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玉峰 作品数:48 被引量:12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铅对HK-2细胞转分化及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铅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以2.5、5.0、10.0μmol/L醋酸铅剂量染毒,以0μmol/L醋酸铅剂量组为对照组,应用形态学、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醋酸铅染毒72hHK-2细胞形态、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改变,以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结果5.0、10.0μmol/L醋酸铅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5.0、10.0μmol/L醋酸铅组α-SM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32%和6.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醋酸铅组FN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醋酸铅组细胞TGF-β1 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强,2.5、5.0、10.0μmol/L醋酸铅组CTGF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5)。结论铅在体外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并能增强TGF-β1、CTGF、FN表达。 周桂凤 蒋云生 彭佑铭 胡白瑛 刘栋 乔玉峰关键词:铅 肾小管 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染铅大鼠肾脏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染铅大鼠肾脏纤维化相关基因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探讨铅导致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1个月染铅组、2个月染铅组、3个月染铅组,分别以蒸馏水、质量分数为0.5%的醋酸铅喂饮。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肾皮质NFκB、TGFβ及FN的表达情况,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肾皮质中上述指标mRNA的表达。结果染铅组NFκB蛋白的表达增加(1、2、3个月染铅组分别为0.2315±0.0624、0.3213±0.0740、0.4729±0.0839),与对照组(0.1464±0.06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染铅组NFκBmRNA的表达也明显增加,其与相应内参照的灰度比分别为0.4370±0.0841、0.5465±0.0503、0.6443±0.0538,与对照组(0.3608±0.05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染铅组TGFβmRNA表达(0.5225±0.0416)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0.4645±0.04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在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蛋白的表达在2个月组(0.4243±0.0595)和3个月组(0.4917±0.0891)与对照组(0.3530±0.04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mRNA的表达同样在2个月组(0.8650±0.0880)和3个月组(0.8714±0.0980)与对照组(0.7432±0.063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铅大鼠肾脏NFκB、TGFβ及FN表达增加可能为铅所导致肾脏纤维化的重要环节。 乔玉峰 蒋云生 庞东梓关键词:铅 核因子-ΚB 转化生长因子-Β 纤维连接蛋白 IMD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观察IMD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以探讨IMD在冠心病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5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静脉取血获得血浆,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IMD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n=20)进行比较。结果冠造介入组患者治疗前IMD水平(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46.85±33.10 vs 189.04±56.89,P<0.05),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IMD水平显著升高(163.76±56.25,P<0.01)。治疗前冠状动脉造影不正常者IMD水平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135.50±29.34 vs 167.37±18.63,P<0.05),且术后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IMD在冠心病患者中含量较低,其水平的降低可能为冠心病潜在危险因素之一。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出现IMD水平的增高,可能与治疗过程中的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体出现代偿有关。 陈双春 李荣山 郜玉珍 乔玉峰关键词:IMD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THSD7A与膜性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19年 目的系统分析评价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在膜性肾病(MN)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方法系统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CNKI)、医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收录的中英文文献,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R软件和Rev Man 5. 3软件对MN患者中THSD7A的表达情况进行Meta分析。比较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检测THSD7A的阳性率;分析THSD7A分别在MN、原发性MN(IMN)和继发性MN(SMN)患者中的阳性率;分析THSD7A相关MN合并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根据THSD7A阳性患者的人种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总共4826例MN患者,发表偏倚漏斗图对称分布。其中5项研究同时进行血清学和组织学THSD7A阳性率检测,其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0. 88,95%CI:0. 62~1. 25,P=0. 48)。MN中THSD7A的阳性率为2. 76%(95%CI:2. 33%~3. 28%);IMN中THSD7A的阳性率为2. 94%(95%CI:2. 19%~3. 94%);SMN中THSD7A的阳性率为2. 60%(95%CI:1. 29%~5. 2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黄种人中THSD7A相关MN阳性率为2. 49%(95%CI:1. 75%~3. 54%),高加索人中THSD7A相关MN阳性率2. 85%(95%CI:2. 35%~3. 47%),其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2=55. 5%,P=0. 13)。THSD7A相关MN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9. 19%(95%CI:4. 68%~15. 00%)。结论血清学和组织学检测THSD7A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IMN和SMN以及不同人种中THSD7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THSD7A相关MN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9. 