 ,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mRNA也有表达 ,而正常大鼠未见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mRNA表达。此结果提示 :(1)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增强 ,洛沙坦完全阻断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 ;(2 )血管紧张素Ⅱ
王双万载阳唐朝克李悦梅杨永宗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血管重塑血管紧张素受体
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模型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目前已有的动物模型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破裂的可控性及量化研究方面均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为了建立类似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斑块模型,体外研究斑块稳定性,应用传统的高脂高胆固醇膳食诱导建立了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从血脂水平和斑块病理形态学特征方面加以了证实.该模型中斑块与人类成熟斑块的高度相似性使其成为研究斑块稳定性和斑块破裂的较好模型.从量化比较这一出发点着手,建立了一个体外可控可量化诱导斑块破裂模型,方法简单易行,是一个较好的量化研究斑块破裂和破裂相关因素间关系的实验模型.
刘录山杨永宗冯大明孙文清唐朝克唐雅玲易光辉王佐任重王贵学杨保堂万载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动物模型
高血压病人群血脂水平的研究
2006年
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被公认。但是降压药物治疗对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降压药物未能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或者反而导致了血脂异常,而且这种情况在各地人群有所差异。因此本文以湖南衡阳地区272厂社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社区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4个血脂指标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中,前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高血压人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总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非高血压人群高于高血压人群,但两组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本文结果表明,在高血压人群中存在脂质代谢紊乱。
吴孟津刘录山匡希斌任重万载阳杨保堂唐雅玲
关键词:高血压血脂冠心病
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肠系膜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被引量:14
2003年
利用贴块法成功地大量培养了大鼠肠系膜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培养的细胞经光镜和免疫组化鉴定为平滑肌细胞。方法简便 ,经济 ,为阻力血管的细胞水平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
李悦梅冯大明万载阳王双沈丹彤赵桂玲杨永宗
关键词:组织块法细胞培养肠系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高血压病
硫氢化钠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和CD36表达的影响
2009年
赵战芝李国华王仁谭建苗金海燕万载阳姜志胜
关键词:硫氢化钠THP-1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CD36
肺炎衣原体感染增加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1表达的关系
目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血管壁内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形态学特征。研究肺炎衣原体感染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巨噬细胞内脂质的蓄积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将对阐明肺炎衣原体感染和动脉...
刘录山程艳丽杨永宗唐朝克危当恒万载阳王贵学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肺炎衣原体HEP-2细胞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5
2005年
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变化. 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均用氧化酶法测定,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BCA1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A1蛋白质的表达. 喂养12个月后,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实验组小型猪主动脉、髂动脉、颈总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实验组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小肠组织ABCA1表达上调. 结果提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和小肠组织ABCA1表达上调.
唐朝克冯大明孙文清刘录山易光辉杨峻浩王佐王双万载阳杨保堂杨永宗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
用酶标仪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研究
1996年
用酶标仪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研究万载阳,杨小毅(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衡阳,421001)众所周知,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细胞内胆固醇浓度则具更重要意义。迄今为止,要确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尚缺乏确实简便可行的方法,我...
万载阳杨小毅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细胞胆固醇
血管紧张素Ⅱ和氯沙坦对大鼠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为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导致血管重构的机制是否与其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有关。方法 应用RT PCR、Westernblot、明胶酶谱分析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 高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VSMC 48h时 ,可以诱导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增加。不同浓度影响程度不同 ,1× 10 - 8mol·L- 1和 1× 10 - 7mol·L- 1的血管紧张素Ⅱ影响最强。 1× 10 - 6 mol·L- 1氯沙坦可以部分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诱导作用。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小动脉VSMC的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增加 ;
李悦梅冯大明李悦山王双杨永宗万载阳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平滑肌细胞小动脉血管重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