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有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施肥
  • 3篇繁殖
  • 2篇石蒜
  • 2篇方差分析
  • 2篇长筒石蒜
  • 1篇行道树
  • 1篇洋兰
  • 1篇叶片
  • 1篇引诱
  • 1篇引种
  • 1篇有害生物
  • 1篇园林
  • 1篇园林养护
  • 1篇园林植物
  • 1篇栽培
  • 1篇植物
  • 1篇生长量
  • 1篇生物防治
  • 1篇施肥处理
  • 1篇适应性

机构

  • 9篇杭州植物园
  • 1篇杭州大学
  • 1篇浙江省杭州植...

作者

  • 10篇冯有林
  • 6篇鲍淳松
  • 5篇江燕
  • 4篇张海珍
  • 1篇张鹏翀
  • 1篇徐芸茜
  • 1篇管启良
  • 1篇应求是
  • 1篇于炜
  • 1篇俞仲辂
  • 1篇刘锦
  • 1篇朱学南
  • 1篇楼建华
  • 1篇朱春艳
  • 1篇高瞻
  • 1篇陈跃泉
  • 1篇王恩

传媒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第六届生物多...
  • 1篇浙江省第三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6
  • 1篇199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穗花杉染色体的研究被引量:16
1993年
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Hance)Pilger)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雌雄异株。根尖细胞染色体分析表明:雌株和雄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0,其中第1对和第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3—20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为2n=40=4m+36T。雌雄株除第2对的长度稍有差异外,其余各对的相对长度和臂比都较近似,可能尚无性染色体分化。Giemsa C带显示,间期核有3个较大的染色中心,最长的3条染色体的中央缢痕有深染色带纹,可能是着丝粒和NOR的复合结构。雌雄株间无明显差异。从染色体数目、随体和次缢痕位置看,穗花杉均不同于红豆杉科其它属和三尖杉科,而接近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的某些种。本作者赞同Hance将穗花杉属归于罗汉松科。
管启良俞仲辂冯有林
关键词:穗花杉染色体染色体组型
长筒石蒜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提高石蒜的繁殖速率。[方法]采用5种切割方法(C0~C4,C0为对照)处理长筒石蒜,进行扦插繁殖,通过统计子球数量和测量子球重量、鳞茎直径与重量,比较不同切割方法对长筒石蒜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长筒石蒜母球经过C0~C4共5种切割方法处理,鳞茎数量分别增加了40%、331%、510%、737%、747%;切割次数越多,子球个头越小,但子球数量增多,因此,单个母球平均子球重量无显著差异;子球大小与母球重量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在保持基质一段时间低含水量以防止扦插鳞茎腐烂的情况下,长筒石蒜的繁殖效率以C3("*"字形6分法)和C4("米"字形8分法)处理最高。
鲍淳松张海珍张鹏翀徐芸茜冯有林
关键词:长筒石蒜繁殖
换锦花田间切割繁殖初探
本文探讨了换锦花在田间的切割种植,一年后结果表明刀切后种植,可提高种球数量,但切法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刀切后种球变小。
鲍淳松江燕冯有林
文献传递
施肥对长筒石蒜生长的效应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通过以豆饼肥为主处理、以氮磷钾复合肥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探讨施肥对长筒石蒜当年叶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长筒石蒜的叶长、叶数、株数、球数、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部分母球在10月中旬开始出叶,叶长和株数在秋季达到1个小高峰,冬季生长缓慢,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为子球、母球的高速出土期,3月为叶片高速伸长期,最高平均叶数12.5叶,最高平均叶长42.6 cm,子球植株率54%。叶长、出叶动态呈双峰型,叶数动态呈不对称"S"型。2年的种球增殖率为35%。
鲍淳松朱春艳张海珍江燕冯有林陈跃泉
关键词:施肥叶片长筒石蒜
施肥对换锦花生长的影响
本文通过以豆饼肥作主处理、以NPK复合肥作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换锦花(Lycorissprengeri)进行了施肥对当年叶生长量影响的初步探讨,其中主、副处理各4个水平,3个重复,同时对叶数、叶长、株数进行了动态观测。结...
鲍淳松江燕张海珍傅月祥冯有林
关键词:施肥裂区设计方差分析
文献传递
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田间切割繁殖初探
本文探讨了换锦花在田间的切割种植。试验于2005年7月1日在杭州植物园试验地进行。在一批新引进的换锦花种球中选取球茎直径大小比较均匀一致的种球,各处理平均直径在2.6-3.0cm,平均直径2.8cm,各处理间平均直径大小...
鲍淳松江燕冯有林
关键词:繁殖田间试验
文献传递
施肥对换锦花生长的影响
本文通过以豆饼肥作主处理、以NPK复合肥作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进行了施肥对当年叶生长量影响的初步探讨,其中主、副处理各4个水平,3个重复,同时对叶数、叶长、株数进行了动态观测....
Bao Chunsong鲍淳松Jiang Yan江燕Zhang Haizhen张海珍Fu Yuexiang傅月祥Feng Youling冯有林
关键词:施肥处理方差分析
常绿与落叶行道树冬季环境效应比较被引量:15
2002年
为研究常绿和落叶行道树种冬季环境效应的差别,2002年1月在杭州武林广场对二球悬铃木、无患子、香樟和广玉兰等4种行道树种下的光照强度、气温和相对湿度等3个环境因子用数字式光度计和通风干湿仪进行了测定,并对2类树种下3个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作了量化分析,发现2类树种下光照强度的比值曲线呈钟罩形,气温差值曲线呈'M'形,相对湿度差值曲线呈单峰形。在冬季寒冷地区,行道树应多选用落叶树种。
朱学南应求是冯有林高瞻
关键词:常绿树种落叶树种行道树相对湿度环境效应
杭州园林植物有害生物自然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王恩于炜刘锦冯有林陆建安陈杰生汪弘
有害生物防治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鉴于该项目组在杭州园林有害生物普查的基础上,在杭州植物园建立了2个园林有害生物自然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在合理的园林养护基础上,以释放天敌控制...
关键词:
关键词:园林养护生物防治
洋兰在杭州的适应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在1989年至1993年期间,从甘肃、广东等地首次引种洋兰到杭州共计7个属80余个品种,计2800余株.对洋兰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及栽培基质、抗寒性、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试验,筛选出6个属17个适宜在杭州推广应用的品种,其中蝴蝶兰11个品种,卡特兰、大花蕙兰、紫毛兜兰、飘带兰、泰国石斛兰和跳舞兰各1个品种,为杭州地区洋兰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楼建华钟国荣冯有林
关键词:洋兰引种栽培繁殖兰科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