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艳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因子-1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癌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 1篇肿瘤抗原
  • 1篇肿瘤临床
  • 1篇肿瘤临床病理
  • 1篇肿瘤相关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腺癌
  • 1篇腺肿瘤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5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何艳
  • 5篇李俊军
  • 1篇林劲冠
  • 1篇欧阳强
  • 1篇左朝辉
  • 1篇唐洁
  • 1篇欧阳立志
  • 1篇胡小波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状腺肿瘤细胞中p16基因的表达和突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突变。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甲状腺肿瘤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中p16基因的缺失及外显子_15′CpG岛异常甲基化。结果: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为46.7%(28/60);30例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0.0%(18/30);30例腺癌中则为33.3%(10/30)。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基因缺失为13.3%(8/60),30例腺癌中p16基因缺失为26.7%(8/30);30例腺瘤中无缺失(0/3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基因外显子_15′CpG岛异常甲基化为15.0%(9/60);30例腺癌中为30.0%(9/30);30例腺瘤中无外显子_15′CpG岛异常甲基化(0/3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抑癌基因p16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p16基因的缺失和外显子_15′CpG岛异常甲基化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起一定的作用,并可能是甲状腺肿瘤中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李俊军何艳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P16基因甲基化
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神经内分泌癌(G-NECs)20例,混合性的腺神经内分泌癌(G-MANECs)30例。结果G-NECs肿瘤分布在胃底、胃体、胃窦的比例分别为50.0%、30.0%、20.0%,G-MANECs分别为66.7%、16.7%、16.7%,二者肿瘤位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ECs以内镜或局部切除和大部或全胃切除为主(各占45.0%),而G-MANECs主要以胃大部或全胃切除为主(90.0%)。G-NECs肿瘤直径明显大于GMANECs(P<0.05);G-MANECs肿瘤侵犯深度显著大于G-NECs(P<0.05)。结论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分布在胃底、胃体、胃窦等位置,G-NECs肿瘤大于G-MANECs,而G-MANECs肿瘤侵犯深度大于GNECs,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李俊军左朝辉何艳林劲冠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
梭形细胞型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附3例报道)
2008年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梭行细胞脂肪肉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多见于成人,位于肩胛及上臂皮下组织,光镜下表现为神经样梭行细胞排列成旋涡状或束状,一些成熟的脂肪细胞中散在大小不一的核深染的非典型细胞。免疫组化示梭形胞Vimentin阳性,S-100及MSA部分阳性,MBP、HMB45、Des阴性,脂肪细胞及核深染的不典型细胞S-100阳性。结论梭形细胞脂肪肉瘤一种极其少见恶性肿瘤,但预后较好,形态学上应与神经鞘瘤、脂肪肉瘤伴肌肉瘤分化、黏液型的纤维肉瘤、恶性间质细胞瘤相鉴别。
李俊军何艳
关键词:病理特征病例
肿瘤相关转移因子-1、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转移因子-1(MTA-1)及p53蛋白对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子宫内膜癌、19例不典型增生及2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观察MTA-1和p53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MTA-1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组织的MTA-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5%、47.4%、83.9%,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36.8%、67.7%,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量的变化与表达率一致,且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TA-1和p53蛋白表达量受到子宫内膜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ER阳性的影响(P<0.05),且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2=0.6248,P<0.01)。结论 MTA-1及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可为其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李俊军何艳何艳欧阳强
关键词:P53蛋白子宫内膜癌
肿瘤抗原MAGE-A9和MAGE-A1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分析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A9和MAGE-A11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良性瘤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为乳腺癌临床诊断和生物治疗探寻新靶点。方法:选取本院接受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患者各33例,分别取病灶组织和病灶周边正常组织制备石蜡病理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MAGE-A9和MAGE-A1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AGE-A9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乳腺良性瘤和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2%和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A11在正常组织及良性瘤中均无表达,仅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表达率达78.8%。MAGE-A9表达受组织学分级、ER、HER-2的影响,组织学Ⅲ级患者明显高于Ⅰ、Ⅱ级,ER、HER-2阳性高于阴性;MAGE-A11表达仅受到ER、HER-2的影响,ER、HER-2阳性高于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A9和MAGE-A11表达水平呈直线正相关性(y=0.798 1x+1.278;R2=0.694 8)。结论:MAGE-A9和MAGEA11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李俊军何艳何艳欧阳立志
关键词: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