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长红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林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杨粮间作
  • 2篇间作
  • 1篇行距
  • 1篇杨树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沙产业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率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小气候
  • 1篇气候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生长
  • 1篇林粮间作
  • 1篇毛白杨
  • 1篇光合速率
  • 1篇含水率
  • 1篇白杨

机构

  • 3篇河北省林业工...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保定市林业科...

作者

  • 3篇冯长红
  • 2篇袁玉欣
  • 2篇王颖
  • 1篇李际泉
  • 1篇张世联
  • 1篇魏红侠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北省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展沙区产业是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沙区后续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以生态带产业、以产业促生态,后续产业发展迅猛,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冯长红肇楠赵亚楠张丹
关键词:沙产业
杨粮间作系统小气候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4年农田杨粮间作系统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杨粮间作条件下农田小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相比,毛白杨幼林使间作农田平均气温下降1.0~1.2℃,湿度提高4.1%~12.2%,风速降低32.1%~59.8%,而毛白杨成林对间作农田的影响也有相似结果,且林木的不断生长对农田的遮荫度也逐步加大。为保证间作作物产量,林木行距20m左右时其间作应不超过6年,30m行距时其间作应不超过10年。为保证间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议实行大行距(30m以上)间作方式。
王颖袁玉欣魏红侠冯长红
关键词:农田小气候毛白杨林粮间作杨树
杨粮间作行距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01年
对杨粮间作条件下小麦生长结果研究表明,杨树间作行距与土壤水分呈反比关系,即3~15m的行距范围内林木行距每扩大1m,土壤季平均含水量则降低1.0%,证明间作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同时林木行距与小麦叶绿素含量呈反比,说明一定程度的林木遮荫可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试验表明,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林木行距呈正比,林木行距每增加1m,小麦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1.3μmol/m^2·s和0.2μmol/m^2·s,说明林木行距过小,则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通过计算,在该杨树4年林龄条件下小麦取得最大产量的行距为21~22m。
袁玉欣王颖李际泉冯长红张世联
关键词:杨粮间作小麦土壤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