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莉
- 作品数:42 被引量:4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温经通络散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 mg/kg建立标准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组予温经通络散浸泡大鼠四肢及尾部,模型组大鼠予去离子水浸泡作为对照,正常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5%葡萄糖。检测温度和机械刺激下大鼠痛觉超敏和过敏反应,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L4~L6段脊髓背角GFAP表达,RT-PCR检测大鼠L4~L6段背根神经节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P<0.05),中药组大鼠较模型组行为学明显改善(P<0.01);模型组大鼠GFAP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升高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可见脊髓背角内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增大,突起增多、变粗及GLT-1 mRNA表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活性细胞减少、突起减少及 GLT-1 mRNA 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温经通络散外用可显著改善奥沙利铂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进而介导的伤害性信号传递有关。
- 王媛媛贾立群邓博张红蕾宋爱平笪冀平于莉莉
- 关键词:温经通络散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医外治行为学
- 甲念珠菌病(附10例报告)
- 1989年
- 甲癣多由浅部真菌引起,而由念珠菌引起的甲病较为少见,现将我们近二年来见到1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女8人,男2人;年龄最小4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达20年。均为指甲受损,其中累及1—3个甲者6人,累及4个甲以上者4人,其中有2人的10个指甲均有不同程度累及。临床表现:多数甲的损害先从甲的一侧开始,或由甲板下向上侵蚀,受累甲板和甲床分离,多呈灰白色,甲板下松软,有较明显碎屑,有2例甲板轻度增厚。其中有2例伴有明显的甲沟炎,经治疗后病情反复。10甲均累及者呈甲营养不良样表现。全部未见有明显的手癣伴发。病程较长,一般夏季较明显,而冬季较轻,本组患者的6人在发病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甲沟炎病史,经治疗后甲沟炎愈,而甲病迁延。 实验室检查,1.均取甲下碎屑进行直接镜检,结果6人阳性。
- 赵广李鸿蔡瑞康于莉莉
- 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mg/kg,建立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定期检测温度和机械刺激下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测定其尾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潜伏期,血浆NGF含量以及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形态分析。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P<0.05),尾神经SNCV、血浆NGF下降(P<0.0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核仁固缩明显,偏心核、多核仁核增多(P<0.05)。中药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尾神经SNCV及NGF较模型组均升高(P<0.05)。结论:中药温经通络散外用可改善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温度和机械刺激下的行为学改变、提高尾神经SNCV以及NGF水平。
- 王媛媛邓博段锦龙柯丹丹郭健于莉莉贾立群
- 关键词:中医外治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背根神经节
- 中药去痛灵外用治疗癌痛144例被引量:37
- 1994年
- 中药去痛灵外用治疗癌痛144例李佩文,郝迎旭,崔惠娟,于莉莉,张代钊,李凯鹏,卻凤兰癌痛是癌症患者难以解决的并发症,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药制剂去痛灵外用治疗癌痛取得一定疗效。临床资料从1991年始在我院及癌症基金会桓兴肿瘤医院等处治疗癌痛患者144例,其...
- 李佩文郝迎旭崔惠娟于莉莉张代钊李凯鹏卻凤兰
- 关键词:外用疼痛
- 中药实脾消水浸膏外敷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实脾消水浸膏外敷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及其对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将40例肺癌胸水患者随机分为实脾消水浸膏外敷组和顺铂胸腔灌注组,每组各20例,连续治疗4个星期,观察两组患者胸水治...
- 程志强贾立群李佩文郝迎旭田鑫黄静于莉莉
- 关键词:肺癌恶性胸水生活质量外治法中医药
- 文献传递
- 抗癌消水膏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02年
- 探讨中药外敷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特点。用黄芪、桂枝等研制成抗癌消水膏外敷恶性胸水患者的胸壁 ,与腔内免疫治疗法比较 ,对体力状况 (PS) >2的肿瘤病人并发恶性胸水者进行随机分组各 2 5例。观察各组病人胸水、胸痛、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及胸水癌细胞核抗原(PCNA)弱阳性率的表达。结果提示抗癌消水膏治疗恶性胸水有效率为 5 6% ,优于腔内免疫治疗组 (4 8% )。特别是对胸痛、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 ,并可抑制胸水中癌细胞增殖。
- 贾立群李佩文谭煌英程志强于莉莉万冬桂蔡光荣
- 关键词:抗癌消水膏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肿瘤
- 生姜泻心汤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CPT-11)所致大鼠迟发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CPT-11150mg/kg/d,连续2d,复制CPT-11所致大鼠迟发性腹泻模型,观察腹泻、体重及进食量的动态变化。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泻模型组、中药+腹泻模型组。腹泻模型造模方法同上,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中药+腹泻模型组于注射CPT-11前3d开始,每天1次用生姜泻心汤灌胃,共用药9d。对各组大鼠腹泻情况进行评分,记录体重及进食量;注射CPT-11后d7将大鼠处死,取回肠、盲肠及结肠组织,光镜下观察肠粘膜组织结构。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CPT-11后,出现明显的腹泻,并呈现早发性和迟发性腹泻两个时相阶段。中药治疗组迟发性腹泻评分(1.83±0.72)较模型组(2.19±0.94)显著下降(P<0.05),腹泻发生率也较模型组低,体重下降及进食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P<0.01)。光镜下肠粘膜损坏程度较模型组轻微。结论:生姜泻心汤对CPT-11诱发迟发性腹泻大鼠具有预防作用,并且可改善肠粘膜损伤程度。
- 邓海燕贾立群潘琳于莉莉李学郭艳茹
- 关键词: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中药
- 生姜泻心汤预防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CPT-11)所致大鼠迟发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生姜泻心汤组(生姜泻心汤灌胃1 次/天×9,于第4、5天连续两天尾静脉注射CPT-11150mg/k...
- 邓海燕贾立群潘琳于莉莉郭艳茹
- 关键词:肿瘤治疗中药复方
- 6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
- 背景:由于发病率低,对于大多数医生甚至肿瘤科医生而言,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而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4型,分型不同,其预后及治疗策略也不一样.本文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6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谭煌英娄彦妮房龙罗杰于莉莉邓博
- 鸡血藤干预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索鸡血藤对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peripheral neuropathy,PN)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鸡血藤干预奥沙利铂致PN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鸡血藤用量大于或等于15g的研究,并手工检索补充相应文献。采用Revman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及敏感性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鸡血藤干预后PN总发生率、III-IV严重PN发生率明显下降,总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 01);鸡血藤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 1),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P=0.000 1)。鸡血藤为君药的高剂量组与鸡血藤联合经典方剂的低剂量组,两亚组间比较并无差异。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无论是高剂量以鸡血藤为君药的复方,还是采用低剂量鸡血藤联合经典方剂,对奥沙利铂致PN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可改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邓博贾立群程志强于莉莉段锦龙邓超
- 关键词:周围神经毒性鸡血藤奥沙利铂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