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涛
- 作品数:42 被引量:1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骨疼丸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建立骨疼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延胡索、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样品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检出延胡索和当归;天麻素在0.204~1.0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99.21%,RSD为1.62%。结论本法可用于骨疼丸的质量控制。
- 于晓涛王佳
- 关键词:天麻素HPLC
-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慢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炮制组与非炮制组,各62例。非炮制组采用未炮制的中药清肺方治疗,炮制组采用炮制的中药清肺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炮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 %,高于非炮制组的82.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炮制组改善程度大于非炮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炮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 %,低于非炮制组的14.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炮制药物应用于慢性肺炎患者中,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王佳周敬奎于晓涛
- 关键词:慢性肺炎中药炮制肺功能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的疮疡生肌散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建立疮疡生肌散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himsdzu Shim-pack GIST C_(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建立12批疮疡生肌散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对其相似度进行评价,确定共有峰,通过对照品保留时间,对共有峰进行鉴定,通过比较单味药材和全方制剂,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利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式识别技术对疮疡生肌散总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批样品共标定19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鉴定了其中10个峰的化学成分,分别为1号峰3-羟基葛根素、2号峰绿原酸、3号峰葛根素、4号峰3-甲氧基葛根素、6号峰大豆苷、11号峰黄芩苷、13号峰盐酸小檗碱、15号峰汉黄芩苷、16号峰黄芩素、17号峰汉黄芩素;归属了19个共有峰药材来源,8、11、14、15、16、17、18、19号峰来自黄芩,5、13号峰来自黄柏,1、3、4、6、7、9、12号峰来自葛根,2、10号峰来自金银花;12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7,表明样品质量较稳定。通过CA和PCA发现不同批次间药物质量存在微小差异,主要分为三大类,进一步采用OPLS-DA筛选出导致批次间药物差异的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4号峰(3-甲氧基葛根素)、8号峰、14号峰、17号峰(汉黄芩素)、19号峰。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科学、准确、可靠且简便易行,可更加系统全面地评价和控制疮疡生肌散的质量,并为进一步药效及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 杨忠杰王博王隆隆王单单郭丽吴作敏于晓涛贾陆王瑞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
- 一种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证Ⅱ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证Ⅱ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合理,治疗气阴两虚证Ⅱ型糖尿病药效确切,由以下原料药物制成:黄连,茯苓,黄芪、三七,生地黄,麦冬,葛根,知母,五味子,天花粉,黄芩,乌梅,芦根和甘草...
- 于晓涛王瑞王单单白淑贤林帅军陈雪平李恒吴作敏
- 壮腰胶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2007年
- 目的:制备壮腰胶囊并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将半处方量药材煎煮,制成清膏,另半处方量药材粉碎成细粉,两者混合制粒装胶囊,并与腰痛宁胶囊对比应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92.5%,二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胶囊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 于晓涛
- 芪苓益肾颗粒传统制备方法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对比芪苓益肾颗粒传统制备工艺(TPP)与中药配方颗粒(CFG)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方法建立芪苓益肾颗粒指纹图谱,从相似度、化学成分种类、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峰面积4个方面研究芪苓益肾颗粒TPP与CFG样品的差异。结果芪苓益肾颗粒TPP样品、A厂及B厂CFG样品相似度较高(0.959、0.956、0.926),C厂CFG样品相似度稍低(0.894)。TPP和CFG有20个(峰1~13,峰15~21)共有峰;TPP与CFG相比有峰14的出现及峰22的消失。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发现CFG中各成分含量相对TP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FG共有峰总峰面积均低于TPP,A、B、C三厂CFG相对TPP共有峰总峰面积相对值分别为0.89、0.77、0.72。结论芪苓益肾颗粒TPP与CFG相比有化学成分的变化,TPP样品指标成分含量高于CFG样品;两者在化学成分种类、数目及指标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表明CFG的标识当量存在一定误差,在临床应用中应进行修正,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 王隆隆贾庆涵袁会莹张海风陈恒文杜跃亮杨忠杰王韵旨宁萌于晓涛
- 关键词:指纹图谱相似度
- 麻石清肺合剂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建立麻石清肺合剂HPLC指纹图谱及测定盐酸麻黄碱等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应用HPLC法构建12批麻石清肺合剂的指纹图谱同时进行了相似度评价,通过模式识别筛选差异性成分,对盐酸麻黄碱等7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2批麻石清肺合剂样品中标定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0,指认7个化学成分。12批样品被分为4类,筛选出8、7(苦杏仁苷)、3(盐酸麻黄碱)、9、10(甘草苷)、4(盐酸伪麻黄碱)、6号峰为差异性成分。12批麻石清肺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分别为29.620~156.274、12.504~85.355、245.089~643.440、20.357~79.625、35.117~108.893、0.310~5.556、1.777~10.382μg·mL^(-1)。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麻石清肺合剂的品质。
- 王博吴茱萸裴媛于晓涛王瑞
- 关键词: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高效液相色谱法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本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次,稀释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速度为100 ml/h,1次/d,连续用药14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0丸/次,3次/d,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QOL)评分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49%)较对照组(74.47%)高(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LVES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LVES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王佳王明磊于晓涛
-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马来酸桂哌齐特复方丹参滴丸心功能血液流变学
- 灵芝提取物通过PBX3/MAPK通路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灵芝提取物(GLE)是否可通过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U251人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该研究。含不同浓度GLE培养液(0、50、100、200 mg/L GLE)培养U251细胞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试验及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来评估细胞的存活率、凋亡情况、集落形成能力、迁移与侵袭特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BX3、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BX3、原癌基因c-RAF(Raf-1)、磷酸化Raf-1(p-Raf-1)、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0、100、200 mg/L GLE下U25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86.62±4.26)%、(67.68±3.49)%、(50.84±3.39)%、(40.13±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0、100、200 mg/L GLE下U251细胞凋亡率、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PBX3、ERK mRNA及PBX3、p-Raf-1、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LE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PBX3与ERK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RAS、PBX3、p-Raf-1、p-ME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集落形成数及侵袭细胞数均减少,细胞凋亡率升高;GLE作用效果呈剂量性依赖(P<0.05)。结论GLE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等恶性生物学特性,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PBX3/MAPK通路的激活相关。
- 陈皓郭丽于晓涛王瑞
- 关键词:灵芝属恶性生物学行为
- 丹芪护肝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丹芪护肝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从门诊和住院病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丹芪护肝合剂,对照组服用肝毒净颗粒,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芪护肝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
- 于晓涛王佳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