19%。 王静 乔玉峰 薛福平 金众鑫 王利华关键词:膜性肾病 META分析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圣雪 乔玉峰 王利华 闫燕 赵彦 张晓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凝血纤溶相关蛋白的表达 2013年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凝血纤溶相关物质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被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0、2、6、12、24h组(IR0h组、IR2h组、IR6h组、IR12h组、IR24h组),每组8只。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肾动脉45min建立IR模型。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凝血酶原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24h组大鼠血BUN及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各组肾组织病理改变程度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与Sham组相比,IR各组。肾小管损伤半定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各组肾ET-1蛋白表达增加,6h达高峰,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各组肾FgI-2凝血酶原酶表达增加,12h达高峰,24h基本恢复正常,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t—PA表达增加,12h达高峰,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IR损伤后存在肾组织凝血纤溶相关物质的异常表达,推测后者可能参与了肾脏IR损伤。 乔玉峰 李荣山 王利华 李宇新 郭珲 王晨 张晓琴 周晓霜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192例IgA肾病临床与牛津病理分型的分析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牛津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9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尿、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病理资料(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积分、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的相关性。结果(1)19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合并血尿最多见,为72例(37.5%),依次为肾病综合征42例(21.9%),肾功能不全29例(15.1%),合并高血压72例(37.5%);(2)牛津病理分型中M1占60.0%,E1占55.2%,S1占46.9%,TO、T1、T2分别占59.9%、22.9%、17.2%,46.9%的患者存在小动脉内膜增厚,48.5%存在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部分病理类型与年龄有关(P〈0.01);(3)尿蛋白定量与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有关(P〈0.01或P〈0.05)。血压、肾功与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内膜增厚、细胞或细胞纤维月体有关(P〈0.01或P〈0.05)。结论牛津病理分型对IgA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马也娉 李荣山 王晨 乔玉峰 高丽芳关键词:病理学 中介素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ɑ与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中介素(IMD)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肿瘤坏死因子(TNF)-ɑ与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Spras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RI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IMD后处理组。动物切除右肾后,饲养1周后制作肾脏IRI模型(夹闭左肾动脉45 min),24 h后留取肾组织与血清,0.9%氯化钠注射液组于再灌注前5 min 0.9%氯化钠注射液1 ml腹腔注射,IMD后处理组于再灌注前5 min IMD(2 nmol/kg)溶于1ml生理盐水后腹腔注射。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半定量分析肾脏病理损伤;全自动生化仪常规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I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ɑ的表达。结果 PAS染色结果显示,IRI组肾小管和间质病理损伤显著重于正常对照组,病理评分为(0.32±0.12),(6.87±0.72)(P<0.05),IMD后处理组病理损伤(病理评分为4.33±0.81)则显著轻于IRI组,表现为细胞坏死,刷状缘脱落及管型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组尿素氮和肌酐均显著增高(P<0.05);与IRI组相比,IMD后处理组尿素氮和肌酐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组IL-6与TNF-ɑ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与IRI组相比,IMD后处理组IL-6与TNF-ɑ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IRI组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D后处理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至少与抑制炎症因子IL-6与TNF-ɑ生成有关。 宋杰 李荣山 苏雯 吴玲燕 韩重阳 乔玉峰关键词:肾脏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6 后处理 中介素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和探讨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血清中蛋白质组学的变化。方法制备大鼠肾脏I/R模型后,分别于再灌注后6、12、24h选取各组血清样本,经MALDI-TOFMS分析检测,并对各组具有差异的多肽指纹图谱鉴定分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采用Mascot Search进行蛋白质数据库检索以确定其性质。结果①本研究中血清经IMAC-Cubead处理后,在m/z为2081Da处,检测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多肽指纹图谱;②采用Mascot Search,进行了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均鉴定为大鼠纤维蛋白原片段。结论纤维蛋白原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周晓霜 李荣山 乔玉峰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纤维蛋白原 多肽 NOD样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2年 NOD样受体(NoD—likereceptotsNLR)是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中的一个重要家族,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危险相关分子模式,参与炎症体的组装活化,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最近研究发现,NOD样受体与NF—K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也有密切的联系,从多方面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NOD样受体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冯娟 李荣山 乔玉峰关键词:肾疾病 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