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洪娇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与纳米技术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发光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棒
  • 2篇发光性
  • 2篇发光性能
  • 2篇NAG
  • 2篇NAGDF4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水热法制备
  • 1篇热法
  • 1篇稀土
  • 1篇稀土掺杂
  • 1篇精氨酸
  • 1篇光材料
  • 1篇发光材料
  • 1篇氟化
  • 1篇氨酸
  • 1篇
  • 1篇掺杂

机构

  • 3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于洪娇
  • 3篇王进贤
  • 3篇董相廷
  • 3篇刘桂霞
  • 1篇徐佳
  • 1篇于文生
  • 1篇于淑晶
  • 1篇王晓玲
  • 1篇关红霞

传媒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NaGdF_4:Tb^(3+)/Eu^(3+)纳米棒的制备及多色发光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法,制备了一维棒状NaGdF4:Tb3+/Eu3+多色纳米发光材料,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所得样品为六方相的NaGdF4,结晶良好,微量的Eu3+,Tb3+对Gd3+的取代没有显著的改变NaGdF4的晶相结构。SEM照片显示:Eu3+单掺NaGdF4和Tb3+,Eu3+双掺NaGdF4纳米发光材料的形貌相同,均为由椭圆形纳米球组成的长约700 nm,直径约100 nm的纳米棒。荧光光谱表明:Tb3+,Eu3+双掺的NaGdF4在500~700 nm之间有很强的绿光和橙红光发射,并且发光强度与Eu3+和Tb3+的掺杂浓度有关。通过调节Tb3+,Eu3+的掺杂量实现了多色发光,发光颜色从绿光区向红光区移动。
关红霞于洪娇刘桂霞王进贤董相廷
关键词:NAGDF4纳米棒发光性
铕离子掺杂四氟化钆钠发光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制备稀土离子铕掺杂四氟化钆钠(NaGdF<Sub>4</Sub>:Eu<Sup>3+</Sup>)发光纳米棒及其方法,属于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1)按比例将复合稀土离子与十二...
刘桂霞王进贤董相廷于洪娇于淑晶王晓玲
文献传递
精氨酸辅助水热法制备NaGdF_4:Eu^(3+)发光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2013年
采用精氨酸辅助水热法,通过调节RE3+和F-源的摩尔比制备出亚微米级六棱柱形β-NaGdF4∶Eu3+发光材料,用XRD、FESEM、EDS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F-源量的增加,样品由空心结构变成实心结构。当RE3+∶F-=1∶8时制得的表面光滑均匀的NaGdF4∶Eu3+空心六棱柱的发光强度最强。以Eu3+的5D0→7F2跃迁占据主导地位,说明Eu3+占据NaGdF4非对称的1a格位和非对称的1f格位。
于洪娇刘桂霞王进贤董相廷于文生徐佳
关键词:NAGDF4精氨酸水热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