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汉东
-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MMC对翼状胬肉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MMC)治疗翼状胬肉对术后复发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e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3-02。纳入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MMC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对胬肉复发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结果:共初检出217篇文章,最终纳入12个RCT,共1044眼。对12项RCT进行Meta分析显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与单纯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比较,术后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5~0.36,Z=6.40,P<0.01);对于其中研究到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6项RCT进行Meta分析显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与单纯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比较,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无统计学意义(MD=0.62,95%CI:0.62~1.85,Z=0.98,P=0.33)。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运用MMC可明显减少术后复发,对角膜上皮修复的时间无明显影响。
- 周琳李拓李家璋宋秀胜但汉东吴青松
-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META分析
-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 第一部分靶向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外显子测序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76个中国无血缘关系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变异和分子遗传学病因。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76个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家系,根...
- 但汉东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下一代测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Meta分析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移植对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结果纳人16项随机对照试验,有16项试验报道了术后复发的情况;5项试验报道了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0,95%CI[0.14,0.29],Z=8.68,P〈0.01),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1.82,95%CI[-3.26,-0.37],Z=2.46,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及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方面疗效优于结膜移植术。
- 邢怡桥但汉东李拓宋秀胜李家璋
- 关键词: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META分析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ILMP)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因IMH行视网膜ILMP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均行标准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ILMP和C3F8气体填充治疗,术后随访1年,复查内容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BCVA:21只眼提高,占84.0%,3只眼不变,占12.5%,1只眼下降,占4%;OCT:23只眼黄斑裂孔闭合,占92.0%,2只眼裂孔未闭合,占8%;mfERG:1环和2环的P1波反应密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低于正常值,3环、4环和5环的P1波反应密度与术前无变化(P>0.05)。结论 ILMP治疗IMH疗效可靠。
- 邢怡桥但汉东李拓宋秀胜李家璋
-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01/2011-06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病史、眼部检查、手术方式、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角膜体征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共30例32眼,术后随访12~24(平均16)mo,30眼术后角膜透明或仅遗留少许云翳,无新生血管长入,复发2眼,复发率约6%。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王亚丽但汉东宋秀胜
- 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
- 微量元素硒与眼病被引量:9
- 2016年
-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硒的缺乏或增多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本文综述了硒与眼病的关系及相关致病机制。
- 邢怡桥杨琳李拓宋秀胜李家璋但汉东李印
- 关键词:硒近视青光眼白内障
- Riggs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 2020年
- Riggs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是一种眼科少见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非进行性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影响视网膜的信号处理光感受器细胞。Riggs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的病理改变是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变性,此特征也是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知有4个基因的突变与Riggs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有关,此基因突变包括编码光转导和光电导的基因突变。目前尚无Riggs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的有效治疗方案,但正在进行的其他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可以为其治疗提供思路。
- 但汉东邢怡桥
- 关键词:视紫红质
- 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预防性光凝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估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变性和裂孔区光凝对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作用。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因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患者,若屈光间质透明可行眼底检查及治疗,则纳入本研究,对高危眼变性区或裂孔区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每6-12个月随访1次,每次详细记录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 40例(63只眼)进行了预防性光凝,所有患眼均发生了玻璃体后脱离,其中完全性后脱离28例(39只眼)。31例(46只眼)进行了随访,其中27例(42只眼)痊愈,4例(4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最佳矫正视力(BCVA)〈0.05者7只眼,0.05≤BCVA〈0.3者13只眼,0.3≤BCVA〈0.6者20只眼,0.6≤BCVA〈0.8者4只眼,BCVA〉0.8者2只眼。4例(4只眼)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进展和新的视网膜裂孔形成。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但光凝区病变进展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发展是预防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
- 但汉东宋秀胜李家璋吴青松李红艳李拓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激光光凝
- Schubert-Bornschein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致病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16年
- Schubert-Bornschein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是眼科少见的遗传性眼病,其分子机制复杂,现未能完全阐明.随着遗传学研究迅速发展,对其基因突变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相继发现并建立了基因型-表型的相互关系.文中从分子机制水平对Schubert-Bornschein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的致病基因做一综述.
- 但汉东宋秀胜李家璋吴青松李红艳李拓
- 关键词:突变
- ABCA4基因相关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ABCA4基因相关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由ABCA4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以光感受器和/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进行性退化为特征,主要包括Stargardt病、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和视网膜色素变性。本文就ABCA4基因的结构与功能,ABCA4基因相关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的临床特征、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但汉东邢怡桥
- 关键词:STARGARDT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