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贤峰

作品数:56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骨折
  • 14篇钢板
  • 12篇胫骨
  • 12篇关节
  • 10篇胫骨骨折
  • 9篇外固定
  • 8篇肉瘤
  • 8篇骨肉瘤
  • 7篇手术
  • 7篇枢椎
  • 7篇锁定钢板
  • 7篇细胞
  • 7篇内固定
  • 6篇肉瘤细胞
  • 6篇唑来膦酸
  • 6篇髋臼
  • 6篇外固定治疗
  • 6篇骨肉瘤细胞
  • 5篇生物力学
  • 5篇骨折固定

机构

  • 46篇宁波市第六医...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太和医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56篇何贤峰
  • 27篇徐荣明
  • 18篇朱李梅
  • 18篇阮永平
  • 17篇张经纬
  • 17篇胡勇
  • 15篇李明
  • 13篇叶鹏翰
  • 13篇杨述华
  • 13篇黄雷
  • 12篇马维虎
  • 12篇张峰
  • 10篇冯建翔
  • 9篇俞怡辉
  • 8篇刘家国
  • 6篇朱彦昭
  • 5篇顾勇杰
  • 4篇何宇
  • 4篇赵猛
  • 3篇傅德皓

传媒

  • 6篇中国骨伤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isfranc损伤一期切复内固定与延期融合治疗的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Lisfranc损伤的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二期矫形关节融合的疗效。方法:对27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行一期切复克氏针、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对23例患者行二期畸形矫正关节融合术。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及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OFAS评分一期切复内固定组平均84.9,二期融合组平均71.5。Maryland评分一期切复内固定组平均87.2,二期矫形关节融合组平均72.3。一期切复内固定组术后5.1个月(3~1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二期矫形关节融合组术后6.3个月(4~1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切复内固定组6例并发骨关节炎,融合组出现1例延迟融合。结论:Lisfranc骨折脱位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功能改善更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二期融合也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张峰黄雷叶鹏翰何贤峰阮永平朱彦昭徐荣明
关键词:LISFRANC关节损伤手术方式疗效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近期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对6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根据伤后时间并按照自愿选择用药原则分为应用MP治疗组(A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6±6.4)岁和未应用MP对照组(B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6±7.8)岁。伤后8 h以内患者列入大剂量MP治疗组,受伤时间超过8 h的患者列入对照组。以ASIA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疗效和并发症。分别于入院时、伤后6周和6个月时对脊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MP治疗组(A组)的感觉功能在伤后6周和6个月时均有明显好转,运动功能在伤后6个月时才有明显好转。对照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效的药物,正确、及时使用MP能够早期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但未显著增加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胡勇徐荣明何贤峰杨述华阮永平马维虎校佰平周雷杰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并发症
负压封闭引流在开放性足踝部骨折脱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足踝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伴肌腱与骨外露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2月对397例(412足)开放性足踝部骨折、脱位伴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技术治疗。其中男301例,女96例;年龄20~73岁,平均36岁。按AO软组织损伤分型:Ⅰ型74足,Ⅱ型211足,Ⅲ型108足,Ⅳ型19足。受伤至手术时间2~12h,平均5.6h,平均治疗时间10个月(4~19个月)。结果:141例创面Ⅰ期愈合,97例Ⅱ期缝合;103例行Ⅱ期全厚皮片植皮术,25例行游离皮瓣转移术。术后感染34例,因感染拆除钢板3例。14例因第1跖骨外露,行剔骨皮瓣覆盖创面。22例因足趾坏死截趾术,10例前足坏死行跖附关节离断术。术后创面渗血3例。30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3~20个月),创面愈合良好。结论:VSD技术治疗足踝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不能代替清创和皮瓣转移。
黄雷张锋叶鹏翰何贤峰朱彦昭阮永平
关键词:引流术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
骨科辅助牵引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骨科辅助牵引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辅助牵引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骨科辅...
何贤峰
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技术应用于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07—2012-09诊治45例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闭合性骨折33例,开放性骨折12例。采用股骨LISS钢板进行外固定,将钢板放置于胫骨前内侧面。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邻近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2(30~60)min。45例均获得平均15.6(12~19)个月随访,无切口感染、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发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8周。3例分别在术后3周、2个月、4个月时出现局部1或2枚外固定螺钉钉道持续渗出,2例接受每天3次、为期1周的酒精清洗后渗液消失,另1例经过1周酒精清洗后仍有渗液,拆除局部螺钉后钉道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3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3.3%;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3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应用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钢板拆除简便等优点。
