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球管
  • 3篇螺旋CT
  • 3篇CT球管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影像
  • 2篇使用寿命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减压
  • 2篇微血管减压术
  • 2篇息肉
  • 2篇内窥镜
  • 2篇窥镜
  • 2篇减压术
  • 2篇仿真内窥镜
  • 2篇CT仿真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13篇于丽波
  • 6篇田跃忠
  • 6篇宁路江
  • 2篇秦永福
  • 2篇齐颖
  • 2篇张丽君
  • 2篇刘灿虎
  • 1篇徐广玲
  • 1篇盛元相
  • 1篇刘海明
  • 1篇宋伟忠

传媒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收治的18例颅内胶质瘤患者,其中10例高级别胶质瘤、8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测量3D-ASL血流灌注图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及对侧半球、白质、灰质的脑血流量,分析不同脑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灌注情况;通过MRI常规扫描序列做出脑肿瘤初步诊断联合3D-ASL灌注成像技术再次诊断后,将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3D-ASL灌注成像技术所得rCBF定量参数在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t=4.65,t=4.89;P<0.05)。通过常规MRI扫描得出的脑肿瘤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8.9%,联合应用3D-ASL灌注成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两种方法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3D-ASL能定量反映肿瘤微循环的灌注情况,与MRI常规序列联合应用,可作为其重要补充,对脑肿瘤的定性诊断以及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参考价值。
于丽波徐广玲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胶质瘤
CT仿真内窥镜在大肠息肉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宁路江于丽波齐颖秦永福田跃忠
关键词:CT仿真内窥镜大肠息肉
螺旋CT三维表面覆盖法诊断颞骨茎突骨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05年
宁路江田跃忠于丽波刘海明
关键词:螺旋CT颞骨DISPLAY颌面部损伤
CT仿真内窥镜诊断胆囊息肉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CT仿真内窥镜 (CTVE)诊断胆囊息肉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3 5例经彩色超声及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患者进行了螺旋CT扫描 ,应用工作站中导航软件进行CTVE重建。结果 :彩超检出率 97 6% (80 /82 ) ,CTVE检出率为 92 7% (76/82 )。CTVE能够准确地显示息肉的三维形态 ,可任意角度观察 ,对息肉的大小、形态、部位等显示较好。结论 :CTVE作为无创性内镜样检查方法 ,对胆囊息肉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宁路江齐颖田跃忠秦永福于丽波
关键词:胆囊息肉仿真内窥镜螺旋CT
螺旋CT在诊断42例结肠癌中的应用
2002年
于丽波
关键词:螺旋CT结肠癌CT诊断图像处理
偏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新的术前影像评价
2008年
偏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前评价曾应用磁共振完成,但是用二维成像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融合成像三维磁共振脑池造影及复合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以磁共振图像重建,获得了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三维时间飞跃扰相反转梯度回波序列脑池造影,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压迫责任血管进行术前评价。融合成像三维磁共振脑池造影/血管造影,能为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外科手术提供有用的信息。
于丽波张丽君刘灿虎
关键词:偏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磁共振成像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细胞癌MRI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MRI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肝细胞癌患者30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3d内接受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肝细胞癌与FNH大小及分布情况,比较肝细胞癌与FNH影像学特征,包括MR平扫特征、动态增强扫描特征等。结果:(1)肝细胞癌及FNH均以肝右叶多见,比例分别为63.33%和70.00%,其最大径线分别为(5.4±2.2)cm和(4.7±2.1)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H位于肝包膜下的比例(50%)显著高于肝细胞癌(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扫特征:肝细胞癌及FNH均表现为略长T1、略长T2信号,FST2WI呈略高信号,FNH中心显示星芒状更长T1、更长T2信号区。肝细胞癌及FNH动态增强扫描均呈快进快出强化,中心星芒状瘢痕区呈延迟强化。FNH存在中心瘢痕的比例显著高于肝细胞癌,肝细胞癌伴有门静脉癌栓及肝硬化的比例显著高于FN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以清晰显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细胞癌特征,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于丽波
关键词: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细胞癌MRI肝占位肝肿瘤
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压迫的影像学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精确地评价三叉神经入口处神经血管压迫,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微血管减压术的规划是有用的。应用界限成像融合三维磁共振脑池造影术/血管造影术能立体的显示三叉神经入口处神经血管压迫的解剖学关系,评价责任血管的存在,压迫的部位及程度。界限融合三维磁共振脑池造影术/血管造影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断及成功地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是有用的。
宋伟忠于丽波张丽君刘灿虎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出血性转化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出血性转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入选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所有患者入选后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及普通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79例入选患者中经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发现16例患者存在出血性转化,占20.5%;共发现HI型10例,占62.5%;其中HI1型3例,占18.8%;HI2型7例,占43.7%;PH型6例,占37.5%;其中PH1型2例,占12.5%;PH2型4例,占25.0%;磁敏感加权成像对HT检出率为100%,普通磁共振检出率为68.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敏感加权成像出血面积检测为(978.9±289.7)mm2,与普通磁共振(782.6±257.3)mm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在脑缺血早期敏感地检测出血性转化,因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于丽波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
优化运行 延长CT球管寿命方法探讨
1999年
田跃忠于丽波宁路江
关键词:CT球管CT机使用寿命优化运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