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长明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内固定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股骨
  • 2篇动力髋
  • 2篇张力带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髋关节
  • 2篇髌骨
  • 2篇髌骨骨折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近端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关节
  • 2篇钢板
  • 1篇岛状

机构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沈阳铁路分局...

作者

  • 9篇于长明
  • 2篇杨宏海
  • 2篇朴光国
  • 2篇徐颖峰
  • 2篇刘洋
  • 1篇杨宏海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4
  • 2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微创动力髋关节螺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关节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142例老年FI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71例。A组予以微创DHS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予以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2组患者均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优良率为94. 4%(67/71),显著高于A组的83. 1%(59/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 5%(6/71),显著低于A组的22. 5%(16/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FIF的临床疗效优于微创DHS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软组织损伤较小。
于长明李京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动力髋关节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临床疗效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皮肤缺损被引量:5
2006年
朴光国刘洋杨宏海于长明徐颖峰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应用PFNA和DHS内固定的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比较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5.8±15.2)min、骨折愈合时间(10.3±1.8)周、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96.8±8.5)分与对照组(97.2±18.3)min、(13.2±2.4)周、(81.4±6.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利于骨折愈合、临床效果佳和并发症少的优势,较DHS更适用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于长明
关键词:不稳定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
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4例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67例。A组予以普通钢板固定手术治疗,B组予以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Bohler角、Gissane角均显著大于术前(P<0. 05)。B组术后1年Bohler角、Gissane角显著大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良率为91.0%(61/67),显著高于A组的74. 6%(50/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67),明显低于A组的19.4%(1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治疗CF所需的手术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及足功能恢复,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钢板治疗。
于长明李京
关键词:跟骨骨折解剖锁定钢板普通钢板临床疗效
AF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7例
2006年
朴光国杨宏海徐颖峰于长明刘洋
关键词: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AF钉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致伤原因
髌骨骨折应用聚髌器及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研究髌骨骨折应用聚髌器及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靠性。方法髌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成应用聚髌器治疗的治疗组41例和应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41例,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离床锻炼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离床锻炼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应用聚髌器治疗有利于患者及早的进行离床锻炼,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优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
于长明
关键词:髌骨骨折聚髌器张力带内固定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38例被引量:20
2004年
有移位的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以AO张力带固定为主,远期疗效的满意率多在90%以上.而对粉碎性髌骨骨折施行张力带固定有一定难度,术后并发症也较多.自2001年2月~2003年7月,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的各类型髌骨骨折38例,现对其优缺点作一探讨.
杨宏海于长明
关键词:记忆合金髌骨爪髌骨骨折AO张力带
锁骨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评价锁骨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的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锁骨骨折患者54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重建钢板治疗、治疗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2.5±18.6)d长于治疗组(64.2±13.5)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2.2%)高于治疗组(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较重建钢板治疗具有固定稳固、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于长明
关键词:锁骨骨折锁定加压钢板重建钢板
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2例,观察组应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于长明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