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俊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神经元
  • 4篇皮层
  • 4篇脑皮层
  • 4篇大脑
  • 4篇大脑皮层
  • 3篇皮层神经元
  • 3篇脑皮层神经元
  • 3篇大脑皮层神经...
  • 2篇三磷酸
  • 2篇锥体神经元
  • 2篇子通道
  • 2篇腺苷
  • 2篇腺苷三磷酸
  • 2篇离子通道
  • 2篇钾通道
  • 1篇单通
  • 1篇单通道
  • 1篇电导
  • 1篇新生大鼠
  • 1篇乙醇

机构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5篇任俊
  • 5篇陈培熹
  • 4篇陈助华
  • 3篇冯鉴强
  • 2篇吴庆
  • 1篇迟先煊

传媒

  • 2篇生理学报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乙醇对大脑皮层神经元延迟整流型钾通道的影响
1998年
本文用膜片箝技术(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研究了乙醇对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膜上延迟整流型钾通道(Ik)开放概率、开放频率和开放幅度的影响。150~550mmol/L的乙醇抑制Ik通道开放概率、开放频率,随乙醇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但不影响通道的电流幅度。450mmol/L乙醇对Ik通道开放概率和开放频率的抑制程度在两种记录模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50mmol/L的乙醇不影响Ik通道的动力学特性。
吴庆任俊陈助华冯鉴强陈培熹
关键词:乙醇锥体神经元钾通道膜片箝技术
大脑皮层神经元上ATP激活的多电导单通道
1995年
用膜片箝技术的细胞贴附式(cell—attached)和内面向外式(inside—out),在机械分离的新生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元上,记录到ATP激活的单通道电流。按电流幅度可以分为三类,其电导分别为20pS、32pS和58pS,各占全部开放事件数的12%、67%和21%,其中32pS为优势电导。三种电导状态之间可直接转换。32pS和58pS以及32pS和20pS之间的转换最为常见。结果表明: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元上存在ATP激活的多电导单通道。
任俊陈助华陈培熹
关键词:大脑皮层神经元腺苷三磷酸
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胞体ATP激活的离子通道及其特性
1996年
用膜片箝技术的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在机械分离的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元上,记录到ATP激活的离子通道。此通道的电导为32pS,对Na~+,K~+和Cs~+无选择性通透,而对Cl~-不通透。通道开放时间分布直方图多数需用双指数拟合,少数可用单指数拟合;通道关闭时间分布直方图均需用双指数拟合。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均不依赖于膜电位;但通道的开放概率随着激动剂ATP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电极内液无ATP时,无通道电流。六烃季胶和美加明不能阻断此通道。上述结果表明,新生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胞体可能存在ATP激活的离子通道。
任俊陈助华陈培熹
关键词:大脑皮层神经元腺苷三磷酸离子通道
小脑皮质神经元K^+单通道电流的生理特性被引量:3
1997年
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小脑皮质颗粒细胞膜上记录到钾离子通道电流,有以下的生理特性,最常见的通道电导为25pS,单通道电流幅度、开放时间、开放概率均受膜电位控制,通道开放时间分布直方图可用双指数拟合,无时间依赖性失活,不依赖钙离子,能被TEA阻断,表明此通道可能为延迟整流型K+通道。提示,小脑皮质颗粒细胞存在有不失活的25pS钾离子通道,不同于文献报道的,可能是一种新亚型的钾离子通道。
迟先煊冯鉴强任俊陈培熹
关键词:小脑皮质颗粒细胞钾离子通道生理特性
孕烯酮硫酸酯对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延迟整流型K^+通道的影响
1997年
本文用膜片籍技术(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研究了孕烯酮硫酸酯(PS)对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膜48pS延迟整流型钾通道(Ik)开放概率和平均开放时间的影响。在加入PS后40s,即可观察到Ik通道的开放概率增大,平均开放时间延长,表明PS加强Ik通道的活动。在浓度为30~100μmol/L的范围内,其增大程度与PS的浓度呈正相关,但PS不影响通道的电流幅度。本文为阐明孕激素快速膜效应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
吴庆任俊陈助华冯鉴强陈培熹
关键词:锥体神经元钾通道大脑皮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