张经纬李明何贤峰俞怡辉朱李梅
关键词:外固定
分阶段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评估分阶段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收治23例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患者,根据Rtiedi—AllgSw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所有患者急诊行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内侧超踝关节支架临时外固定。7~10d(平均8d)后拆除外固定支架,行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30周,平均18周,按照Teeny和Wiss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2例术后出现局部软组织并发症,包括1例皮肤坏死,1例切口浅表感染,通过换药后治愈。结论分阶段治疗严重pilon骨折能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提高关节面的复位质量。
黄雷张峰叶鹏翰何贤峰阮永平徐荣明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经臀部肌间隙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经臀部肌间隙入路技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该技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12例,根据后壁骨折类型,分别应用纵行钢板、纵行钢板+横行钢板固定技术,本组男8例,...
李明何贤峰俞怡辉朱李梅刘磊徐荣明张经纬
文献传递
髋臼双柱骨折四种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比较髋臼双柱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在不同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利用CT图像,建立左侧髋臼双柱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四边区十字钢板、后路双重建钢板、髋臼三柱空心螺钉、新型解剖钢板固定,模拟上半身重量约60 kg坐位、向左转身、向右转身时的受力,施加600N的垂直载荷,向左旋转及向右旋转方向分别施加8 N/M的扭矩,时长1 s,Von Mises应力公式分析内固定的受力.结果 (1)垂直载荷及向左旋转工况下,应力峰值为:解剖板>十字板>后路双板>三柱钉,向右旋转工况为:十字板>解剖板>后路双板>三柱钉.(2)坐位向右转身,四边区十字板位于髂窝臼顶区域的位移最大,耻骨结节处的螺钉应力最大.(3)坐位向左转身,臼顶区域的后路双板内侧钢板近端应力及位移最大,臼顶内上方区域的髋臼后柱螺钉应力最大,髂后上嵴区域的横向双柱钉位移最大.位移峰值为:十字板>解剖板>后路双板>三柱钉.结论 三柱钉固定最稳定,解剖板应力分布较均匀,稳定性与后路双重建钢板相似.钢板固定时,应避免与拧人螺钉反方向的转身动作,减少内植物变形、松动滑脱、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
朱李梅李明徐爱君张经纬何贤峰王虎
关键词:髋臼骨折固定生物力学
唑来膦酸对乏氧骨肉瘤细胞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在乏氧的环境下对骨肉瘤LM8细胞株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肉瘤细胞体外乏氧培养模型,观察唑来膦酸对骨肉瘤LM8细胞HIF-1α和VEGF表达影响。RT-PCR法检测HIF-1α和VEGF 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化和ELISA法分别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常氧组相比,单纯乏氧组和唑来膦酸乏氧组的HIF-1α mRNA转录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在乏氧条件下,唑来膦酸能明显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而唑来膦酸能剂量依赖性抑制乏氧条件下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乏氧条件下唑来膦酸能够抑制骨肉瘤LM8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从而使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何贤峰胡勇叶鹏翰阮永平黄雷张峰徐荣明
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抗拔出强度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 观察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抗拔出力强度,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10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在MTS858MiniBionix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行寰枢椎部件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实验。结果寰椎部件最大拔出力(894.36±102.30)N,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1227.59±143.35)N,寰椎部件钉道长度(20.69±1.43)mm,枢椎部件钉道长度(24.03±1.31)mm,寰椎部件屈服长度(1.51±0.11)mm,枢椎部件屈服长度(1.59±0.12)mm。寰枢椎部件的最大拔出力之间和寰枢椎部件的钉道长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部件的屈服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与钉道长度呈显著正相关(n=0.880,P〈0.05)。寰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与屈服长度也呈显著正相关(r2=0.606,P〈0.05)。结论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具有较好的抗拔出力性能。寰椎部件螺钉采用单皮质固定,枢椎部件螺钉采用双皮质固定,钉道长度是影响寰枢椎部件拔出力的重要因素。
胡勇何贤峰徐荣明马维虎赵卫东梁栋柱
关键词:生物力学寰齿关节人工关节寰枢关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