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凤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于食管癌亚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分析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BSCCE)的组织样本基因表达情况,探讨其病理学过程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同时对BSCCE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及潜在的临床指标在对其远期预后的病理基础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治疗BSCCE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临床术中获取的组织样本及其基因芯片数据,进一步获取BSCCE组织样本与同体正常组织样本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log|FC|≥2,p〈0.05),其中BSCCE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的上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共489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922个,利用DAVID在线分析系统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分析获取对BSCCE组织病理情况相关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利用STRING-OL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可信度(可信度≥0.4)进行筛选,获取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结果,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对筛选后的PPI结果制作相应的基因相互作用网状图,并进一步筛选核心表达的差异基因。在上调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中获得了88个结果,如p53signaling pathway、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在下调的差异基因KEGG分析中获得了125个结果,如Drug metabolism-cytochrome P450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等,这些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理解BSCCE的肿瘤微环境变化及肿瘤病理相关机制有重要意义,通过PPI分析,我们筛选出了一些与肿瘤远期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相关的基因:CDC6、CDC20、TOP2A、NEK2、CDC25A等,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BSCCE及其肿瘤病理标志物和远期生存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 刘艳娇关凤英李小坤谭诚陈丽梅王玉祥
- 关键词: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肿瘤微环境肿瘤标志物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
- 基于椎弓根三维形态测量实施个体化置钉技术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胸腰段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寻找一种个体化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方法。方法:选择1999-02/2006-03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12和/或L1段骨折患者59例,行螺旋CT检查及图像三维重建,重建结束后,得到胸腰段标本的三维图像,通过旋转和切割进行图像处理并测量,模拟出T11~L2的椎弓根形态,根据CT测量椎弓根的实际投照点进行调整,即横断面上椎弓根轴线与矢状位上椎弓根轴线的交点,在确定进钉点时选择下关节突为参照物,选用合适直径的螺钉进行植钉,植入螺钉后,连接棒或板系统。结果:262个椎弓根行植钉术,242个完全在椎弓根内,仅有20个螺钉穿透椎弓根皮质。术后平均随访16.1个月,均无临床并发症的发生,Frankel平均增加1.4级。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断钉(3枚),1例患者出现断棒,所植入的螺钉与机体生物相容性好,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严格按照个体化的椎弓根的轴线方向植钉,在置钉时应考虑到螺钉本身直径的因素,可以提高植钉的成功率。
- 乔国勇关凤英耿瑞鹏杨海平陈欣志
- 关键词:胸腰段椎弓根CT三维重建
- 椎弓根三维形态的CT测量在实施个体化置钉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胸腰段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寻找一种个体化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方法。方法选择T12和/或L1段骨折患者68例,术前行CT检查及椎体图像的三维重建,通过旋转和切割测量T11~L2的椎弓根形态,根据CT测量椎弓根的实际投照点进行调整,对患者进行胸腰段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术后对植入的椎弓根螺钉行CT扫描。结果所置入的352个椎弓根行植钉术,320个完全在椎弓根内,仅有32个螺钉穿透椎弓根皮质,无一例椎弓根螺钉进入椎管内。术后平均随访18.6个月,均无临床并发症的发生,Frankel平均增加1.8级。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断钉(6枚),1例患者出现断棒。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严格按照个体化的椎弓根的轴线方向植钉,在置钉时可以提高植钉的成功率。
- 乔国勇苗海敏关凤英李菊梅
- 关键词:胸腰段椎弓根CT三维重建
- 充填骨水泥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凝血功能被引量:9
- 2010年
- 背景: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宜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在骨水泥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但对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报道不多。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过程中充填骨水泥对患者凝血功能。方法:对65例ASAⅡ-Ⅲ级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其中股骨颈骨折38例,37例股骨头坏死,术中髓腔扩髓完成后,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30min,1,2及3h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4项指标在注入骨水泥后30min、1,2h与注入骨水泥前30min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在各时间点与注人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消除,24h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说明人工关节置换中充填骨水泥后3h可致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应引起重视。
- 尹俊萍关凤英苗海敏乔国勇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骨水泥凝血功能血液相容性
- 影响凝聚胺法测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 2013年
- 凝聚胺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试剂成本低的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
- 潘靖玉芳许士民关凤英
- 关键词:凝聚胺法误诊
- 我院260例老年患者ABO血型定型分析
- 2013年
- 由于老年患者抗体缺失,血型正反定不符,为使老年患者血型得到准确定型,采用卡式血型鉴定,吸收和放散试验,并经过综合分析,使老年患者血型正确定型,确保安全输血。
- 潘靖玉芳许士民关凤英崔鹤仙
- 关键词:老年患者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